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争带来的悲伤,这匹马传递爱与坚持的力量(组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5 17:28:10

《战马》讲述了一匹叫乔伊的马与男孩艾尔伯特的故事
全世界为遭遇恐怖袭击的巴黎祈祷之际,一部讲述欧陆战争的戏剧来到上海。《战马》,这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舞台剧,不仅有炮火、死亡、疾病,也有温情,爱与坚持。这匹不凡的马“乔伊”的故事,也许能帮助观众面对巴黎悲剧带来的梦魇与困惑。
舞台上的这匹马,3米长,2.4米高,耳朵和尾巴可以敏感地摆动,可以嘶吼,甚至可以呼吸。是的,乔伊是不见实物很难想象的一匹木偶马。2007年,它主演的《战马》舞台剧由登上英国国家剧院推出,随后在世界各地演出超过4000场,截至2014年2月,观众总数已经超过700万人次。
《战马》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写给孩子的一部成长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已有百年,战争的形式已经完全不同,但死亡和离别却仍无法避免,成长与关爱更是永恒的主题。
2015年9月4日,《战马》中文版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转场上海之前,已经在北京上演50余场,观众超过4万人。11月15日起,《战马》将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64场。

看起来简单的马偶如何精妙的体现情绪和情感?
马偶也有灵魂
有在北京看过《战马》的观众评论说,舞台剧比斯皮尔伯格的同名电影好看。《战马》的执行制作李琮洲也看过电影,但看了10分钟就没办法坚持了。“因为看到真马就没有感觉了。”他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电影里真实的马的表现由人来捕捉,就摆脱不了用人的视角看马,“但是从戏剧的角度,人和马是合在一起的,演员的思维完全是马的思维,”
马偶采用了来自马里的工艺和实操木偶的方式,经过长达5年的试验,让乔伊得以登上舞台成为戏剧的主角。舞台上的乔伊由三个演员一起操控,其中,操偶人和马偶由背带连接,他的动作控制马偶的呼吸;尾巴和耳朵的摆动,则可以让乔伊像真实的马一样表达;它的骨架由藤条构成,脊柱则是铝制的,可以骑乘,脖子是碳纤维玻璃制作的,富有弹性。
中文版的马偶演员们要参加体验性训练,与马一起生活,给马洗澡、除粪。“我们有专门的一本手册,叫《像马一样思考》,内容包括马受到惊吓时耳朵是怎么动的,站姿是怎么回事,哪种感情哪块肌肉会动。”李琮洲介绍说,《战马》对操作演员的要求相当高,首先,体能就是必须要过的一关,马偶重约108斤,一匹马需要三个演员操作,其中两个演员除了要负担马偶的重量,还要承担一个演员的重量。
“(中文版)首演的时候,英国国家剧院的行政总监、制作人还有原创艺术家们也都到了现场,他们非常高兴,英方制作人说看完第一场联排,他就觉得这出戏没问题了。英国国家剧院的行政总监看完,说我们是世界众多版本中最好的一个。”李琮洲说,他所说的好是整体上的,中文版的演员找到了最符合在中国呈现的感觉,“它虽然是一个西方的故事,但(中文版的)表演在人物逻辑上是完成成立的。”对比美国版、英国版和中文版,李琮洲喜欢的场景各不相同,“不同版本非常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情节上的改编,而是情感互动方式上的不同。”

面度战争,人和马都可以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英国戏剧的精髓
《战马》中文版是中英戏剧战略合作的首部作品,如何把英国戏剧的制作和管理经验带回国内,是更大的目标。《战马》的巡演周期如此之长,如果能够保证每一天演出的标准相同,这样的一个团队也就具备了完成高标准演出的能力。
令中方印象深刻的,还有英国国家剧院的工作坊制度。《战马》的导演之一汤姆·莫里斯在工作坊中试验了几年,让这部戏的轮廓逐渐明晰,最后才把它推上了舞台。“现在的很多对白都是那时创作的。他们做了几期工作坊,才有了马起初的样子。正因为有这个机制,这个项目才得以延续下来。”李琮洲说,这对国家话剧院触动很大,“国内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模式。《战马》这样一部戏其实不是偶然的,有这样的机制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多场带观众预演以及对观众体验课,也是《战马》的尝试。在英美等国,预演是非常普遍的方式,尤其是对于演出周期长的戏,把观众引入创作尤其重要。“第一次体验课的效果非常好,大家爱上了。”李琮洲说,由此他们做了十几次体验课。
体验课包括很多环节,木偶导演会带领参与者做身体放松,让大家在空间里走,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包括学马叫,以及两个人一组学马走路。还有三个人控制纸人的环节,一个人控制头,一个人控制胳膊,一个人控制腿,三个人要表现出呼吸和不同的配合,表现出情绪,其实是很深度的彼此了解与合作的过程。”体验课之后制作方会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希望把经验教材化,把体验课变得专业、正规、标准化。
目前国家话剧院并没有艺术教育部门的编制,但通过《战马》的合作,他们已经意识到公众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年初已经有了相关计划,一直还没有契机去做,通过《战马》开始试验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成功的。”李琮洲说。
“看了《战马》的观众很难不发朋友圈。”对于口碑的传播,李琮洲颇有些得意,“尤其是后来根本买不着票的时候,更要炫耀一下 。”舞台剧尤其依赖口碑营销,据了解,《战马》在北京的50场演出取得了1100万元票房,对于当前不太景气的演出市场而言,这是个比较震撼的数字。上海的演出场地有1700个座位,远多于在北京的800余个座位,《战马》的票房野心显而易见。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这一轮巡演之后,《战马》还会去往更多城市。“项目签约五年,但我们内部讨论,认为这个项目肯定会长期延续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