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艳敏:应该追究人贩子,而不是我家人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07-31 19:13:41原标题:郜艳敏:应该追究人贩子,而不是我家人
环球时报英文版 (记者黄晶晶)今天上午,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前往了河北省保定市灵山镇的下岸村,见到了身处舆论漩涡的被拐妇女郜艳敏。郜艳敏称外界的关注令她和家人感到不安。她说,公安局现在该去查该去追究责任的应该是人贩子,而不是她家人。
对于记者的出现,郜艳敏有些意外。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她紧锁眉头,希望外界不要再打扰她,还她家平静的生活。
说起外界突然对于她的关注,她显得很苦恼。“这不是帮助,而是伤害。我现在就想平静的生活,”郜艳敏说。
29日晚,郜艳敏家突然来了几个公安局的人,想要了解20多年前拐卖的情况。郜艳敏说,就在30日早上,在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踏入她家门时,她刚送走另一拨来自公安局人。
郜艳敏称,警察的突然到访让她和家人感到很意外。她说她的公公本来身体就不好,还有点老年痴呆,经过询问被吓坏,躺在床上起不来。
从29日下午开始,郜艳敏的电话和短信就响个不停。郜艳敏说她一个也没接,一个也没看。
郜艳敏担心外界的打扰会影响到暑假在家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孩子都这么大了,再翻过去的事情没有意义,”她说。
郜艳敏说老公现在对她“也挺好的”,最开始磨合期难免有点摩擦。另外她想澄清她对公公没有怨恨,反而是感激。
“我当时是抱着他的腿,求他把我救出来。人贩子说必须给钱才让走,公公看我可怜,才拿了钱,”她说。她认为公安局现在该去追究人贩子的责任,而不是她家人。
郜艳敏说她从没看过《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电影。“我也没看过电影,也不上网。国家的政策也不懂,也很少出山。我就想平静的生活,老人和孩子都不要受到伤害,”郜艳敏说。
被拐女教师郜艳敏发出签名信:我想平静的生活(图)
郜艳敏亲笔签名信。
今日下午,南都记者从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处得知,其刚去下岸村见过郜艳敏,并出示了一份有郜艳敏签名的信,称“现在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
该负责人称,其是在今日13时许见到的郜老师,以及她即将上高三的大女儿。其转述,“郜老师称,自从这件事以后,她平静的生活被打扰了,心理压力很大。这些都是网友旧事重提,炒起来的,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家人得知此事后,有些生气,让她很担心。”
与此同时,这位负责人还出示了一份落款有“郜艳敏”签名信,原文是:“感谢各界媒体对我的关心,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在这对大家说声对不起,抱歉,现在我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因为我的事,全家人都病了,我希望我的家人都平平安安,儿女们都能安心上学。”
该工作人员说,信由郜艳敏口述,大女儿代笔,底部是郜艳敏的亲笔签名,“除此之外,郜老师并未表达其他诉求”。南都记者就此电话和短信联系郜艳敏,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日前,一篇两年前的《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让住在河北省曲阳县太行深处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再次被外界关注。报道称,1994年夏,18岁的河南打工妹郜艳敏被拐卖到下岸村,她曾多次自杀、逃跑都没有成功,但自2000起开始在村中教学点任临时代课教师。
针对郜艳敏被拐的经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7月29日曾表示,已督促当地警方调查,但至今日,曲阳县警方一直未直接回应此事。前述曲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表示,之前他们得到的反馈是,案件已经过了追诉期;另外因为郜一家目前生活还比较和睦,所以也没法去追责买主。
网友最近热议的郜艳敏是谁?
边驿卒
九年前的一则旧闻,近日在网络上发酵起来。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18岁被拐卖到河北保定曲阳县山村的河南姑娘郜艳敏,因其做山村小学代课老师的坚守经历,经过当时媒体的披露后,随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九年后,面对自己再次成为舆论焦点,郜艳敏向记者证实,自己仍是曲阳县下岸村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不愿意过多回应网上的讨论,称“平时不怎么上网”,“谢谢大家关心”。
拐卖
当地都市报记者在回忆如何“发掘”郜艳敏的故事时描述“一位资助当地学生的摄影家跟我说,这里有个下岸村非常穷,一个村里几十个媳妇都是买来的,条件艰苦,正式的老师都跑了,没办法,村里找了个代课教师,也是买来的媳妇,教了好几年了,不过学校里条件很差,你看能不能在报纸上呼吁一下。”
1994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准备回河南老家收麦的18岁的郜艳敏,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两名以“找工作”为借口的女人骗走,之后,在短短四天里被倒了3次手:先被两名女子倒给3个男的,随后又被倒给另外两名男子,最后又被两个男的卖到了曲阳县下岸村。期间,她遭到奸污,每天经历着不堪忍受的折磨。以至于当最后的买主——她未来的公公——捏着2600元借来的钱出现时,郜艳敏扑过来,跪在老人面前,央求他快点将自己买走。
于是郜艳敏被卖给了一个大她6岁的羊倌。
然而“嫁”过去的郜艳敏并没有屈服,后来同记者回忆时称“一般的人都会认命,我不会,我只能抗争。我被拐卖到这后,跑过一次,丈夫追上我,打了我一顿,把我抓了回去。我自杀过3次,第一次是刚来不久,穿着秋衣跳了水,第二次吃的安眠药,第三次吃的老鼠药。”,“我觉得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死了算了……在医院昏睡了两天,医生给我灌肠,回到家里后,又睡了几天。”郜艳敏轻轻叹气。“死而复生后,我就想,是不是我活着还有一点意义,否则,为什么老天不收我?”
多年以后,在接受采访时,郜艳敏的公公说“这儿都是山,地薄,收入少,谁愿意嫁到这儿啊!这些年,村里买来的媳妇儿就有三四十个。买她的钱是亲戚十块八块凑的……虽说她刚来的时候跑过几次,也自杀过几次,可是你问她,我们老两口对她咋样?好着呢!”、“她可是个好儿媳啊!就是刚来时也没跟我们拌过嘴。她孝顺得很,虽说工资低,但就是买块豆腐也给我们一半。”一旁的郜艳敏点头称是。
一年后,家人找到了她,劝她认命,因为她现在回家也无法找到好的对象。
郜艳敏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公、婆婆的善良打动了我。他们对我很好,如果离开他们,我良心上也过不去。我决定留下来后,一直努力做个好媳妇。”
代课
郜艳敏最初的代课生涯始于1995年,从河南“探亲”回来后。当时的代课工资每月只有95元,假期还不发工资。
2000年,下岸村小学要合并到辉灵中心小学,孩子们要翻山越岭7里路去上学。为照顾低年级学生,辉灵中心小学决定在下岸村设一个教学点,于是校长找到了郜艳敏这位全村唯一的初中生。
“我开始不愿意,代课老师每月只有百八十元钱工资,而我当时在外地一个月能挣四五百元。”郜艳敏说,“家长和镇中心小学的校长一次次找上门,有的孩子急得直抹泪,想到自己当初因家境不好而辍学的情景,鼻子一酸就答应下来。下岸村虽是我的‘伤心地’,可这些孩子有啥错啊?”就这样,一个老师、16个学生组成了一所“袖珍小学”。哪位学生没钱买书,她就自己掏钱。
郜艳敏的代课报酬是每年2000元。不到200元的月工资先是每月一发,后来两月一发,从2004年开始,变成了一年一发。
为孩子们上课的郜艳敏
代课为郜艳敏赢得了尊重,村里大人小孩都喊她“郜老师”,过去酒后常打她的丈夫也不敢了。
然而媒体的关注,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是好事,据当地一位老教育工作者透露:“郜艳敏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县上一些人很恼怒,说她给曲阳教育系统抹了黑,找了许多麻烦,他们宁愿让孩子们走10里路去山外上学,也不愿让郜老师再干这个工作。”
甚至,当央视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村支书说:“如果央视摄制组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2006年,县有关方面竟决定取消下岸教学点。
由于郜艳敏的身份证是在当地办的,姓名、出生年月都有改动,郜艳敏本人取不出外界捐款。镇里面就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要求所有的捐款必须存到基金会,用来在镇里修路。
“感动河北”
2007年,郜艳敏被评为“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在获奖感言中,她说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贫穷——辍学——放羊挣钱——挣钱买媳妇——自己的孩子长大再放羊……”,“现在下岸村是曲阳县惟一不通公路的村子,到现在,小伙子们找对象依然困难。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后重复放羊、买媳妇的命运,我一定尽力让他们念好书,彻底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
郜艳敏说,知道自己当选,省里的领导还要颁奖,县里、乡里也改变了态度,几天前,把拖欠了她去年一年的工资都补发了,还提前发了一、二月份的。春节前,新上任的教育局长特地去下岸村慰问了她,她的工资也由每年2000元提高到每年3000元。
2008年,村支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从艳敏出了名,乡亲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认为只有她能彻底改变下岸村的命运,她心眼好,办事公道,而且有影响。现在好了,下岸村有了出路,山上有石头,可以办石子厂、跑运输,乡亲们很快就会富起来。”
电影封面
当选“感动河北”人物后,不止是村镇里官员对她客气了,甚至有人看中了她,要把她的“故事”改编成电影。不过剧情“有些改动”:“买媳妇”变成了“借钱救人”,“主动承担起当地教课的任务”,“放弃同前男友离开大山”
开拍前,编剧让郜艳敏签署了“授权书”,同意使用她的故事为原型改编电影。
上映后,当地媒体报道称“影片表现了郜艳敏这个曾被拐卖的女人,历尽屈辱,大爱无私,以德报怨,用爱心将不幸的人生演绎成传奇的真实经历。”,“在全省掀起观影热潮,学习郜艳敏宽广无私的胸怀,善良仁爱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倡导崇德尚义、大爱无私的社会风气。”
记者曾问过郜艳敏:“你想过那两个女人贩子骗过你以后,还会再去骗别的女孩子吗?想到过她们是否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吗?”
她迟疑了一下,回答:“我没想过她俩的命运……我相信老天不会总让她们这么幸运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