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何申戌 医者“何大胆”的执拗与痴狂(组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6 04:06:2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碎石研究室,工作中的何申戌。本版图片/院方供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碎石研究室,工作中的何申戌。本版图片/院方供图

何申戌(右)工作旧照。

何申戌(右)工作旧照。


  姓名:何申戌

  性别:男

  籍贯:河北

  终年:71岁

  去世时间:

  2015年10月26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职业:泌尿外科专家、原北京大学应用碎石研究所所长

  没有13楼。何申戌有些落寞。

  两年前的深夜,这位时年69岁的退休医者,吵嚷着要去上班。被老伴儿和护工推到楼道后,他两眼直盯着电梯显示的数字:“1、2…11、12、15…”

  “13楼,找不到。”(居民楼为避讳没设13、14楼)反复了多次的何申戌喃喃道。

  13楼,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的楼层——他工作了46年的地方。自2012年突发脑溢血后,他就再没有去过那里。

  “何大胆”

  “艺高”的医学研究狂

  没有什么事,是何申戌不敢做的。

  翻到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德国研制出了体外碎石机,何申戌心动了。

  1982年,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研制的机器设备,用作动物实验的两只狗和几只兔子旁边,堆着厚厚的一摞图纸文件。何申戌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继续钻在并不透亮的小屋里画图、计算、实验。

  不到3年时间,他和团队一起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从无到有的硕果,填补了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

  “何大胆”是医院同事对他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时,患者需要做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何申戌二话不说,研究分析案例、反复演练手术步骤,硬生生把手术成功做了出来。

  “他呀,是艺高人胆大”,何申戌医术上的创新与魄力,让共事多年的王晓峰记忆犹新。

  他对于医学研究,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狂热。2002年的冬夜,与何申戌一同外出参加研讨会的王晓峰被推醒了,“我想到了一个让海扶设备更好测量体内温度的方法。”何申戌裹着被子坐起来,开始了一步步的数理公式推演。

  这样的痴狂,在他晚年病榻上,依然显露无余。2012年,他脑溢血摔伤,住院卧病在床。鼻子上插着氧气管,他还在跟女婿念叨:手上探头如果能发射无线电信号,探测到病人血氧低时再供氧,改良后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减轻病人痛苦。

  工作狂

  术后未拆线就要去开会

  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对何申戌追忆最多的词汇,就是“工作”。

  科室里的大夫都记得2011年他与二女儿小梦的一次激烈争吵。当时何申戌后背长了脂肪肉瘤,手术后伤口还未拆线,就叫嚷着要去科委参加研讨会。“所有人都在劝他别去,但他就是拼命,不怕死。”王晓峰无奈地说。

  但小梦已记不起那次让众人印象深刻的争吵。她说,家人因为父亲的健康和工作,与他争论的次数,数不胜数。

  工作中遇到问题,何申戌绝不留情面,“训人时两小时不带重样”,哪怕是自己的徒弟。他工作十分专注,经常“忘食”。还在研究所时,他不和大家一起吃午饭,常常是打两个馒头带回办公室。众人吃饭回来一看,馒头放在一旁,他仍埋头在图纸里。

  退休后,遇到多年难得相见的故人,何申戌也是一句嘘寒问暖没有,拉着人就开始讨论自己最新研究的内容。“有时候我和他唠唠家常,他一冷脸说"你别跟我讲这个",话又转到自己的机器上了。”他的同事黄晓波回忆道。

  仿佛本身自带一种偏执,对于医学的研究,何申戌几乎跟科室里每一个人都争论过,面红耳赤之后,没人争得过他。哪怕到晚年海扶测温的研究进入僵局后,他也依然固执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走。

  “全能王”

  做菜养花写书法修家电

  皮鞋裂了4厘米的口子,露出里面的袜子,何申戌并不在意:这是他的学生李清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形。“没有想象中医生的斯文样子,最亮的就是一双眼睛,目光越过眼镜上边框,打量着你。”李清说。

  在小梦眼中,不修边幅的工作狂父亲是一个细腻的人。逢年过节,他一个人包揽了家宴。红烧肉、炖鱼、酱牛肉……他变着法儿的做菜,6个大书柜的藏书里,菜谱占有一席之地。

  数十年中,家里的花草从未断过,何申戌最爱养竹子和君子兰。他喜欢看着竹子一节节长高,蔓到房顶。此外,笔墨纸砚,也是家中必需品。何申戌写书法,作水墨画,竹子是他笔下的心爱之物。

  何申戌少言,却用心。青梅竹马的老伴儿60岁生日,他自己跑去订了蛋糕,花式是他自己想的,让店员照着做。白色的奶油蛋糕上,放着一朵紫色的花,样式不俗,银珠式的糖豆点缀其中,细丝牵连。“这是父亲的浪漫,”小梦说。

  家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也是何申戌自己装的。西四大街上买好零配件,看着电路图,何申戌回到家就开始修磨。装好后,他把电视机放在院子里,邻里街坊一起看。有时候他在小区里随意走走,捡几块木板回家,叮里咣当一顿敲打,女儿的书柜就成形了。电器城,何家人多年未光顾了。只要有何申戌在,家电修修补补,几十年就用下来了。

  豁达者

  生死聚散求不得“怪才!歪才!全才!”熊六林回忆自己的老师。除了医术,何申戌的才气依旧“肆意恣扬”。他通晓力学工程,研制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时,零件图纸都是自己画。他画出的图纸,工人能看懂,可以直接加工出来。

  晚年何申戌被诊断出了糖尿病,需忌口。亲戚来了,他拉着人家去吃老北京涮羊肉,席间一个劲儿介绍哪种菜涮着好吃。“别不让我吃肥肉,我才不当饿死鬼呢。”身为医者,何申戌更明白养生的道理,但他“我行我素”,不谨遵养生之道的金科玉律。

  家里照料了多年的猫丢了,何申戌也没有去找。医道数十载,他明白,生死聚散求不得。

  2012年,因脑梗再次入院,强撑着的何申戌,老了。

  他无法站立,只能依靠轮椅代行。桌子上的文件、图纸被家人一点点收起,他的眼睛只能看电视里放大的影像。曾经行云流水的他难以握笔,写在纸上的字,已辨不出字形。一生钟爱的科研,也从他的生活中被一点点抽离。本就少言的他愈加沉默,家人和他说话,亲朋来看望,他微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今年5月,何申戌进入衰竭状态。他不知道,在他逝世前15天,大女儿因血液病突发,离世。

  北大人民医院的汪铁铮依然记得,自己还是助理时,在医院走廊见到退休后的何申戌的情形:

  几缕白发凌乱地浮在头顶,面露老态。衣衫不整,透着股烟味儿,颤巍巍的手里拿着一沓文件。原本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透出一丝光亮,他开始讲自己的研究与科研申报项目。

  2015年10月26日,这个曾经脑溢血后意识有些模糊、在居民楼里执着地寻找自己工作地方楼层的医者,走了。

  寄语“老何,你一生为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向你学习!”

  ——妻子宁久英

  父亲,您与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的温馨、幸福、快乐,我们永远怀念您。

  ——何申戌女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佳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