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互联网金融的争议焦点在哪里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05 10:50:58

  互联网金融的争议焦点在哪里

  一、互联网金融之争?争辩焦点在那里?

  互联网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是在谢平教授的一篇论文里的,这篇文章里给互联网金融设定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的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实现资金在这个市场里自由的流通,他称之为“互联网金融”,这是个带有一定科幻色彩的理想世界,有点类似金融的“乌托邦”世界。

  本来也没有太多的热议,但是随着阿里金融等一系列带有互联网特色的机构开始介入金融领域的时候,“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2012年度依赖最热门的金融词汇了,我在凤凰财经的年度回顾文章里,把互联网金融称之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具备太大意义,但是却很让人注目和期待。

  我有时候,经常没事的时候,拿这个跟十九世纪非常流行的共产主义作比较,在共产党宣言里面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其实,共产主义在欧洲大陆以及世界范围内能够徘徊并不断呈现流行趋势,跟对当时现实环境的迷茫和绝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需要寻找理想色彩的政治制度来摆脱这种氛围,而互联网金融很大程度上也带有这个色彩。

  这个词汇的流行也反映了国内对金融机构垄断以及看上去的暴利的一种极度痛恨和无奈,迫切希望能出现一种金融概念对抗带有垄断特征的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虽然全球的金融体系,其实也是处于垄断和监管之下,金融暴利跟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互联网金融之争已经日趋白热化,马云也开始在各个场所开始谈论他的理想,扑朔迷离的互联网金融到底该如何来看待呢?

  我一直有个观点,当任何事务看不清楚的时候,不妨回到事务的本质上来看,回到最开始的起源来看,或许更有利于理解事务本身。

  在大量的互联网金融的争论之中,我一直在纠结一个“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我曾经写过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来定义,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只有做了这个定义,才能做争论。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争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会过于的纠结于细节的讨论,从而引来茫无边际的喋喋不休。

  理解互联网金融,我们先理解金融,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金融的定义,金融的定义是什么呢?

  是资金融通,也就是指资金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

  这个转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其次是分离带有成本,反应为利息或者股息。这个是金融的核心点。这么说有点深奥,那我就简单来说吧。

  所谓金融,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或者投资给人的行为。

  从这里其实可以衍生出个问题,用什么方式借钱给人家或者投资给人家。是直接借(或者投)给别人还是投通过中介借(投)。

  直接投资就是直接融资范畴,类似于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如果是通过中介,也就是间接融资,中介是谁呢,以银行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机构。例如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股权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等。中介根据各自的特征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这里又衍生出两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中介?中介为什么值得信赖?为什么需要中介,这里就有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资金的不匹配,你的钱太少,你很难找到合适的借款人。需要中介来汇总集中借款。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的不匹配,你自己有工作,很忙,没时间去做借款的行为。但是中介一辈子就是干这个事情,他比你干,更牛逼更擅长,所以你需要他。

  第三个是信息不匹配,那就是哪怕你能力也有了,资金也够了,但是你毕竟圈子有限,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项目,需要有人帮你匹配。

  所以中介的出现其实是多方面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可以解答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中介为什么值得信赖?!

  因为中介经手的都是大量的资金,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实质都是集中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用来集中投资的行为。

  如果这些中介都跑路了怎么办?投资人的损失怎么解决?这里就出现了核心的命题,就是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跟很多中介机构的最大区别其实就产生在监管的介入,其实,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融是没有监管的。马云再说平民金融的时候,我就在笑,其实金融业的出现一开始就是平民金融,现代银行的起源在17世纪,那时候有些人发财了之后,有了黄金,因为有“自由铸币”(free coinage)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块拿到铸币厂里,铸造成金币,所以铸币厂允许顾客存放黄金。

  但是,这个铸币厂的所有权其实是归国家的,而在1683年的时候,英国国王跟苏格兰的贵族打了一架,征用了不少铸币厂的黄金,作为战争军费,结果在1649年,贵族代表克伦威尔认为国王侵犯了他们的权益,然后就进行了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把这个查理一世给砍了,替他代表的群体拿回了黄金。

  而那之后,黄金的存放,就基本上不放在了铸币厂,为什么怕被国王拿走花掉,那放哪里呢?

  放到了铁匠铺(gold smith)里,铁匠们收到了黄金,都会开一张收条给放黄金的人,这些人凭着这些收条可以随时取出黄金。很快地,商人们就发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取出黄金,只要把黄金凭收条给对方就可以了。

  这种收条本质其实就是货币,而铁匠铺其实就是银行的雏形,最早黄金放到铁匠铺里存放,还是要收取资金存放的费用(其实现在也有这个费用所谓账户管理费)。

  这种行为其实都是民间行为,私人行为,国家压根不管,但是为什么后来国家来管了呢?是因为看到了利益么?当然有一方面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不管社会就乱了。

  铁匠们因为发现收到黄金之后,只要准备一定量的黄金之后,就可以到处随便的开收条给人家,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个铁匠都乱开收条,结果市面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收条,结果比国王还可怕。本来是想赶走一个国王的,结果来了一群比国王还凶悍的铁匠。

  金融最终被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就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你可以在痛恨管制的无能,但是却不能不否认管制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而言,没有外部监管的情况下,是必然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考量的,而这个利益最大化其实是需要有能力作为基础的,并不是到时候有兑付的意愿就可以。

  全球对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都有核心资本的说法,进行审慎经营的理念,来约束商业主体不受约束的没边界的扩张。

  所以,前几天,许小年发了个微博说,别去干涉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人家都是自己的钱在玩,比监管机构还担心自己的钱,所以肯定不会乱来。这个逻辑就很混乱。

  在商业行为中,靠道德进行自我约束都是不现实的,一方面人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违约成本不同的情况下,一旦乱来的代价并不那么可怕的情况下,都会选择乱来。这个是必然的行为。

  而政府介入了监管之后,于是金融中介机构的信用就出来了,监管规定了金融中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之后,还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完善这个这个金融中介的信用,例如核心自管管理,例如资金的使用用途、存款保险制度等等,经过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监管也在不断的完善,制度越来越多,最终使得金融中介的信用越来越完善。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金融中介机构的信用则直接跟国家信用挂钩起来,例如中国。

  阐述起来,其实总结起来就那么几句话,就是金融是资金融通的行为,是资金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这个行为的发生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会通过一些中介机构来实现,这些中介机构带有很强的社会信誉,需要纳入国家体系的监管。他们成为了金融里面的主要市场参与群体。

  在解答了金融的定义之后,我们在来看互联网金融其实就简单很多了,因为不管互联网如何定义,是定义于新技术应用还是定义为新兴行业,回到最后,他最终其实是要跟金融进行挂钩,那么就必然还是一个资金融通的概念。

  因为,并不是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借钱不用还,也并不是有了互联网借钱就不用利息,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跟金融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

  区别在于哪里呢?

  肯定不在于金融的定义上进行纷争了,那么纠纷其实就只能在前面阐述的几个问题上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

  第一个是资金转移的方式。在资金转移方式上的争论,目前主要的资金转移方式是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能否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即不是间接融资也不是直接融资。这种方式还可以直接让传统的金融机构消亡,成为灭绝的恐龙。

  第二个是转移过程中的中介机构之争。假设第一条资金方式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突破,无法创造出新的融资方式从而灭掉金融机构,那么互联网企业跟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这个领域里,能否战而胜之呢?简单点说,就是老子打不死你,也要搞残你。

  第一个争论其实是方式之争,第二个其实是优势之争。

  所以,在金融定义明确的情况下,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之争,就在这两个层面展开了极为纠结和复杂的争论。所以,争论核心,互联网不是颠覆来金融,而是来颠覆传统金融的运营方式,如果不行,那干脆来颠覆传统金融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是否能消灭金融机构

  对于上文的第一个争论,是否能出现第三种的融资方式,彻底取代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就不需要了,这个命题,真的很难回答。

  从想象的角度来看,理论上的确存在一个充分的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确存在不需要任何中介机构的可能性。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中介机构都不必要了。

  每个人都是“自金融”,可以在这个世界里,随意的借贷给任何经过互联网技术认证的个人,也可以在不要钱的时候,放在自己的互联网账户里,压根不需要存钱,取钱,金融中介机构所要解决的问题都通过互联网可以解决了。

  我觉得这个设想挺有意思的,但是不得不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设想,应该是无解的,而且也不具备可以讨论的基础。

  我甚至开玩笑的说,其实如果要假设的话,世界上会有一种更好的金融体系,是什么呢?

  其实是共产主义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任何事情都实现了配给制,实行按需分配,货币失去了价值。

  这种金融体系,其实比假设的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可能更有意义。所以针对这种的互联网金融的争论,我基本都属于闲置也不想花太多时间进行争论。意义不大。

  我自己的感觉或者说结论,只要是有货币的存在,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货币吸收和货币投放来进行经济活动,那么金融机构的存在就是无法改变的,势必需要金融机构来进行调节资金在不同的领域里转移行为。

  三、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谁更具备优势?

  因为第一种争论的实际探讨意义不大,所以互联网金融之争,回到最后来,核心的点其实就只能是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跟传统金融机构相比谁更能在金融的领域里进行竞争的命题。

  这个命题其实就是变得很复杂,而且争论非常的漫无边际,这跟两种思维有关系,金融的思维讲究严谨的推理,而且不太喜欢看到太遥远的未来。

  但是,互联网的思维则是热情奔放,激情四射,更喜欢展望未来,更愿意用暂时不存在,但是可能实现或者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来进行争辩,使得两者之间的讨论就显得非常的凌乱。

  缺乏可以共同探讨的点。但是两个这么不搭边的东西,为什么能引起如此热门的话题呢?我觉得有必要做个宏观的背景性介绍。

  第一,互联网的确改变和颠覆了一些传统的商业模式,尤其是电商行业。

  这个命题跟互联网金融的命题是一致的,那就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还是商品的流通和转移,但是互联网企业打败了传统的零售行业,两个命题的竞争是一样的,互联网企业跟传统企业在电商中不敢说完胜,但是至少成功了一大半,于是衍生出的结论就是互联网企业跟传统金融机构在商业中也能完胜。

  这里面的代表自然是马云,马云成功的率领了互联网企业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模式,让大量的商品交易行为从互联网下走到了互联网上,这种骄人的业绩让人给了他更多的期望,也希望他能乘胜追击,继续干掉金融方式。

  第二个大背景,其实是我国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十年中的表现所导致的。

  过去的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分业经营的存在,使得银行都一直处于被政府给宠出来的暴利之中,基本上属于躺着赚钱的范畴,而且还形成了极为强势的服务态度和傲慢的姿态,因此让这个社会在过去的十年里对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保持了极为负面的评价,予以排斥和不满。

  而且我国由于监管能力的不足,采取的金融监管措施又是属于牌照管理,对民营的企业进入整个行业予以了很多的限制性条款。而对于进入该领域的企业的监管,则很宽泛和缺乏手段,人为的进行了对立。导致了我国的金融的结构性失衡,大量的人群被排斥在金融的服务对象之外。

  马云的二八说就是由此而来,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情况。

  因此,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候扛起了对抗金融监管体制的大旗,其实,很多人说阿里金融的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如何了解阿里金融好在哪里,而只是仅仅痛恨金融机构的傲慢和不作为。

  第三个大背景跟第二个要结合在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运用,互联网逐渐融入了每个人日常生活。

  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其实是打破了原先逐层的金字塔结构,将原先中央集中式的管理模式,直接打破,形成了所谓的分布式计算的方式。

  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其实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资源的自我优化合理配置,他背后的思维理念其实是追求效率、平等、共享的互联网人格理念。

  而且随着在线人数的不断增加,这种人格理念会不断的深入人心。

  互联网人格极端点来讲,其实是无政府主义的典型。他们对专制天然性的排斥,厌恶和痛恨垄断。把互联网的这种特性跟金融机构的特性两相比较放在一起的时候,对抗就产生了,所谓的颠覆和革命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带有了极大的革命主义色彩在里面。

  当然我们更卑鄙的说,其实互联网人格还带有很大的屌丝人格,即使哪怕你在高富帅,事实上你在互联网上都会扮演屌丝的一面。

  这个并不是出身决定的,而是互联网的特性决定的,互联网会扩大人的暴力的一面,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线下温文儒雅的人,线上却会飞扬跋扈,而且戾气十足。

  这种性格其实带有很大的流氓特性,我这里的流氓特性其实是个中性词,我们来看两端论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毛泽东说:“流氓地痞之向来为社会所唾弃之辈,实为农村革命之最勇敢、最彻底、最坚决者。”

  其实反过来看,互联网人格对金融体系的厌恶不单只是表现为金融体系本身,还表现在了对体制的厌恶。

  这个体制不单是指国内的体制,其实在国外的一些论坛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对国家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体制的痛恨。

  我个人相信,互联网人格的产生,可能会是未来众多矛盾的一个,最终也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会跨域国界形成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公民的概念,从而与互联网下的群体进行争斗。扯的有点远,这段的核心其实是互联网对金融的对抗,只是众多的矛盾对抗中的一个矛盾。

  第四个大背景,则是来自于金融体系外对金融暴利的渴望。

  无论马云打着多么高尚的旗号说,要为更多的得不到金融服务的企业服务也好,还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说,中国金融需要搅局者也好,最终的目的其实是郭广昌说的那句话,金融业太暴利了。

  商业不是慈善,马云也不是圣人,市场经济就是如此,资本的流向必然是走向能盈利的地方,更何况一个地方看上去还是暴利,自然是资本云集的地方。

  虽然在这点上,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做了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金融业的暴利其实是一种外行人的误解。

  核心其实是金融业的暴利只是账面利润而已。

  他的背后其实是资产的升值带动的,而且由于风险的滞后性,使得很多人看到暴利背后的巨亏的可能性,这种巨亏因为中国过去十多年的高速成长,使得没有人认识到这种巨亏的切实存在。

  但是无论牛董如何解释,都不太会被社会认可,第一每个进入金融行业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可能做的比别人好。第二也不相信金融人士的自我辩护的词语,不试试心里也过不去。

  在这四个大背景下,互联网跻身金融自然就成为了一种风潮。

  如同我一直说的中国喜欢一哄而上的结果往往就是一地鸡毛的论断一样,我感觉互联网颠覆金融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基本上也更多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喧嚣,一种对制度性的不满的宣泄口,如同当年的共产主义的思潮,是一种对现实无奈之后,寻找的虚幻寄托。很难形成切实的有意义的金融制度的变革,颠覆一说,就更难说起。

  四、四大背景的个人看法

  1.互联网电商颠覆了什么?

  互联网电商到底颠覆了什么?这个命题很有意思,我觉得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互联网金融。

  本质上而言,我个人感觉,互联网电商颠覆的不是商品交易这个核心,颠覆的是一种商品交易的行为方式,改变了很多人进行商品交易的方式方法。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企业打败了传统企业呢?个人感觉貌似也不能这么说?

  我们先看阿里模式,阿里巴巴理论上其实是平台模式,他只是让传统企业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让大量本来在路边开店的企业到网络上来开店,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对手关系,并不是电商跟商业企业的竞争关系,还是商品企业的竞争关系。

  确切的说,应该是线上的传统企业打败了线下的传统企业,核心,其实就成了互联网帮助传统企业打败传统企业。

  所以,他不是互联网企业打败传统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阿里的电商颠覆的什么呢?不是商品,不是传统企业,而是交易方式和交易理念。

  而且越发现下去越好玩的事情是,线下越成熟的商品企业,在线化的成功率越高,如果说几年前还有一些个人,小卖家在淘宝开店成功的话,现在这个难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因为大量的成熟企业都上线了。

  所以,电商其实颠覆的不是传统企业。

  这里面如果说有颠覆的话,那么电商颠覆的可能是原来的线下渠道商,电商拉平了中间链条,挤压了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让苏宁,国美这些原先的渠道商收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不管怎么说,互联网电商本身并没有打败传统企业。

  金融其实本质跟商品是一样的,金融的商品是什么呢,就是商品,无非这个商品带有风险特征。其他几乎是类似的。所以,这么理解的话,我个人感觉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也应该是在渠道层面,而不会在金融产品的生产领域里面。

  我们把金融定义为产品的时候,生产领域指的是什么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明白,金融是如何创造收益的。简单的理解,金融是靠发放贷款来赚利息的。或者投资企业来实现收益的。当我们找到一个好的项目的时候,准备给他借钱或者投资,需要用钱,这个时候要找钱,找钱的时候就是销售的时候了。

  我们销售的是一个金融标的物,带有收益的金融标的物。

  所以,所谓生产环节就是寻找标的物,然后准备投资或者借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金融最核心的过程。只有颠覆了这个过程,电商才能说颠覆了金融机构,如果无法实现这个环节的颠覆,那么其他领域的颠覆,对于金融机构的颠覆是毫无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机构,都把销售行为都给外包出去了。

  只要金融机构能持续不断的找到好的金融标的物,创造好的收益,理论上是不缺资金的来源的。

  销售端几无利润可实现,除非什么呢?除非金融机构的产品异常同质化,才可能有销售的强势。

  所以,按照互联网电商颠覆的其实是渠道商,而不是生产商的逻辑来看,互联网颠覆金融的逻辑基础就是不成立的,因为销售部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说,那为什么那么多银行着急拉存款。其实这个问题反过来也一样,是不是银行来了存款就一定盈利呢?本质都是一样的,两者都很重要,但是从市场来看,更好的生产能力其实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市场不缺资金。

  很多人推论说现在阿里具备了很好的渠道销售能力,所以进入生产领域是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有很有意思的几个点,按照电商领域的说法,这个命题是不是可以理解说,阿里能卖出很多产品,是不是阿里去生产这些产品也很简单,显然是不成立的。

  当然很多人说我乱比喻,但是我到觉得介入金融只会比生产这些产品更难。

  如果阿里要进入生产方,切实的就面临很多问题。这里面就是我一直在阐述的点,就是阿里如何来实现他比现有的金融生产方有更好的优势,生产出更好的金融产品。

  生产跟销售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阿里其实自己也在致力于解答这个命题,现在他们找到的利器是大数据,至于大数据是否能解答这个命题,我们也拭目以待。

  但是这段论述,想说明的是,曾经颠覆过商品的互联网电商的逻辑是不适用于颠覆金融的逻辑的。

  这里其实我顺带着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余额宝的问题。

  其实余额宝就是典型的互联网金融销售环节,而非生产环节的特征,这个领域其实是阿里的优势,但是由于余额宝的生产方其实是天弘基金,最终是需要天弘基金来实现良好的收益,财能确保购买者的利益,阿里其实是被捆绑了的,这就是我一点都不觉得阿里做这种销售行为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核心。因为一旦出现亏损,阿里损失的其实是信誉,而要确保不亏损,阿里则会付出更大的成本,而非传统的商品销售,投入是边际效应递增的行为。

  金融产品的销售行为,其实是销售越大,难度越高的行为。

  而阿里如果要往前走到生产方去,自己做金融产品生产,我想阿里就明显脱离了平台的概念了,成为了金融产品生产方,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阿里的平台能否维系?

  这个问题有点拗口,我们简单理解是,如果你是生产一个变压电器的公司,而阿里也是生产类似的产品,那么我问你,会不会把产品放到阿里上去卖?我想只有傻瓜才会去这么做。

  阿里现在定义是个平台,所以大家会把东西都放到上面去卖。但是有一天阿里说,我不但要做平台,我还要做生产方,你们谁在我这里卖的好的东西,我就自己干。那行,估计所有的人都撤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垃圾,平台也就是失去了。

  其实,平台之所以是平台,是因为跟谁都没有利益冲突。

  所以大家愿意跟他玩,但是如果他也下海了,对不起,你一个人玩吧。我们走了。

  所以现在很多人利用阿里平台的优势来支撑阿里金融的优势的说法,我觉得是很难同时存在的命题,阿里金融和阿里平台,只能二选一。同时存在必然又一个优势会被打破。

  很多人会说,那也只是说阿里希望打造的金融平台吧。金融产品不销售了,但是阿里有很多的商品平台,还是可以继续存在的,这个命题,很难解释,但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我感觉是阿里一旦成为了银行,支付宝就会岌岌可危。

  支付宝能让各家银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各家银行的杀伤力非常有限,各家银行不会对支付宝进行过多的抵触,但是如果有一天阿里自己成为银行之后,支付宝就失去了平台的价值。各家银行无论于公于私,切断跟支付宝的合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你们见过工行里面用中行的交易系统的情况么?极少,就是这么个道理。

  支付宝现在的支付体系的建设其实还是离不开银行的,最终落地还是在各家银行的银行卡上,所以很多人说余额宝抢夺了很多银行的客户资源,事实上这个是双刃剑。抢夺多了银行的客户,银行就不跟你玩了呗。

  支付宝说,不玩就不玩,那行,我自己开个银行。行,你开银行了啊,那我们都走光了吧,你自己玩吧。回到最后阿里银行成为了支付宝唯一挂钩的银行。事实上这个世界是讲究合作的时代,什么钱都想赚的公司,我估计很难成功。阿里的封闭性其实很差。是个问题。

  2.从金融的服务对象上来看:

  马云的二八说,其实很有意思,我国传统的金融模式是什么呢?

  其实是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用,然后高富帅赚钱了给屌丝们点利息,很难说谁剥削谁。高富帅是产品的生产方,屌丝的钱是销售的对象。

  所以,在销售环节马云跟传统的金融机构是没有区别的,全球过去的金融都是从屌丝里面拿钱借给高富帅的,都是服务于屌丝的。

  只是利息低的离谱,马云如果想改变这个情况,来搅局,只有两个玩法:

  第一个玩法,继续是玩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玩,但是给屌丝们更高的收益,显然这个玩法,我看是九死一生,不实际,因为高富帅都是精明人,有更便宜的屌丝们的钱可以借,干什么借你这么贵的?

  所以只有第二个玩法成立,就是借屌丝们的钱给屌丝们玩。

  这个就有意思了。过去的金融机构其实只给高富帅放贷款,所以只有20%的人借到了钱。而现在马云说,这不行,我要给让100%的人都能借到钱。很振奋人心的口号就出来了。那些从来没有借到过款子的人,估计做梦都会笑,有人在给他们谋划他们从没实现过的事情,阿里CTO王坚说,有人给他们写感谢信,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估计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想法靠谱不?

  我们其实姑且不论阿里是否能解答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核心问题,阿里在技术上能否实现80%的屌丝们还款能力的评价的问题。

  我们先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贷款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理论上一个人获得贷款必然是要建立在使用了这笔资金能有更高的收益才可能进行贷款的需求。

  事实上,现在的金融体系里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大量的资金在寻求合适的贷款需求。而恰恰不是马云所说的80%的人贷不到款。如果无法产生更高的收益,傻瓜才会去贷款,就是这个现实。

  其次,从贷款还款能力上来看,能贷款并进行良好归还的能力的人,在社会中也是少部分的,不可能人人都创业成功,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有很好的贷款的自我安排。这个有时候也不是单单能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马云说,银行只会嫌贫爱富,不会雪中送炭。

  事实上,这个就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就是要让资金安全的实现转移。

  所谓嫌贫爱富,是由于金融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实践中的确富人的还款意愿和借款需求都比穷人要更多。所以,互联网从这个逻辑上看,只有解答两个命题才有可能挑战这个80%之说。就是互联网让穷人的借款需求大幅度上升的同时而且能很大程度的降低违约率。任何一个命题不解决,所谓的二八说都是空谈。所谓的为更多人群服务就是个伪命题,谁做谁死。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样的互联网手段了么?

  我觉得技术手段,还好解释,至少还有个大数据在撑场面,但是大数据是无法改变人的贷款需求特性的。

  不要贷款的人不会因为有大数据就去贷款了,过去传统金融机构用屌丝的钱借给高富帅做生意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屌丝的机会没有高富帅多。只能让渡资金所有权给高富帅,所以屌丝多的是金融服务需求,而高富帅则多的是金融需求。

  这里扯淡一点大数据,我自己感觉大数据已经很快即将就要成为跟小姐,同志一样的贬义词了,谈的太多,而且都是空洞的理论。

  实践,落地的资料少之又少,过于务虚了,大数据到底有多少,现在也没人说的出来。

  我看过一些美国人自己写的大数据的文章,都对大数据也没如同国人那般的热血沸腾,他们更强调是数据背后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认为数据背后的处理能力,其实是需要极强的经验性判断作为基础的,现在很多人说银行干电商没基因,其实互联网干金融又何尝一定有基因呢?数据是冷冰冰的,如何变成有思维特性的东西,依靠的还是大量的金融实践,而不是在线时间。

  我在微博上说过一段话,信息充分,其实是个伪命题。

  大数据恰恰只能证明信息会很充分,但是却替代不了对信息的充分判断,因为大数据的很多时候是只求相关,不求因果,他更多是事务特征的一个反映,而不求理解两者相关的原因。但是事实上理解同一段信息,其实在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经历的人来看,信息是充分了,但是结论却是完全相反的。信息充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面还有专业能力的对称,以及自身资源的对称在里面。所以我很难认同大数据能在金融核心领域能做多大的提升,虽然我也认为,对于效率的提升有意义。

  3.我们谈任何技术性的东西,会否对行业带来变革,那是必然以及肯定的。

  蒸汽机带来了工业革命,电的发明直接带来了电气化时代。但是我们不能不认同的一点是,任何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带来的革命其实是有普遍性的特征的。是所有在此基础上是普遍群体都是收益的,即使大数据是项突破性的技术,那么带来的命题其实是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享受到了大数据的优势,有人说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是王者。

  姑且抛开我前面说的数据获取容易,分析难的命题,我们就单说数据的掌握,金融企业的数据一定就少于互联网企业么?很多人都在说阿里的大数据,阿里的大数据,到底是什么数据?排他性的数据,就是淘宝的交易记录。而淘宝的交易记录的所带来的有效需求能有多少?能否就形成判断有了淘宝的交易记录就可以脚踹银行,拳打券商了?淘宝的交易记录很有价值,但是远远不够。

  商品流通领域的有效贷款需求是有限的,人数再多,也形成不了多少有意义的需求,而且光交易记录的判断也根本不符合大数据的现实定义。认为有了淘宝的交易记录,就可以打败银行的人只能是个笑话。

  其实,技术对于金融领域的竞争,我个人感觉还是相对有限的,金融的稳定,更多还是跟国家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相关的,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以后,获得的监管跟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是一致的,而这个时候两者之间的竞争,就处于一个效率和运营的竞争,以及核心资本的竞争。

  从全球这么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的屌丝逆袭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资本雄厚就是资本雄厚,深厚的历史沉淀,经验累积,以及丰富的网点资源,乃至战略布局都是经过大量的时间沉淀和累积出来的。

  指望一种技术获得突破性的进步,然后超越这些,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一方面的金融技术的可复制性也相对较强,而且大行有更充分的资源进行技术复制,另外一方面,也跟技术运用的相对谨慎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技术看上去很好,但是金融对风险的极度厌恶和排斥,使得金融在技术运用上会异常谨慎。而由于金融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只要互联网进入了金融领域,在技术的运用上,其实也一样会受到监管的重视,要突破金融监管进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也较小。

  五、互联网金融的蜕变

  宋美龄当年对延安参观回来的美国人大肆赞扬共产党的作风好的回应是一句话,叫那是因为没有尝过权利的滋味。

  马云现在充当了革命的先锋,集中了全国人民对金融体制的愤慨,为他进入金融领域造声势,这就如同当年新华日报每天旗帜鲜明的反抗国民党的行为几乎是一致的。

  我们在退一步进行继续探讨,互联网企业即使打败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了,那么互联网金融会是如何呢?

  上面这段话,其实就是我对这个结果的理解。互联网企业现在挤入金融领域,可以抨击现行的金融机构如何的不好,但是互联网金融进入到金融领域之后,成为了既得利益之后,由于金融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无论是借屌丝的钱给屌丝也好,还是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也好,本质都是一种资本逐利的行为,当有更好、更高的资本逐利行为,什么礼义廉耻,道义慈善都会放弃,而奔向更高的资本套利的机会中去,这点在马克思的那段论述上极为精辟的,资本从诞生到这个世界里,每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液。

  我不认为这个是贬义词,对资本的逐利其实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资本极大的放大了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革命,但是反过来带来的论断就是金融资本所最终必然是冷酷无情的。

  互联网金融打败了金融机构也好,还是挤入市场也好,也别抱有太大的期望。

  事实上,市场只是多了一家叫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罢了。

  他们所服务的客户,服务的方式,基本上都很难有大的改变,革命一说只是用来占领道义制高点而已。金融的整体体系和框架是不会改变的,即使在美国,华尔街也是集中了全球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愤慨。但是这就是现实,只要你在玩的是金融,不管你叫互联网也好,还是你叫银行也好,他们回到最后都是附着在人身上的寄生虫,他们是资本家,是贪婪而恐怖的存在。虽然这种贪婪和恐怖很多时候也是有意义的。这个时候,单纯的去归罪于某一个国家的体制,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

  六、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其实主要是指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以P2P为代表的借贷平台,以及以众筹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平台三个模式,众筹在我国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可以看我写的P2P和众筹的现状的文章),但是P2P大行其道,经过了变形之后,我国的P2P,更多还是影子银行的概念(可以看我论述P2P的几篇文章),已经不是直接融资的范畴了,带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征在里面.

  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金融去杠杆化的加速,我个人感觉P2P应该会出现一波重大的危机,其本质其实是民间高利贷的系统性崩盘。所以P2P的本质在国内其实跟互联网关系不大,批了件外衣罢了。

  虽然我极端鄙视阿里,但是不能否认阿里金融在目前声名显赫,多方发力,是最有可能进入正规金融的序列的互联网金融机构。

  但是阿里金融面临的考验其实很关键的就是成为了金融机构的阿里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自身的平台优势,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过于依附于淘宝和支付宝,使得他的扩张收到很大的限制,在面临比过去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上,可能会让阿里处于很大的挑战,同时随着资本对点上领域的价值的在发现,大量的资本进入该行业,也使得淘宝和支付宝以及天猫这几年收到的竞争和挤压也不断加大,群狼环伺,也是步步惊心。

  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金融其实,并不是个特别热门的词汇,像美国其实由于采取的宽准入,严监管的模式,谁都可以进入到金融领域里进行金融业务操作,但是在监管上会特别的严格,互联网企业在美国很早就有金融业务的实践操作,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里进行业务竞争,互联网和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引起他太大的媒体关注。

  而我国采取的严格准入,宽监管的模式,使得我国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会特别的难,而进入之后,又特别的宽松,基本上只要不太乱来都会睁只眼闭只眼,所以就形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情况,使得监管套利的可能性大量涌现,大量的金融机构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遗留很多出夹缝给民间机构进行业务操作。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其实是在这些机会里逐步的涌现和成长的,而一旦发现有牌照和没有牌照的机构的业绩相差不大,甚至有胜之而无不及的情况的时候,互联网金融的热门度其实就很快提升了出来。事实上,这未必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优越性的体现,而是我国这种监管模式的有待改变。

  我其实是很支持金融对民资开放的,放宽准入,提高监管能力,才是要做的事情,因为并不是你给了一个学生一张入学通知书,就意味着这个学生四年后一定会成才,宽进严出才是合适的,你要制造的是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各种形式的机构在金融的这个市场里公平的竞争,而不是认为的割裂。

  很多人说,万一民资进了市场做不好怎么办,能怎么办,破产整顿呗,板子打给谁?打给监管部门,谁叫你不管好。你不能因为自己想省事就搞个一刀切。圈一部分进来,然后重点照顾,拼命护着不让出事。养成了一群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整天只知道要零花钱,上大街调戏良家妇女。

  突然想起了当年李书福跑到北京去要求审批他同意造车的故事,他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到了个主管部门领导,主管部门语重心长的劝他说,你啊,别搞了,这个东西,没那么容易搞,会死人的。李书福,说,那你就给我个死的机会吧。

  世界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别想着给人做决定,你要做的事情给他公平的机会。死不死跟你没关系。所以,互联网金融进入金融领域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但是千万别带着阶级仇恨的心思进来,不能做野蛮人。监管层面要一致化。

  另外,很多人认为金融是个金矿,其实我一直不觉得这个观点成立,因为金融从长期来看,就是社会平均利润水平,要有超越这个收益必然要求更高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一定是技术变革,还有更多的思维沉淀,网点布局,以及经验累计,其实很多简单的金融道理,都是血淋淋的现实给教育出来的,我们刚进银行的时候,对于很多银行的规定都无法理解,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每个规定都又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支撑着,这些是你纯技术无法得出的。金融机构能否走到最后不是一个两个技术点的问题,是整个体系的竞争能力构成的。单一技术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很小,我常跟人说,你照着菜谱做菜是容易的,但是要做出好菜来,那是难的,不是给了一本菜谱,你就能理解的,这背后可能是长达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这个过程,厚积而薄发。

  平心而论,我总觉得阿里其实真没必要进入金融,当年美国西部大挖金年代,许多挖金矿的人其实都死了,但是给挖金矿的人卖牛仔裤的人却发财了,何必挤着去挖金矿呢?成功概率太低。何必呢?金融真心是苦逼的行业。外人看着好玩和热闹罢了。

  (作者:江南愤青 来源:网贷之家)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