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雅贿”实乃权力订制的私人“盛宴”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6 11:05:59

  “雅贿”实乃权力订制的私人“盛宴”

  2015年,反腐加码,“雅虎”仍然不时“现身”。11月,热衷收藏名人字画的河北省国资委原主任周杰涉嫌受贿案开审;江西省峡江县原县委书记宋铜,以支付紫砂壶款等名义收受钱款逾千万元被媒体称为“壶哥”;江西省景德镇市原副市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冯林华利用“作品”洗白受贿钱款,一个个案件令人咋舌。 (新华网 12月14日)

  曾几何时,坊间流传如此戏言“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不,从爱玉成痴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到河南省南阳市原纪委常委谢先莹“收藏”近亿元名人字画;从痴迷摄影的鄂尔多斯市原副市长王会师,家中搜出十几部昂贵的摄影器材,再到以支付紫砂壶款等名义收受钱款逾千万元,被媒体称为“壶哥”的宋铜,等等如是。官员“雅贿”贪腐被频频曝出。缘何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雅贿”还能如此盛行?是谁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涉足文化圈、伸手艺术品、身染“文艺范儿”、“官雅圈”?

  不可否认,“雅贿”从古至今由来已久。其实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给贪腐套上一块遮羞布,拐了一个“弯儿”受贿罢了。由于玉石、字画、古玩代表着文化,象征着身份,收藏这些艺术品的官员,能够给人以高雅、有品位的象征。但透过“雅贿”身披“艺术”、“高雅”的背后,再雅也是贿,也是藏污纳垢,更脱离不了权钱交易实质。仅仅是披上了“爱好”的外衣、穿上了“高雅”的马甲而已。诚如“兰花局长”周华清在铛入狱时,终于醒悟一样,在忏悔书里写道:“正是自己养兰、爱兰,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最终被兰花俘虏。”其实,明眼人都都知道,不是“兰花”犯的错,而是他自己的贪念作祟,是权力监督之殇下私人订制“盛宴”。

  虽然“雅好”催生“雅贿”,“雅官”养成“雅虎”,实质都是权力“任性”,缺乏监督造成的。但造成众多领导干部对“雅贿”乐此不彼原因,更与收藏品比直接收受钱款更加隐蔽,既能够满足贪欲,又可以转移视线;即便东窗事发,办案机关也会因为受贿者和行贿者构成了同盟、藏品的流通环节繁杂而难以取证,就可能被从轻处理,甚至不了了之不无关系。正如一些办案人员所指出:“雅贿”手段隐蔽,侦破难度大,往往成为官员逃避监督的“挡箭牌”。看来要揭开“雅贿”的面纱,还得从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寻租空间的角度,不断完善反腐制度设计,斩断权力与腐败的联系,方能从权力源头铲除“雅贿”贪腐的土壤。

  有道是“君子爱物亦应取之有道”。领导干部一旦思想上放松,底线失守,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卷入政务活动,演变成权钱交易,势必就成为贪腐的前兆。毋庸讳言,有受贿者,必有行贿者。如果手握公权的领导在一些场合刻意表现出收藏的爱好,虽然这种爱好可能并不真实,但各种投机钻营者就会投其所好,为其“爱好”量身定制,玉石、字画等高雅艺术品就会纷至沓来。一来二去,利益相互输送的环节就在“雅贿”中成交,更让肮脏的权钱交易跳上优雅的芭蕾舞。

  一言以蔽之。就算“雅贿”穿上优“雅”马甲,贿赂还是“贿”,更掩饰不了借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鉴于此,要切断优雅式的腐败,让腐败不变得更加艺术化。尤须监督部门时刻保持警惕,不被其表象迷惑,并通过高扬的法律之剑,斩断“雅贿”的动力源,最大程度地防止领导干部被“雅贿”侵蚀。(鱼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