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喜剧片票房逆袭了可惜多部影片被指抄袭(组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3 10:00:51

2015年是国产喜剧片票房井喷的一年,《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港囧》等国产喜剧大片纷纷刷新票房纪录。而在即将来临的贺岁档中,《万万没想到》、《恶棍天使》等喜剧片也将在年末上演票房争夺战。

喜剧片票房逆袭了可惜多部影片被指抄袭

喜剧片票房逆袭了可惜多部影片被指抄袭


  2015年是国产喜剧片票房井喷的一年,《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港囧》等国产喜剧大片纷纷刷新票房纪录。而在即将来临的贺岁档中,《万万没想到》、《恶棍天使》等喜剧片也将在年末上演票房争夺战。

  截至2015年12月初,国内电影票房总量达到400.5亿元,较往年再创新高。这其中,喜剧类电影表现抢眼,不管是票房还是平均观影人次,已经连续两年在主要类型片中拔得头筹,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目前,在今年4部票房破10亿的国产影片中,喜剧电影就占据三席,分别是《港囧》、《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上演票房“逆袭”。

  市场概况

  银幕数量大幅增加 市场总量扩张

  截至2015年12月初,国内电影票房总量为400.5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收入为237.2亿元,进口片票房收入为163.3亿元,国产片占比为59.2%。2012年,进口片票房以51.54%的占比超过国产片;2013年,国产片重新夺回市场主动权,占比58.65%。

  在所有电影类型中,喜剧片以其轻松诙谐的剧情、引人发笑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被广大的市民观众所接受。此外,其所表现的生活场景是观影者熟悉和生活的日常空间,展现熟悉的生活空间,让普通观众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再加上拍摄成本低廉,也使得喜剧片更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逆袭”原因“自来水”提升影片口碑 观众缘成关键

  今年,各种影片的营销手段更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口碑营销”的方式由来已久,在以往的操作方式中,发行方更多的是依靠名人效应,号召观众买票观影,但是某些质量并不上乘的影片往往也用这样的方式营销,时间一长,自然带来了观众对片方所谓“口碑”的不信任。但在今年,“自来水”的出现,让“口碑营销”的威力再度显现出来。

  “自来水”,即“免费水军”(取“自发而来的水军”之意,为了区别对应那些为推广而被雇佣的营销水军),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电影《战狼》影迷以自愿为原则而发起宣传的行为,并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推广中初显威力。

  《夏洛特烦恼》发行公司五洲电影总经理李宁表示,除了单纯地放映,靠影片质量说话,调动起观众的“情怀”也很重要。所以在《夏洛特烦恼》的宣传后期,影片的宣传调性从“爆笑”转变为放大温情、家庭等“笑中带泪”的元素。

  “口碑营销”威力显现 完成票房逆袭

  而电影《煎饼侠》则是靠着《屌丝男士》系列多年的口碑积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营销”。

  从2012年开始,导演大鹏的网络自制剧《屌丝男士》开始播出,截至2015年7月,《屌丝男士》一共拍了四季,在网上的累计点击率超过36亿次,创造了网络自制剧的一个高峰。而在《煎饼侠》电影的观众中,有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年在网上看过《屌丝男士》的观众。大鹏自信地认为《屌丝男士》给了《煎饼侠》深厚的观众基础,虽然最后电影并不是以《屌丝男士》立项,但大鹏认为《煎饼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抓住了网络上本来的受众,并成功把他们转化为了电影的受众。

  面临问题

  国产电影类型化单一

  多部影片被指“抄袭”

  从电影类型上看,这些年中国电影的类型依旧单一,同质化问题仍旧存在。纵观今年国产片票房榜上前四位不难发现,《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都是具有喜剧元素的影片,而爱情、青春则是众多影片绕不开的题材,描摹社会的现实主义题材片极度匮乏。业内人士分析,这虽然与观影群众的口味不无关系,但也间接反映出国内电影在创作上仍存短板。尤其是国内观影人群正在逐渐走向年轻化,而影迷年龄层次上的缺失也成为国内电影题材单一化的一大原因。

  此外,类型单一的问题也为国产喜剧片带来了困扰。就在《夏洛特烦恼》席卷票房时,影评人文白其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炸裂!〈夏洛特烦恼〉居然全片抄袭了〈教父〉导演的旧作!》的文章,表示《夏洛特烦恼》在创意和剧情上和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86年的作品《佩姬苏要出嫁》“惊人的相似”。对于质疑,《夏洛特烦恼》主演沈腾表示,“没看过新闻,也没看过那部电影,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而该片导演闫非也发表声明称,“我必须摸着良心告诉大家,直到现在,我和彭大魔(该片另一位导演)都没有看过《佩姬苏要出嫁》。”

  其实,国产电影出现借鉴国外电影情节的事情已并不新鲜,徐峥的“囧”系列电影,大鹏的《煎饼侠》都曾在上映后被指涉嫌抄袭其他影片。对此,“囧”系列的编剧之一束焕曾对媒体表示,国产电影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借鉴一些国产电影中的设计,在当下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事,“观众有时会感觉很像,但从法律层面来说不算抄袭。”也有观点认为,一个类型的电影或小说,总有相似的套路存在。真正的精华还是在于主配角的表演,人物性格的塑造,笑料和情节的配合等。综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