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樊纲:经济相对过冷时政府投资不必羞羞答答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5 22:25:47

  在11月13日深圳“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 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是产能过剩,未来可能会应对由此产生的风险。

  他说,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4个月是负的,而上一次90年代的出现相似问题的时候是31个月。产能过剩和债务等问题是经济低迷时期非常典型的情况。而低迷时期往往由此前的过热以及很多政策性的问题所导致的。

  政府应加大投资

  樊纲说,现在这些问题都是此前两次过热的后遗症,包括2004年—2007年和2009年—2010年,这两次过热叠加在一起,过热的程度比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还严重。

  樊纲认为,宏观政策是有时效性的。经济过热的时候要采取抑制的政策,经济冷的时候要采取稳定的政策。但是经济波动的情况是不断变化,要随着这个变化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政策。

  2009年中国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2010年4月份以住房限购为标志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樊纲认为,这个思路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四五年过去了,过热已经消失,经济已经处在相对过冷的状态,继续实行这些政策就有些过时。政府应该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该做的事情要理直气壮去做,过热的时候要及时抑制,过冷的时候,当其他经济主体都不投资的时候,政府也不必羞羞答答地觉得自己投资就不好。在2012—2014年,政府新增储蓄相当于GDP的3%—4%,如果这些都花出去,至少能拉动GDP增长0.3%--0.4%。

  调整作用明显

  樊纲表示,调整时期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第一个作用,优胜劣汰正在发生。经济过热的时候没人被淘汰,谁都有碗饭吃,现在大量的过剩产能和过剩企业都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樊纲称,第二个作用,在低迷时期企业更加关注成本、关注效率。第三个作用,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专业化的作用。过去几年一直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扩大市场的那些企业,现在订单大多增加了。一个产业里面一定有这样的企业,他们现在正处在兼并别人的地位上,而那些东张西望的企业,现在正处在被别人兼并的位置上。这个过程使大家意识到,做企业还是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才能跟世界竞争。

  他认为,第四个作用是结构正在调整。现在过热过去,一些新的产业在增长,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虽然有观点称现在不可能有过去那么多需求了,但是樊纲认为现在支撑7%—8%增长速度的需求还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今后几年也仍然可以。

  他说,从长期来看,如果我们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再有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高增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