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画画的妈妈和孩子,旅行中都会做些什么?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3-15 15:02:30
遇墨白在宁波经营着4家儿童画室,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儿子叮当6岁,女儿丁咚2岁。全家热衷旅行,也喜爱画画。遇墨白画了上百张旅行手绘作品,将欢乐藏进画里,如今,6岁的儿子也参与她的旅行手绘创作中。
遇墨白
第一次见到遇墨白,她穿着舒适的棉质T恤坐在案前画画,侧脸微扬,眼神专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外表安静的女子去年竟带着孩子完成了20多次旅行。
遇墨白一家四口
叮当和丁咚
与一般上班族不同,遇墨白的工作大多安排在周末,有充足的时间带孩子四处旅行。几年下来,她已经积累了几百幅旅行手绘作品。
叮当和丁咚在浙江安吉HelloKitty主题酒店
每次出游归来,遇墨白都将与旅行相关的票据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相框中,“闲时拿出来翻看,回忆旅行中的趣事,又是一次精神之旅。”她说。
1
她给六岁儿子开“行前会”
叮当和丁咚
旅行中,遇墨白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在新加坡,她教叮当认识新币,给他开“行前会”,告诉他出去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要自律。
遇墨白教叮当认识新币,叮当画了一张新币。
在机场候机时,她带孩子观察停机坪,并让他们试着画下来。在日本,她带孩子“挤”地铁,感受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性格开朗的丁咚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得要坚强得多,丁咚6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带她去了海南。”遇墨白说,由于旅行中经常接触新鲜事物,丁咚的适应能力很强,“上个月丁咚入幼儿园,顺利得不可思议,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让我觉得完全不像一个两岁半的孩子。”
2
和丈夫变身“动物”藏画里
在遇墨白的旅行手绘里,孩子是主角,她和丈夫偶尔会跑跑“龙套”,变身动物或是影子藏在背景中。
“12年前,我从中国美院毕业,那时还不懂画画的真谛。有了孩子后,我开始用旅行手绘记录他们的成长,这也让我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2015年,青岛之行时遇墨白的手绘作品
去年10月的青岛之旅,叮当给了遇墨白一个大大的惊喜。“那天,我在酒店里画画,叮当趴在我的旁边,煞有介事地指出我画里的问题,比如颜色搭配不好啦,位置不对啦,等等。”
遇墨白说,她发现叮当稚嫩的建议里不乏可取之处,于是提出让叮当参与她的旅行手绘创作。
叮当在旅行途中画画
“他擅长画车船飞机,于是,我就把旅行中的交通工具交给他画。”遇墨白说,动笔之前,她会和叮当一起回忆旅行当天发生的事,谈谈感受,然后讨论如何构图。叮当的自信和毫无修饰的真实感让她感到十分欣慰。(本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
叮当的青岛沙滩游手绘作品
遇墨白很少教叮当绘画技法,任其发挥。“他怎么画都可以,孩子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与大人不同,我看中的不是他作品的精美程度,而是他思考的过程。”
叮当的新加坡玩具博物馆手绘作品
3
鼓励孩子画画表达自我
遇墨白感受到绘画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她希望将这种变化传递给更多的孩子。2009年,遇墨白在宁波创建了“彩色豆子”画室,推出儿童创意绘画课程,在教学中鼓励孩子回归生活,让画画成为表达自我的方式。如今,为了更好地推广这种理念,她尝试带领画室的孩子开展手绘旅行活动,并走进学校举办讲座。
画室里孩子的作品富有想象力
2015年,遇墨白在宁波江北外国语小学给孩子们办了一场手绘旅行讲座。“站在讲台上,我内心是忐忑的,底下黑压压一片,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在提问环节,很多小手都举起了起来。”遇墨白告诉我,现场有一些是她画室的学生,后来画画时,他们会引用她讲座里提到的观点,让她感到很欣慰。
叮当说:“现在我们家里只有爸爸不会画画了。”
在遇墨白眼里,旅行手绘就像一个故事,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局,还有很多新鲜的“故事情节”。“我常常觉得画完一次旅行,就像写完了书的一个章节,在别人看来,那就是一段人生。”遇墨白不仅书写了很多段自己的人生,还教会了孩子们如何描绘属于他们的人生。
2015,遇墨白和孩子们的旅行月历
1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
3月,香港迪士尼乐园。
6月,杭州石舍香樟树屋。
7月,澳门威尼斯人酒店。
7月,从上海乘坐国际邮轮“量子号”去日本。
8月,浙江奉化房车旅行。
10月,青岛。
12月,深圳东部华侨城度假区。
……旅行在途中,作品未完待续。
124期《乡村周末》绘旅行 作者:遇墨白
往期回顾:
第115期《乡村周末》绘旅行 作者:江柳
第106期《乡村周末》绘旅行 作者: 花生
如果您的旅行故事也很精彩,您也有好的手绘作品,欢迎投稿,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一经使用,马上奉上稿酬。(投稿邮箱:)
文:一玖 图:遇墨白
编辑:一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