标签列表

临泉部分幼儿民师要求提高待遇标准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4-27 17:09:04

幼儿民师近30年的坚守


         1986年,谢女士刚刚20岁,当年7月份参加了临泉县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妇联会等部门的联合招聘,被临泉县政府批准聘用为幼儿民师。

         据介绍,当时政府及相关部门承诺,幼儿民师与普通民师待遇相同,转正优先。但是,1995年普通民师大规模转正时,谢女士被排除在转正行列之外。

         1999年,教育主管部门告诉谢女士自费读三年地方中师,即可办理民师转正手续。然而,三年中师毕业后,谢女士转正的愿望再次落空,此后转正的大门彻底关闭。

         谢女士告诉颍州晚报记者,1986年9月她到临泉县艾亭镇(区)中心幼儿园工作时,每月工资44元,后几经调整,直到2013年才上涨至860元。

因为工资过低,难以维持生计,家人多次劝她辞职。但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谢女士已经热爱上这个职业,喜欢与孩子们相处,她咬着牙关,一坚持就是29年。


类似情况,还有不少人


         采访中,颍州晚报记者获悉,在临泉县和谢女士有相同经历的共有128人,当年他们与谢女士一起参加了幼儿民师招聘。

         1988年8月20日,临泉县教育局(教委)一份名为《关于补发128名合同制幼儿教师报酬的通知》 【教人字(88)第92号】显示 :当年为发展幼儿教育,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临泉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县财政拨款补发128名合同制幼儿教师的报酬,每人每月补助20元,从1987年3月执行,专款专用,其余部分乡村自筹解决。

            这份文件还附上了各镇(区)合同制幼儿教师名单,谢女士名列其中。

           谢女士告诉颍州晚报记者,普通民师转正后,当年聘用的128名幼儿民师多次通过有关渠道反映他们的问题,要求临泉县为他们办理转正手续。

在此期间,一些人见问题解决无望,离开了教育行业;一些人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不得不离开学校;一些人带着遗憾离世。目前坚守下来的幼儿民师只有20人左右。

          目前,这些人没有编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眼看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开始为今后的日子发愁。“希望临泉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充分考虑幼儿民师的实际情况,适当上调待遇标准,并为我们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谢女士说。


临泉县教育局:涉及多个部门,需统筹解决


        临泉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告诉颍州晚报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临泉县普通民师纷纷转正,其聘用时间节点为1984年。谢女士等128名幼儿民师的聘用时间为1986年,个人信息没有进入省、市、县三级信息库,因此未能转正。

        1999年,为解决这一问题,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对其中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资格进行了审核,并在滁州进行了培训,60多人中10多人得以转正。此后,民师转正工作结束。

         该负责人称,多年来,临泉县教育局多次向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一直未能解决。

该负责人表示,谢女士等人提出的调整待遇标准,以及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等要求,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政府统筹解决,且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政策。


律师:应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颍州晚报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多名律师。

         据介绍,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等,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同工同酬,并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等。

         律师们认为,谢女士等幼儿民师的问题虽然属于历史遗留,但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 曹亚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