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特产“岩脚面” 重拾“老味道”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6-03 14:49:46

本报讯 5月14日,位于六枝特区郎岱坝子的千亩有机小麦基地,举行了首次投产收割仪式。据了解,这是贵州首个规模化有机黑麦基地,产出的有机小麦,将用来生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六盘水地方特产“岩脚面”。

据记载,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特产“岩脚面”,生产历史至今已超过350年。因其具有香、滑、劲、脆的纯天然独特风格,闻名贵州。2013年,“岩脚面”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在“岩脚面”的创新发展中,当地扩建了原料小麦的种植基地,并通过传统石磨磨面的“土”办法,让面条回归“老味”和“原生态”。

为了在数百年的地方特产“岩脚面”中镶入更优质的元素,数年前,当地农业部门就开始指导主营岩脚石磨面的六枝特区岩脚大畅面业公司,种植有机小麦。经过几年的探索,试种在2014年获得成功。去年冬,相关方面就在郎岱坝子,种植了1000亩有机黑麦。

“‘有机’是要通过认证的。这也是贵州首个规模化有机小麦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张植富说,在种植中,除了不准施化肥、喷农药外,就连使用的农家肥,也有严格标准。

记者看到,该基地周边都设置了专门的栅栏和隔离带。对此,张植富称,是因为“有机种植”的作物,必须与其他农作物间隔7米以上,且不能选择在公路边和农舍旁种植,所以基地专门设置了隔离带。

昨日,记者在收割现场看到,金灿灿的千亩麦穗随风摆动,形成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加上基地白天还能听到鸟鸣蛙叫,大有一种“风吹麦浪”带来的浪漫气息。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购进的机械,为六盘水第一台专业的小麦收割机,因此也用它来为该基地的首次收割“剪彩”。

据悉,由于不能施肥等因素,该基地的有机小麦,亩产仅为250斤至300斤,产量只是普通本地小麦的一半。为此,当地农业部门建议,在麦子收割完毕后,地里就种植白萝卜,届时把萝卜翻埋到地里,形成天然“肥料”,增加小麦产量。

当地相关人士表示,该基地生产出来的小麦,将全部用于生产岩脚石磨面,让这个百年特产注入“有机成份”,在市场价值上有所增值。

据统计,目前岩脚面的产业化,已带动周边乡镇8万亩小麦种植,产值超过2亿元。

(本报记者 高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