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胡德平:改革仍需大手笔 把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到底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5 13:07:55

  搜狐财经讯 12月5日,"2015搜狐财经年会:新风口 新引擎"在京举行。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寻求结构转型升级之际,针对当下热点的经济社会话题,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展开热切讨论和思辨。峰会希望通过一场思维的碰撞和交锋,问诊中国经济,探索破局之道。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德平在会上表示,中央将经济增速定在7%是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应该坚决贯彻下去。他说,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把严重的产能过剩消化掉,把产能结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还表示,建筑业应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而不是是暴利产业。

  以下是胡德平的演讲实录

  胡德平:各位朋友好!感谢搜狐的邀请,这是搜狐举办的第六次年度高峰论坛,我参加了很多次,对此也表示感谢。我发言的题目是“前例可循 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前例可循,我介绍一下,就是在85年我们开过一次党的代表会议,不是代表大会,是全国的代表会议,曾做过一个决议,这个决议我觉得和现在很相似,我做一些介绍。

  大家都知道,我国经济情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期,过剩产能的消化期、经济增速的换档期,为破解这些矛盾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把经济增速降到个位数,降到7%,中央的决定是有前例可循的,我觉得应该很好的把过去和现在做一个对比,坚决的贯彻下去。现在虽然形势条件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但毕竟有借鉴、参考的意义,值得做以历史回顾。我说的前例,就是在1985年9月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代表们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我们五年一度是开代表大会,五年之内可以开若干个全国代表会议,及时研究政治经济出现的问题。

  经济建设总体布局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这个建议非常明确的指出,在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上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适应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通过全国的代表会议做出的决定,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为根据,调整我国整个的产业结构,这还是第一次。可能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仅有一次,85年之前,看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部的经济发展计划,谁会把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主向呢?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在1985年有这么一个决议。

  需要调整加强的人民消费品都包括哪些方面呢?整体上来说,是包括衣食住行的住方面,首先是食品方面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养殖业和林果业持续发展,逐步要在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面提高水平。现在我们看看我们的农业,虽然有极大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尚未过关吧,为什么呢?粮食的、产品的安全问题,大量的进口油料和粮食作物的问题,我们的粮价比国际价钱还要高,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就大量来进口吧,但是我们的国家能够这样做吗?我觉得也不能够这么做。而且我们现在的牛羊肉的价格,在少数民族地区吃不到牛羊肉的时候恐怕要有很多的意见,可能会闹事。我们的奶粉,在欧洲、在香港的扫货,国外的人都很清楚,这些我觉得我们的农业,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不是很多啊,能够说我们完全过关了吗?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来讨论。

  第二,是扩大消费品生产领域的生产,就是必须抓好日用品生产的同时,要增加名牌产品。刚才厉以宁老师也说了,优质产品,并不断的创新新的产品,发展新的品种,这都是决议中说的话。看看这几年,我国的国民去日本、韩国暴扫日常用品和要降低这类用品的关税,就可以看到居民对此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

  第三,积极推行城镇化的住宅商品化,加快民用建筑业的成长,使建筑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不是暴利产业,这是在1985年。老百姓要房子住啊,我记得在当时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菊儿胡同的改造,当时一个平米就是2千、3千块钱吧。加快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刚才厉以宁老师说的很多了。

  当时国务院的一个部委对民用产品和相应的物价做了一组公式,这个公式就是N×10的若干次方,表明我们的食品、我们的住房、我们的汽车应该是什么价格,这个只有参考意义了。N是什么?就是设定一个个位数的人民币,他说食品类,就是个位数的人民币N×10的0次方,10的零次方是多少呢?是1,就是说食品类,就是吃一天的饭花几块钱,衣服类是N的10的1次方,就是几十块钱买一件衣服。日用商品,和在当时的黑白电视,牡丹、昆仑,是N的10的2次方,就是几百块钱,在1985年的时候,我听我的朋友说,牡丹、昆仑彩色的已经出来了,突破了上千元。但是随着大规模的生产,我们引进了很多的生产线,下降速度也很快,日用百货和电器,电器最好,就是几百块钱,到一千块钱。家具,N的10的3次方,就是几千块钱。车辆,就是N的10的4次方,几万块钱。这个有根据没有呢?当时的夏利,跑的,这个就是2万、3万块钱。还有天津的大发小面貌,也就是几万块钱。住宅是N的10的5次方,几十万块钱。就是说当时对于消费这个问题,确实是文件是个新的、思维是个新的,当时的积极性大家研究这些问题,都是很投入的。

  发展工业一定要符合老百姓需要 要有民族的工业

  中央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生活资料的同时是如何对待生产资料的生产呢?中央建议中说,要把汽车业,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不是说就是一味的就是一定要需求来拉动,一定要符合老百姓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但是还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同时,发展机车、船舶、飞机制造业,这个就是刚才厉以宁老师说的,就是成套设备的高端制造业,这些都是有。文件中说了这些制造业为什么要搞?为了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民族工业,现在看,发展经济的时候要自力更生,要有民族的工业,什么是别人可以卖给我们的?什么是人家不可以卖给我们的?我觉得都和这个有关系。

  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其实在文革中都没有停,以后反而在改革的一段时间中停止了,我觉得现在当然又起来了,但是这段弯路我觉得还是很通信的。“七五计划”是立足国内消费,以内需为导向的计划,“七五计划”的调整是对改革初期经济发展的成功探索,也是经济连续增长之后面对问题冷静思考的决策。我觉得这次会议,如果我们想对现在做一个全面了解,我觉得看看过去的是有好处的。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工作对供求关系、生产行业是如何要平衡的发展,经济是有争论的。刚才厉以宁老师也说到这个问题,当时经济问题怎么和政治问题连在一起了?当时多少平衡,要有积极平衡或者消极平衡。积极平衡,就是把长板再做长,让短板往上赶,这就导致了大跃进的思想,而且长板不断的加强就是高指标,这样一个经济问题结果导致了人们要搞高指标,要搞浮夸,好的就说,我长板长了,你短板再上来,不是,就大跃进了嘛,我跟头是栽在这儿。另外消极平衡是什么呢?就是一切向短板来看齐,长板不动,长板还要向短板来看齐,这个就批评,这样的调整是政治上批评是右的,助长了浮夸风,一个是高指标的风气,一个是短板禁不住批评,他也来浮夸,结果一个经济问题还引导了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七五计划”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就是把长板降下来一点,短板再升高一点,这个是不是既留有余地,又有积极向上的因素,这个是在当时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调整7%。

  有利于政府企业和一切商品生产者把注意力进一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讲究经济效益上来。这也就是决议中说的,坚决把建设重点切实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改建上来,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有利于顺利推进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就是中央建议中说的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刚才厉以宁老师其实也谈到这个问题,其中我国的经济分布是东中西三大块,还有我们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如果只是东部地区长期的优先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只能扮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那就很容易落入出口外需导向型发展经济。我们就说,台湾可以这么做,南朝鲜可以这么做,香港可以这么做,新加坡可以这么做,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中国,像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不是内需导向型,而是大大的出口导向型,我们现在问题,这也是一个原因。

  改革最感动的两点:要保护人 保护环境

  我觉得这个建议中更为让人感动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文件中提到了我国的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改革事业不但要鼓励人们往前冲、往前闯,也要对人们的后路、退路有保障,社会中的必需品给予保障,所以建议中说,这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我觉得是在85年的时候,我国的改革还要有社会保证、社会保险,比如日本为什么十几年、二十多年的经济低迷社会还比较安定呢?社会保证解决了,养老问题、生老病死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所以它经济,哪怕是在比较长时间的停滞,社会也是稳定的。

  第二,文件还说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我觉得当时提到这么一点也非常好,对环境保护首先是国土开发和整治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节约用水的问题,节约使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控制国土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石漠化。

  必须限期淘汰高耗能、低质量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及落后的工艺及设备。

  广大农村兴起的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但政府一定要在环境保护、国家规定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各类企业,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我觉得有位学者也说的好,企业的治理、防污治污也是一种成本,你不承担就社会承担,就老百姓承担,所以这种成本是必须要有的,生产者就不能污染。

  农业生产,也有使用化肥、农药、化工塑料这些问题也要进行治理。

  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得到保证,那次的决议还提出了,要对空气、对水和土壤进行监测,要加强对空气、水域、土壤和噪音的监测和防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注意环境保护。原来我们接触问题,需求、供给、轻工、重工之外还说到了这些问题,我觉得非常好。

  中央根据全国党代表大会做出的决议,其实只执行了一年,就是执行到1985年,1986年的生产速度已经从10几降到8.8了,只执行了一年,以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上没有落实,十分可惜。但是现在我觉得中央提出来的这个是有前例可源的,是有代价的,希望多少宏观经济政策确实要坚决、要稳定,也希望各个企业、各类企业认清我们的历史经验。

  现在中央把经济发展速度定为7%的个位数不是消极的,我认为在经济的换挡期,换挡期已经明确的提出来了,最重要的把严重的产能过剩消化掉,把产能结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为现在我们也发现,确实现在经济情况出现这些问题需要购并,不能太仁慈了,但是新的生产,科技的产品,各种新型的也在成长中。我听了一个企业给我讲PPP的合作,其实这个好像是个外国名词,实际上就是政府、企业,包括各类企业、民营企业,在公共设施的服务商,投一些钱,对环境污染,对居民生活的提高,对消耗过剩产能,对提高经济结构都是有好处的。其实现在很多例子,我觉得也感染了我们,希望我们这次论坛真正的加强学习,最重要的把下面的宝贵经验发掘出来。

  主持人:非常感谢胡德平先生改革思想的分享,的确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新一轮深化的阶段,也是一个特别困难、特别艰难的阶段,这样艰难的阶段我想我们更加需要继承30多年之前中国那一代人他们改革的勇气、他们的勇气,在座的每一位可能都要承担起这样的使命,让我们再次向胡德平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