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媒体:小心创业狂欢变成泡沫泛滥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0-17 09:18:18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热钱横流的年代,也是一个无数年轻人仅仅是因为想创业就去开家公司、迷失自我的年代。
 
 
 

中国的科技创业热潮面临泡沫化的风险

在中国大城市的咖啡馆和大学里,花点时间和那些20多岁的人聊聊,你很快就会发现创业热像风暴一样正在卷席这个国家。马云以及阿里巴巴创纪录的250亿美元IPO的传奇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的企业家们。来自全国各地年轻人们纷纷离开学校、辞掉工作去开自己的公司。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咖啡馆里,风投和年轻的创业者们一起筹划着脱平致富的美梦(或者从中产的富有的美梦)。不过最近阴云笼罩在创业热的上空。

一些关于稀奇古怪的产品以及夸张得有些过头的投资报道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个现象的关注:创业狂潮简直好得过头了,其存在泡沫的风险。

在7月之前,金证济苍看起来就是中国创业热中的下一个天选之子。这可是了不得的壮举,要知道,在从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中国每一分钟就诞生7家新公司。英文名叫William Joy的金证济苍是一个出生在上海、自称拥有哈佛学位的小伙子。他在2013年初与人一起创办了一个在视屏中添加交互信息的“云视链”公司。在2014年底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活动中,云视链搞了个大新闻,当时媒体声称云视链所使用的技术谷歌开发了七年都没有开发成功。今年3月,金证济苍成为了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同年7月,云视链宣布其在天使轮融资中估值高达6亿。

不过这一切的喧嚣也引来了公众的审视。7月29日,界面传媒发布了一篇名为《被疯狂转发的“云视链” 可能是在挑战群众智商》的文章指出云视链公司所谓的先进技术被极力夸大了,它们的技术和市面上公司所运用的技术并没有多大差别。界面同时还指出了金证济苍在学历、对公司投资情况和公司创始人简历的描述上都有造假的嫌疑。第二天,微信公众号B12把包括云视链这样不久前还是媒体和天使投资人宠儿的多家初创公司称之为“无耻的”骗子,这篇文章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传播甚广。8月7日,福布斯中文网撰文指出金证济苍为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与其此前声称的“曾是哈佛大学数学系学生并休学”不符,哈佛大学注册中心证实金从未在哈佛注册。福布斯评选的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排行榜也迅速下线。云视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是表示“将用产品来回应争议”。

微信公众号B12的文章也引来了公众对于其他初创公司的质疑。一个名叫游侠电动的公司在今年8月的一场发布会中发布了一辆模型电动汽车游侠X。该公司声称自己的电动汽车会在2016年量产,2017年进入市场。有媒体把此举称作中国对特斯拉的回应。不过批评者则认为游侠推出的电动汽车模型游侠X就是业余的、无功能性改动的特斯拉ModelS汽车,甚至说游侠X是一辆用PPT造出来的车,并且质疑说不要指望一个几十人的团队完全独立的设计和制造出一辆电动汽车,在2017年上市更是痴人说梦。游侠电动的创始人黄修源则回应称2017年上市有信心。

毫无疑问,中国的创业者们面着日趋严重的观念性的问题。中国创业圈的共识是某些公司串通投资人夸大投资资金的数额。《壹鸣》调查组的调查报道显示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一位匿名的中国企业家告诉《外交政策》,很多中国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大约3倍的融资数额。刚刚获得一千万A轮融资的职业梦网站的创始人朱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创业者夸大融资数额是因为惧怕竞争对手,并想在当下狂热的市场中吸引注意。朱超还说,风险投资人对夸大融资数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对于他们也有利无害。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创始者徐小平对这个现象深表担忧,他在今年初发微博倡议创业投资界消除虚报投资额的现象,他甚至威胁要“不小心”透露那些虚报投资的真相。

过热的创业潮并不单单只是中国的问题,在硅谷被“热死”的初创公司数不胜数。超强竞争理论确实使得大量的资本涌入并成立了诸多新的公司,但这也创造了骗局存在和传播的空间(超强竞争理论认为凭借单一家企业无法建立起永恒的竞争优势)。过去两年中,中国的创业热潮吸引空前的巨资注入。2014年,15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进入到中国,这个数字是前一年的三倍。到2015年第一季度这个趋势仍然在延续。风险投资人们把钱投向科技公司,以期不要错过下一个百度、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投资吸引更多的资本。Randy Wang是一位美籍华人,他是为早期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创业者社区——无界空间的创始人。在接受《外交政策》采访时王迪表示,中国在该领域的竞争是“疯狂的”,“在美国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有15家,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几千”。风险投资人孙志超在知乎上为创业者辩护,“创业者有可歌可泣的,有浮躁钻营的,当然,必然也有些许品德低下的,但如果你说创业者“无耻”,等于打倒了一片”。在超强竞争环境下存在大量的创业者,夸大之词有时候或许是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必要手法。孙志超补充到,很多创业者缺少的不是去“骗”的能力,而是去“卖”的能力。

投资者和创业者们开始越来越关心创业热潮是否有泡沫化的风险。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在今年3月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表示,以前获得天使轮融资和A轮融资的科技创业公司一年大概有10个,2014年投资者至少投了30个科技公司项目,而2015年这个数字还有可能翻倍。陈维广说,风险投资者们争相把钱投在那些看上去不切实际的A轮融资上,到2015年,约7成的创业者将会难以进行B轮融资,或者他们将难以达到自己投资人的预期。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在9月的一次演讲中炮轰互联网投资已接近疯狂。

诚然,过度竞争甚至是泡沫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一次科技产业泡沫尽管会带来短期的破灭,但会留下长期的遗产。就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当时所留下的基础设施支撑了随后长期的科技行业发展。

在A轮融资中筹得1800万美元的留学咨询机构——顺顺留学20岁的创始人张都告诉《外交政策》,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当下无论是获得投资的机会,创业孵化机制成熟度还是政策支持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投资的热潮驱动商人们去投资和创造项目,否则就会被淘汰。这让人相信在当前的创业热中会诞生一些伟大的公司。

但除此之外,高亢的创业热将会创造出很多“浮云”。投资人更热爱“观点”而不是“产品”使得创业者们迅速化身为百万富翁,然后把他们将被置于难以达到投资人预期的境地。在B12的文章中还写道,“年轻人现在也处在惊惶之中。毕竟,他们从不曾心怀恶意……然而,从夸张到欺骗,只隔了一张纸。在更底层,这些创业者的疯狂是全社会的共谋。”上文提及的20岁总裁张都引用了狄更斯的名言来形容当下的创业热“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热钱横流的年代,也是一个无数年轻人仅仅是因为想创业就去开家公司、迷失自我的年代”。

真格基金的副总裁刘元认为一波清算正在到来。“会有一次周期性的修正”,他告诉《外交政策》。“好的公司总是会获得投资,即便是在行业泡沫破灭的时候”。但是如果泡沫真的破灭了,刘元警告说,“那些吹上天的牛会重重的砸向地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