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商业陷入“关店潮”“寒冬”之际如何逆袭?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19 10:35:04“一年进不了几次商场,每周却要收几个快递。”当网上购物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体商业的“寒冬”已经到来。百货商场、超市卖场、品牌专卖店,2015年掀起的“关店潮”几乎在所有的传统商业渠道中蔓延,至今没有减退的迹象。“深度见底,却又远未见底”是业内人士对2016年中国实体商业的预测。
来自电子商务的猛烈冲击,被视作实体商业衰落的“元凶”,但同质化严重,观念老旧,人工房租成本过高等,更是其竞争力不强的内因。2015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同比增长8.1%。数字骄人,任务却依旧艰巨。“十三五”期间,本市要基本建成国际消费城市,实现“买全国”和“买全球”,就必须在“关店潮”到来之际,回答好这个问题:拿什么拯救你,实体商业?
“万能”电商争夺消费者
无数的快递小哥骑着助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身后大大小小的纸箱子里,装着你明天就想穿的连衣裙,晚上要烹饪的海鲜大餐,孩子天天要喝的牛奶,送长辈的进口鱼肝油,或是秒杀的特价手机和相机。当网上买购物越来越方便时,“万能”的电商就把消费者从实体商店里“吸引”走了。
“买日用品可以上1号店,买家电可以去苏宁易购、京东,买生鲜我一般选易果,买化妆品可以上小红书,给宝宝买进口奶粉、零食等有蜜芽,天猫、淘宝逛得更多,那上面什么都有,我家装修时的瓷砖、灯具就是在淘宝网上买的。”今年30岁的公司白领张熙告诉记者,去年她的支付宝账单显示,一年开支约为10万元,除了支付水电煤、手机费和还夫妻两人的信用卡,将近一半的钱是花在了网购上。
与此同时,张熙去超市和逛商场的次数明显减少。“超市离家不远,但要拿着油盐酱醋、纸巾洗洁精,排队付账,再一路拎回家,有时候觉得很吃力,网购送货到家就蛮方便。”她说,相比之下,去商场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但大多是在餐馆吃饭或者看看电影,“看惯了网上的价格,商场里动辄一两千元的价位实在是下不去手”。
像张熙一样,将购物的“主战场”转移到网上的市民越来越多,导致实体商业拉开了“关店潮”的大幕。
百货、超市成关店“重灾区”
今年4月,联商网发布了最新的《2015年主要零售企业(超市、百货)关店统计》,仅主要超市和百货就已关店138家。如果加上华润万家减少的727家各类型门店,总关店数量达到865家。这个数字比起2014年全国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共计关闭201家门店,2013年关闭35家,显然又创了新高。
其中,万达百货关店48家,玛莎百货关店5家,金鹰商贸关店5家,天虹商场关店4家,百盛百货关店3家,此外还有新世纪百货、王府井、华堂商场、Novo百货等,都在2015年关闭门店。除了百货,超市的关店数量也非常可观。联华超市开店204家,关店612家。家乐福开店17家,关店18家。人人乐开店7家,关店11家。麦德龙开店4家,关店2家。乐天玛特开店1家,关店5家……
业内人士坦言,相比百货,以标准化商品为主的超市卖场面临更大危机。“一瓶水、一包饼干、一瓶洗发水,网上网下的产品一模一样,价格也是透明。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排队结账,可以送货上门,货品比超市更多更全的电商的竞争力就很强。”
“现在关店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根据2015年关闭的43家大型超市与31家百货店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店铺的平均存续时间还不到5年,仅为4.89年。以前关店是由于店铺租约到期后租金大幅度提高,如今不到5年就关店,基本上是业绩不好为了止损。”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表示。
部分专卖店大幅“瘦身”
当H&M、优衣库、ZARA、无印良品等快时尚品牌不断开出新店,甚至引发排队热潮时,本土的雅戈尔、贵人鸟、达芙妮等品牌专卖店却陷入了大规模关店的窘境。喜忧参半是品牌专卖店的现状。
服装企业关店情况已不容忽视。作为男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雅戈尔在今年关闭了35家门店,其2016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服装主业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净利润2.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12.03%、28.12%。今年一季度,九牧王净关店26家。据财报数据显示,九牧王在2015年门店总数为2792家,较2014年的2945家减少了153家。贵人鸟2016年新开零售终端71家,关闭零售终端148家。
女鞋行业也面临困境。曾经风光无限的达芙妮从去年开始大面积关店,达芙妮公告显示,去年四季度集团净关店数量超过前三季度总和,达到405家,全年集团共净关店827家。达芙妮4月14日发布的未经审计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减少139家直营店及37家加盟店。昔日的大众鞋王不得不大幅瘦身来应对营收下降。
面对业绩下滑,各品牌对外声称的主要原因多为宏观经济放缓,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经营成本包括租金及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去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货品滞销等,以及电商的不断冲击导致销售疲软。百丽集团CEO盛百椒此前就公开表示,在互联网日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大环境下,实体零售普遍面临较大挑战,时尚鞋服零售商目前面临的经营困境是行业共性问题。
“中国连锁百强”近三成亏损
2015年中国快消品连锁百强报告上周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是连锁企业最困难的一年,销售增幅为近20年最低。其中,31家入榜企业去年的销售增长为负。
记者在榜单中看到,前十位的企业中就有三家负增长。排名第四的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销售增长率为-2.1%,排名第六的家乐福中国销售增长率为-12.3%,排名第八的农工商超市销售增长率为-3.00%。前十位企业中,门店增长率为负的则有五家,包括华润万家、联华超市、家乐福、农工商超市和北京物美。
报告显示,2015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平均增幅为4.3%,其中31家企业销售增长为负,是百强统计以来增长水平最低的一年。近几年来,百强销售增幅持续下降,2010-2015年的销售增长分别为21.0%、12.0%、10.8%、9.9%、5.1%和4.3%。
此外,2015年,百强企业人工成本上涨4.2%,房租上涨8.6%。在成本持续走高的形势下,百强企业门店扩张速度放缓,关店数量上升。2015年,百强企业平均新开门店115个,同比下降16%;平均关闭门店62个,同比上升39%。
成本上涨,销售走低,使得百强企业净利润率为1.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55%的企业净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本报记者 张钰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