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曾聘刘崇佑为辩护律师 获其资助赴欧路费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4-29 15:47:23
大家也许不知道,在三坊七巷,有两个“刘家大院”,一是光禄坊的“刘家大院”,一是宫巷的“刘家大院”。
据刘崇伦的后裔告知,宫巷的“刘家大院”人才辈出,从这个大院里走出的刘氏家人很多都是经世济国的精英,在坊间,流传着很多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如刘崇佑被周恩来聘为辩护律师、刘崇伟的儿子将自己的企业“公私合营”、刘崇杰赴“巴黎和会”谈判、刘崇伦被外界昵称为“电光五”,以及发誓要将自己的生命报偿国家、牺牲时才38岁的刘崇佺等等。他们的非凡经历,为闽都古城的历史、三坊七巷的旅游文化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宫巷“刘家大院”主人为林则徐大女婿刘齐衔
说到宫巷的“刘家大院”,不能不提到一位名叫刘齐衔的人物,他是林则徐的大女婿,也是宫巷“刘家大院”的主人。宫巷“刘家大院”是他在中进士后买下的,位于宫巷14号,总面积为4141平方米,坐北朝南。刘齐衔有7个儿子,在宦海浮沉的有6个,唯有次子刘学恂一门心思跟随父亲刘齐衔管理家业。
刘学恂,字少如,婚配龚氏,他是福州刘氏工业的创始者,他原来有8个儿子,老大为刘崇佑、老二刘崇伟、老三刘崇杰、老四刘崇善、老五刘崇伦、老六刘崇侃、老七刘崇良、老八刘崇佺,由于某种原因,刘崇善和刘崇良在幼小时即夭折了。
刘崇佑曾被周恩来
聘为辩护律师
刘学恂的几个孩子个个都很有出息。如刘崇佑(1877—1942),字崧生,举人出生,他是刘学恂的大儿子,曾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夫人廖孟同,是廖鸿荃的曾孙女。崇佑有6个儿子,分别叫准业、浚业、汀业、滋业、浩业(出继刘崇伦)、沁业,崇佑的大儿媳妇邹恩俊是邹韬奋的亲妹。崇佑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在福州时,曾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共同创办了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福建师大的前身。
刘崇佑是一个极具爱国情怀和正义感的大律师。他受理过两桩轰动海内外的案件,一桩是天津的“一·二九”惨案,当事人是周恩来等四人。1919年12月10日,以周恩来组织的天津“学联”号召抵制日货,并于20日在南开操场举行10万人集会,会上,当场焚烧日货。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郭隆真等四位学生代表赴直隶省公署请愿时,被当局逮捕。7月6日,当局对周恩来等几人提起公诉,公诉前,周恩来以四位学生代表的名义写信(此信现存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给刘崇佑,延请刘崇佑为他们的辩护律师。在刘崇佑律师的据理力争下,当局释放了周恩来等几位学生。释放当天,天津各界100多人隆重欢迎周恩来出狱,为了感激刘崇佑律师,天津“学联”特地送给刘崇佑一个景泰蓝大花瓶,该花瓶现保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周恩来出狱后,被推荐赴法国勤工俭学,刘崇佑还资助周恩来赴欧路费500元。
另一桩大案是发生在1936年轰动全国的“七君子”案。为了救出“七君子”,刘崇佑受救国会和“七君子”家属的聘请,毅然担任“七君子”案的辩护律师。开庭当天,刘崇佑律师银须飘拂,慷慨激昂地说:“国家到了今天的地步,做中国人,有哪一个不要救国?救国是一种义务,也是神圣的权利。谁敢侵犯这种权利……”最后,国民党当局迫于刘崇佑律师的压力,于1937年7月31日释放了“七君子”。
1942年9月,民国著名大律师、中华民国宪法制定者之一的刘崇佑先生,在上海病逝,终年65岁,周恩来非常悲痛和惋惜。1957年11月,周总理亲自到上海看望年迈的刘崇佑夫人,还送了200斤糯米。刘崇佑是从福州宫巷走出去的一位刘氏大家,虽然他没能回到宫巷,“但他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刘家增添了一份光彩。”
刘崇伟儿子将自己企业“公私合营”
刘崇伟(1878—1958),是刘学恂的二儿子,字健菴,实业家,留学日本,在福建银号(即福建银行)任经理之职,夫人林洛仙是林聪彝的孙女。林聪彝(1824-1878)是林则徐的次子,他的故居在宫巷24号,与刘齐衔比邻。
崇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永业、洪业、涛业。崇伟与兄弟们先后创办过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福电铁工厂、精米厂、炼糖厂等十几家企业,他们是福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先驱者。解放后,刘崇伟的三个儿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将自己仅有的5家企业“公私合营”,在企业界影响甚广。
刘崇杰赴“巴黎和会”谈判
刘学恂的三儿子刘崇杰(1880—1956),字子楷,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精通政治经济学,知识广博,他和刘崇佑以及他们的叔叔刘学怡的儿子刘崇鋐、刘崇乐,在福建省外被人称为“刘氏四杰”。
刘崇杰先后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辑、福建法政学堂监督及教务长、清廷学部福建督学、日本使馆一等参赞、一等秘书、特命全权公使等。民国8年(1919年),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同时前往巴黎的还有梁启超、蒋百里等名人;民国22年(1933年),任驻德意志兼奥地利特命全权公使,第二年任德意志公使;民国24年(1935年),他调任驻奥地利特命全权公使。他是中国早期著名外交官。刘崇杰有一子二女,孙女刘广宁,是著名演员与配音者,她曾为日本影片《望乡》、印度影片《大篷车》等录制过配音。
刘崇伦:推动农田灌溉电力化
刘崇伦(1886—1937),字雅扶,岳父是杭州知府林启(字迪臣,在杭州创办过“求是书院”,浙大的前身),崇伦有一个女儿,叫刘植业,儿子浩业是崇佑的第五子出嗣过来的。由于排行老五,因此外界都称崇伦为“电光五”。
在刘氏家族企业集团中,崇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过电气技术,不仅懂技术,且还善于用人和培养人才,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中比较有眼光的一个实业家,也是推广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了开拓农村电力市场,他于民国15年(1926年)亲自率领技术人员到台湾、东京等地考察,并于民国17年(1928年)在电气公司开设了“农村电化部”。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亲自深入到农村搞调研,他写的《福州电气公司农村电化部之敬告农人书》,就是在民国20年(1931年)9月经“研究调查及经过事实编成报告公布于世”的,在他的努力下,福州一些农村的农田灌溉实现了电力化。
刘崇伦与其胞兄刘崇佑一样,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九一八”事变前,刘崇伦从“田中奏折”中获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后,即将“奏折”的内容复印成册后向社会上秘密散发,引起了福建军统特务头子张超的不满。民国26年(1937年)10月19日晚上9时,崇伦在柴井医院治病时,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当夜被勒死后装入麻袋用汽船载至闽安镇沉海灭迹,受害的还有刘崇伦的族侄刘爱其(福州电气公司经理)。
崇伦失踪后,他的出嗣儿子浩业专程从德国(在德国学习农业经济)回到福州寻找父亲的下落。民国27年(1938年)6月18日,杀害刘崇伦、刘爱其的特务头子张超,被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以“阴谋叛乱,反抗政府,公然煽惑军心,破坏抗战大计”的罪名,枪决于福州,在全市还张贴了枪决布告。
刘崇佺曾发誓:将自己生命报偿国家
老六刘崇侃(1888—1944),字景韩,俗称“电光六”,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在福州电气公司负责财务和总务管理工作,他非常重视人才的挖掘与使用,甚至在选择女婿时也不忘“唯才是选”。崇侃的女儿叫刘玖业,其夫婿陈国熙,是福州著名的外科医生。
刘学恂最后一个儿子是刘崇佺(1900—1938),字全人,是品学兼优的孩子,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工业学校、杭州笕桥空军学校等学习深造过。他志存高远,曾发誓:“吾之生命,当有所取偿而付诸国家耳!”为了抵御日寇,他特地去杭州笕桥空军学校学习轰炸机驾驶和投扔炸弹技术,抗战爆发后,虽然家人再三劝崇佺改行,但他依然不改初衷,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要驾机升天杀敌,然而不幸的是,1938年8月24日他在驾驶民航飞机“桂林号”从香港飞往成都的途中,在广东中山县石歧镇上空被日寇战机击落,牺牲时才38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漫步在宫巷“刘家大院”,面对人去楼空的刘家故居,虽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况味,但透过时空,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股充溢在刘家大院里难得的精气神。 (陈苏薛公煜文/图)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虞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