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6-01 13:19:35
本报参与主办“四方沙龙”邀北大教授翁剑青讲“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地方再造更需要艺术和人文
梁瑛
▲翁剑青做客“四方沙龙”。(主办方供图)
作为2016年度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第三场学术讲座,由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翁剑青主讲的《地方再造与公共艺术》讲座近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讲。本次讲座继续围绕年度主题“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进行,作为国内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从六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公共艺术是如何深度介入城市再造过程的,其中不少案例对于今日面临旧改的深圳有很大启示。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生活
翁剑青教授长期从事绘画、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和视觉设计,多次参与国内外艺术展览及策划,他也是去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设计大展的顾问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外公共艺术理论与发展和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历史与理论,并曾出版多部公共艺术专著。在本次讲座中,他以大量翔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公共艺术在地方再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翁剑青曾经造访日本,那时日本刚刚经历阪神大地震,社会各界捐款给受灾的民众临时搞了一些生活区。在生活区里,设计师给居住者设计了一些小块的园地,居民可以在里面种花种蔬菜,目的不是让他们种地,而是让他们从悲痛中走出来。通过这些户外植物栽培的活动让失去亲人的居民相互认识,让他们能够融入新的社区,建立一个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生活的典型案例。
翁剑青认为,当代公共艺术实践显现了“地方再造”中的社会学、政治学思辨和艺术社会学的转型。如从注重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美学作用或居高临下的教育作用,到逐渐转向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改良或作为各种文化事件作用于公共领域的建设,从而使得当代公共艺术实践往往成为诸如社会教育、地方关怀、社区回归以及公民自我教育等文化振兴的特殊方式。特别是公共艺术在介入地方再造过程中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经验与多维效应,已经成为学界和艺术界愈加关注的问题。
公共艺术
要让观众体验
艺术怎么进行地方再造,在介入地方再造的时候,艺术有哪些维度?或者说在进行策划和实施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哪些元素?翁剑青从地方再造的艺术方式、实验性艺术的介入及意义、艺术介入下的社区文化、历史及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振兴、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艺术的应用与生活化等六个方面,通过解析大量国内外案例,探讨和反思中国与域外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性和结构性问题,以及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向和多样的可能性。
随着实验性艺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公共空间,艺术的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瑞士艺术家维塔尔在阿拉伯北部尼日尔做了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他发现当地最高的房子不过二层,就建造了一些金字塔形的建筑,一方面可以给当地没有课堂的孩子做课堂,一方面可以作为瞭望塔,让孩子们爬上去观看。非洲地势平坦,很多孩子没有从上往下看的经验,艺术家希望给孩子一个新的体验,让孩子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看到遥远的地方,看日出、看大地、看灌木丛。翁剑青说:“艺术有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用,但是无用之用是至用。所以艺术家说,人是为了死亡而存在的,你生下来的那一天,每活一天都是向坟墓靠近一步。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东西,而是你体验过什么东西,所以他做的艺术全部是让观众体验的。”
公共艺术强调日常性
有人觉得让艺术贴近生活会让艺术变得平庸,变得不再高尚或者不再具有精神性。翁剑青认为恰恰相反,艺术和人的现实生活、日常生活有关系,才体现了它的更为广阔的价值和意义。美国纽约曼哈顿的“空中步道”就是艺术家自发进行改造的项目,这里原来是一些老的城铁轻轨,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准备把这里拆掉重新规划交通路线,但是艺术家认为这种东西不要丢掉,艺术家认为这是一个空中走廊,可以用来让城市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社交,可以把它留下来。最终,几个艺术家承包了这个项目,把这里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晒太阳吃快餐,来旅游的人也可以在这里观光、可以在里面吃饭,可以跳街舞,上面还做了一些装置艺术。艺术作品的内容也非常有趣,就是原来的城铁广告牌,现在用来让人们写下各种私人谈话的内容,这些谈话往往是一些生活琐事、个人心情等,有人说,这也是艺术吗?其实,公共艺术很强调平民性和日常性,人们的生活到底好不好,内心世界好不好,很多需要倾听、需要倾诉、需要交流。这件作品把最平常化的一些生活形态作为艺术展示出来,正体现了公共艺术的这一特性。
公共艺术已经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翁剑青说:“一个地方的再造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更需要艺术和人文。”(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