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破局行业低谷 国内最大旅游央企这样做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05-09 04:15:52

原标题:破局行业低谷 国内最大旅游央企这样做

  2020年1月17日,三亚市海棠湾,一个建在河心小岛上、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沉浸式休闲商业街区——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正式开业。

  此时,中国旅游集团正准备春节黄金期赢得开门红。

  突如其来的疫情击碎了该企业的“开门红”愿景,仅仅在开业10天后,上述免税城便暂停营业。

  更多的波折在后面。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央企,中国旅游集团成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企业之一。旅行社、酒店、景区、免税城,这些中国旅游集团的核心业务全部被迫停止。

“一夜之间失业了”

  时间倒退回2020年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对于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企业来说,“旅游人一夜之间失业了。”

  随着最后一批导游领队回国,中国旅游集团的旅行社业务彻底按下了暂停键。几千名导游开始被迫寻找出路。

  线上直播成为可选择的路径之一。除了直播,该集团还选择在疫情期间联合凯恩斯与大堡礁旅游局共同开展在线培训,系统内2000多名门市销售人员参与学习。公司围绕投诉处理原则、处理技巧、不良舆情化解等内容举办网络培训,总部及所属企业近3000人次参加培训。

  除了内部直播与培训,对外,还要探寻新的市场出路。

  以中国旅游集团组织所属维景品牌酒店为例,其临时推出星级盒饭和套餐外卖服务,一时之间,配送、外卖、线上销售陆续派上用场。

  除了三亚,常州恐龙城维景酒店亦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例如改良食品的包装及制作方式,和顺丰快递开展合作,表示只要顺丰能够到达的地方,就能运送常州恐龙城维景的食物。广西荔园维景酒店的自救方式,是与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外卖平台开展合作,推出外卖服务。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则开始制作面包外卖服务系列,推出“蔓越莓干果”“黑白芝麻”“传统法棍”“杏仁片四连”等多个系列的新口味面包,服务周边复工的上班族。

  不过,外卖终归不是酒店业生存自救的主要办法,更重要的是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更多未来的客户

  该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在部分酒店复工复产的情况下,中国旅游集团市场营销团队集合各酒店80多个产品,通过预售等促销方式尽可能增加酒店的现金流,希望通过此办法来提升营业额。

  数据统计显示,此次活动共有29家酒店参与,24小时内销售额十万左右。

电商来了

  为了自救,中国旅游集团有着更长期的布局。

  该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旅游产业链上中小企业众多,业务停滞对他们来说是生死存亡的考验。有预测表明,如果国内旅游市场持续低迷3个月以上,就意味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多中小旅企将很难再维系经营,只能面临资金链断裂和破产。

  同时,旅游业所牵涉的就业人口不在少数。2018年,中国旅游业贡献的就业岗位数为7991万个,居世界第一。

  面临疫情,为了维持相关企业与行业的稳定发展,中国旅游集团选择了电商渠道。

  依旧以上述三亚国际免税城为例。1月27日,三亚国际免税城发布公告暂停营业,暂停营业期间对商户的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持续到正式恢复营业,保障商家平稳渡过短期营业困难。

  在店面暂停营业的情况下,三亚国际免税城利用离岛旅客线上预订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免税商品服务,并在离岛旅客中收到一定效果。

  数据统计显示,1月27日至2月13日,三亚国际免税城在线累计实现销售同比增长92%。2月20日,三亚国际免税城恢复营业,第二天,电商当日销售额突破4428万元,创单日销售最高记录。

  与三亚国际免税城做出类似选择的还有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中免集团,该集团在疫情期间,亦开始拓展在线服务,满足消费者在线购物需求。北京日上、广州机场、杭州机场免税店则尝试开展离境免税在线预订业务。

  其中,中旅商管公司运营的苏州If mall商业物业为了生产自救,组织商户开展线上营销,推出无接触购物服务。以微信社群营销方式,实现“在线选货、在线下单、递送到家”等功能。

  中国旅游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为配合香港特区政府通关政策,该集团旗下中汽公司跨境客运业务从2月8日起全线暂停。中汽公司及时调整运营业态,利用“中旅巴士商城”为用户提供生活用品及货品采购服务。2月1日至14日,中旅巴士商城累计零售销售总额增长117%,销量增长282%,订单量增长160%。

发力线上平台

  上述人士分析,国内旅游市场主要靠3个时间段赚钱:春节假期、暑假以及国庆假期。由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的旅游营收大大减少,等于全国旅游行业直接损失了1/3的收入。目前,虽然国内疫情形势基本稳定,但海外形势却愈发严峻。原本有不少分析担心入境游陷入困境,如今却要担心出境游出现萎缩。作为一个对环境高度敏感的行业,旅游业更易遭受突发事件冲击。

  疫情过后,人们的旅行观念必然发生变化,旅行需求的方向也会有所转变。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短期来看,疫情是旅游市场变化的拐点,企业应抢抓时机研判形势。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疫情是文旅市场变化的巨大拐点,“后新冠产品”将成为旅游市场新宠,包括健康旅游、养生旅游、文化旅游、艺术旅游、线上IP转化线下体验等等。户外游憩、休闲娱乐、田园乡居将疗愈人们的“疫”时创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建议企业加强对替代业务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前研究潜在的替代业务对现有业务的负面影响和可能的冲击;加强对行业内定制类潜在标的进行收购分析或被收购的洽商,尽力避免错误吃进不良标的。此外,还要加强对非接触旅游模式的研究,加强对小规模、自组织、开放性等细分市场的研究。

  据悉,截至目前,除在鄂企业外,中国旅游集团各地国旅、中旅、港中旅等企业均已陆续复产复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