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认养”围楼当从“危楼”开始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8 04:22:28

  “认养”围楼当从“危楼”开始

  韶关市始兴县249座客家围楼,既有古代中原坞堡建筑遗风,又带闽、粤、赣等地客家古堡建筑风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颇高。然而,由于长年缺乏维护,渐渐变成废墟。如何保护围楼?始兴县开始了新的尝试—围楼“认养”:由有财力且对保护历史文化感兴趣者来“认养”围楼,成为古堡“堡主”,并对其进行修复和维护,也可进行活化利用。经过前期的探索之后,近日,新一轮“认养”已经开始。(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据始兴县博物馆调查,始兴现有249座围楼。其中,古建筑围楼有91座,近现代有158座。保存较好的有110座,一般的有42座,较差的有97座。也就是说,急需保护的“危楼”占到了整个围楼的五分之二,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还会不断扩大。

  由于急需保护的围楼数量庞大,加之政府又没有资金投入,即使已被列入国家、省、市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围楼,也不可能做到尽修尽缮,更不要说其他围楼了。无奈之下,始兴推出客家围楼“认养”办法,虽然不能说是个最佳办法,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起码,“认养”能让一部分“危楼”“起死回生”,保护一个算一个,总比任其倒塌的好;起码,在保护围楼的同时,“认养”者还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如果从这点讲,“认养”也算是个两全其美之策。

  但是,从第一轮的“认养”情况看,被“认养”的并不是“危楼”,或者说,被“认养”的都是些有利用价值的围楼。也就是说,较差的97座围楼,甚至连一般的42座围楼,并没有人“认养”。显然,这样的“认养”,有违保护围楼的初衷。非但没有达到保护“危楼”的目的,甚至还带来和产生一些新问题。

  如,原保存比较完好的围楼,有可能遭到人为的破坏;再如,对暂时不需要维护的围楼,有可能存在过度开发;再比如,打着保护围楼的旗号,有可能进行非法扩建,等等。

  虽然,从统计数字中,看不出在较差的97座和一般的42座围楼中,有多少属于古建筑围楼,又有多少属于近现代围楼。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古建筑围楼一定占到了绝大多数比例。

  如果从文物角度看,古建筑围楼的历史价值肯定比近现代围楼历史价值高;如果从建筑自身看,古建筑围楼的损坏程度肯定要比现代围楼重。也就是说,97座 “危楼”中,古建筑围楼居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比近现代的围楼更高,更急待得到有效保护。

  所以说,在新一轮的“认养”中,当以古建筑围楼为主,尤其要从97座“危楼”开始。换言之,仅“认养”围楼,而不“认养”“危楼”,这样的“认养”还不如不要的好。否则,围楼“认养”,就有推卸责任之嫌;“认养”围楼,就有投机取巧之嫌。(姚明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