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生兜底 让农民工不再望“城”兴叹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4-27 16:56:22
近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一书,其中一项“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显示,66.1%的农民工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回乡。消息发布之后,在网上引起热议。(4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步。按照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标,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但是在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农民进城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曾几何时,农民都想往城市去,都羡慕城市里的生活,而现在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进入城市后的种种问题。自己年纪大了,不习惯城市生活;父母子女无人照顾;身无一技之长,生活难以保障;城乡医疗保险不能共享对接等等都是他们将要面临的问题。诸多现实环境、制度障碍阻碍了他们进城的步伐,减弱了他们进城的意愿。城市难留,家乡难舍。
民生兜底方能让农民无后顾之忧。推进城镇化建设,须臾不忘是“民生”。在现代化语境中,要实现农民和城市的无缝对接,完善民生兜底,显然远比政策、方针更为迫切和重要。应民所想所求、为民服务解忧,把改革战略设计细化为工作中的具体抓手,优先安排民生问题,才能让城市成为吸引农民的最强磁场。
基于当前现实考虑,不妨采取这样的措施:一,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乡基本养老制度的衔接,尽可能消除各个环节的障碍,逐渐统一城乡养老待遇和水平。二,健全多层次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让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探索多渠道合作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让农民获得更加可靠的民生保障。
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许多地区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当前还面临不少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这样的道路,新型城镇化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就在不远处的将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