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霞客微访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一定别“拘”着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30 16:03:54

  “国家级课程校本化实施,一定不是完全拘在某一个领域当中,一定是跨学科、跨时空的。”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张忠萍在首档全国校长高端视频微访谈节目——校长派·霞客微访谈中这样说道。

  

  访谈现场

  

  档全国校长高端视频微访谈节目路途遥远,勿忘初心。霞客,与梦想者同行!

  

  【人物简介】

  张忠萍,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在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主办,校长派、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协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张忠萍在论坛上分享了一师附小有关科技教育的相关探索和尝试,其观点和实践模式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那么,如何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呢?我们选择以模型特色项目为载体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强化模型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在“快乐课程”整体建构下,加强了“模型课程”建设,同时,无论是校内赛、市区级赛还是全国赛、国际赛,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赛促练。

  当快乐教育遇上“科学模型”

  快乐教育倡导学生快乐成长,那么,快乐是什么呢?快乐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不难理解的是,成功的喜悦势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成长过程的漫长注定了孩子们同样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是失败。如何去面对挫折、失败、痛苦?这里面有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呢?我的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因此,学生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参与,主动的实践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是为孩子中学、高中、大学、工作乃至一辈子奠基的阶段,因此,奠定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更显得尤为重要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具有潜能,所以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成为一师附小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期待学生可以在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做得更好的时候,我们将目光聚集在了模型制作这一途径上。模型制作是一个充满创意与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进行科技教育的优质土壤。

  这些年来,我校以模型特色项目为切入口,开辟了很多课程和学生社团,如三、四年级的模型选修课程以及五、六年级的模型必修课程。模型课,每周一次,半小时一节课,每次两节课连排。目前,中年段已经培养了很多颇具创意的动手实践小骨干,可以说,模型课在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带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是动手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成长的快乐。

  锁定“纸飞机”,科技教育从点滴入手

  提到模型课,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学生在模型课上做的各种各样的模型,究竟和科学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模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涵盖了学生在科学课、数学课、劳动课等多学科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了折纸飞机这一手工作业上,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开始,先着眼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的提高,同时鼓励他们不同的想法与创意。

  教师头脑风暴,打磨出创新课程

  

  

  走进北京一师附小,无论是孩子还是教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享有更多的因创造而快乐的体验,每一位附小人仍在前进路上。

  (注:本文根据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张忠萍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交流内容编辑整理)

  下期预告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副校长李新华

  

  采访现场

  

  李新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