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卡位机会来了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3-21 19:00:02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一句被删除了。资本市场立刻就开始揣测管理层这一重大调整的真实意图,但无论如何,新三板将是战略新兴版“引退”的最大受益者。
新三板渔翁得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战略新兴板的被删不是偶然。根据上交所的战略新兴板的总体建设思路是,战略新兴板围绕蓝筹股市场建设,在注册制改革总体框架下,进行市场内部分层,新设独立市场板块,实施差异化制度安排,因此战略新兴板的发展思路就是基于注册制的改革推动而定的。
而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确认延缓注册制,且并未明确改革的具体时间表,设立实施战略新兴板的基础就显得异常脆弱。
事实上,上交所与深交所的较量由来已久,为了与深交所抢占新股资源,上交所近两年不遗余力地推动战略新兴板的出台,以此“筑巢”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加强实力与深交所竞争。上交所此前还成立了专门的战略新兴板注册中心,已招聘了百余人,参加一年以上的专业培训,时刻准备着落地的那一天。然而就在市场各界都已对战略新兴板的到来表示可以理解和默许,在其顺理成章即将诞生的时刻,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胎死腹中。
既然战略新兴板已暂时不在管理层的考虑范围内,新兴科技产业优质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重任,又重新落回到创业板和新三板的肩上。少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新三板的发展势必将会受到相对更高的重视,同时由于分流效应的减少,已挂牌和拟上市优质企业将对新三板的价值重新评估。
另外,3月12日下午,刘士余在两会记者会上,对注册制、熔断机制、稳定市场等备受关注的问题作了解答。其中在回答有关注册制推行的问题时,他强调“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可以为注册制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九州证券相关人士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亦可解读为“新三板搞好”。5月份在新三板即将实施的创新层分层方案,即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具体体现。目前主板,二板已建成,三板还处于发展期。随着创新层的落实,必将为三板市场带来更加活跃的交易、更加宽裕的流动性,使企业的估值得到提升。
制度建设待完善
当前新三板市场融资功能已经得到认可,但也有相关交易制度配套仍不完善,以致市场交投冷清、估值难以提升,未来一旦交易功能弱化将反向冲击到市场的融资功能。对此,新三板还应进行制度优化。
新三板目前有做市商 85家,每做市企业平均做市商数量为4.82家,远低于纳斯达克的20家。从做市商的资质来看,在纳斯达克市场券商等获取做市商的资质较为容易,参与做市的企业较多。而新三板只允许券商担任做市商的角色,导致做市商在目前新三板做市企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显得供不应求。
如果开放基金、期货等非券商机构参与做市业务,引入竞争,就可以利用市场去解决做市商在获取存量股价格不合理的问题,避免做市商因为信息不对称获得垄断性收益。若形成市场竞争,那么库存股的公允价格就能更好确定。
新三板市场的参与者来说,500万元的准入门槛将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挡在新三板的门外,只有通过各类金融产品曲线入市,一些机构发行了认购起点为100万元的私募产品或者公募专户产品,其中私募基金和券商资管是主力,工银瑞信、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公募基金通过子公司或者专户渠道在新三板布局了相关产品。不过仅仅通过专户产品投资新三板是远远不够的,市场期待的是普通公募基金产品能够投资新三板。
此外,竞价交易一直是市场预期的最吸引人的新三板制度红利之一,但在 2015年4月底的时候,股转系统总经理谢庚明确回应称,“目前还没有推出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门槛的考虑。”
兴业证券分析师纪云涛认为,与竞价交易和投资者门槛降低最直接相关的并不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和做市企业总数,而是实际可交易股份的供给数量及其分散度。从目前来看,新三板市场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还差得远。
新三板市场的供给主要来自于挂牌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或者协议转让机构投资者、个人以及做市商的无锁定期股份;而股权分散度又主要决定于增次数、定增对象数量和做市商做市的积极性。
市场预计竞价交易可能结合分层制度进行考虑,分层制度被认为是新三板未来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比如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投资者决策成本,监管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成长阶段需求等。
截至3月18日,新三板已有431家挂牌公司发布了2015年年报,年报关键指标数据就成为挂牌企业能否进入创新层的重要因素。根据联讯新三板研究院统计,在已经公布的431家挂牌企业中,有123家企业已经在严格的意义上符合了创新层的分层标准,入选率达到了28.5%。其中,联讯证券、麟龙股份、上陵牧业、分豆教育、新眼光5家企业同时满足了所有三套分层标准和共同标准,有22家企业同时满足了其中两套分层标准和共同标准,有96家企业只满足了其中一套分层标准和共同标准。
新金融记者 刘子安
作者:刘子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