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生命的回响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08 10:13:35

  蔡培均(金井)

  毕淑敏的散文集《幸福与不幸永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首次印发,9月在偶然机缘下被我纳入。由于少不更事,对略带沧桑的书充满好奇,不想翻开目录却是另一种风格。前不久重整书柜,拾起,老书重翻别是另一种体味。

  有人这样评价“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青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诚然,少时的军旅和几十年的医学经历,毕淑敏的文化心脏充满着爱、生命与幸福、女性等主题,她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独特写作方式诠释着真善美。在这本书收录的50篇散文中更是延续毕式一贯的风格。

  《在爱的回音壁》中她指出“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爱情没有快译通》《修补爱情》《爱怕什么》简直就是爱的学习手册,“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真爱是照耀人生孤独旅程的一盏灯”,从对“爱”的诠释中,不难看出毕淑敏对“爱”的那份独有情怀。

  她向往如父亲临终般那样安详无憾回答着“我很幸福”,在她看来,“幸福是一种心灵深层的感觉,在最初的温饱和生殖快感解决之后,它主要来源于人的精神体系的满足”。

  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她对孩子和女性充满着温情与思索。《请为你的夸奖道歉》中她提醒“天生的美丽不是个人的功劳不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孩子的心灵是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有形容颜》里她强调在心灵之纸勾勒的无形容颜更值得爱惜,它是品德签发的通行证,必得常修炼;《女思考者》中她通过科学研究指出人类智力遗传主要来自母亲,感叹女性生命与创造的伟大。

  王蒙称毕淑敏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用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抒写对自然和人生博大、深沉的爱,给人带来充实饱满的精神冲击和悠久回味。不论是立于波狂涛怒的浪尖,或是茶香日暖的午后,抑或是声悄人谧的夜晚,毕淑敏的文字带来的那份心跳与震撼,总会在某个时刻撞击你的心灵,回响,蜕变,升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