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大西坝、高桥老街、新庄村规划形成3个特色古村落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6 22:12:24

  包括高桥老街和大西坝村等。高桥老街的保护范围为大西坝河与西塘河交汇处、望春路以南地区;大西坝村的保护范围为大西坝村建设范围,余姚江江以南、大西坝河以东地区。包括小西坝、大西坝、高桥、浅桥、上升永济桥、新桥、望春桥等。

  规划范围内共有20处文保点。

  洪家大典57~61号民居、洪家大典35号胡氏民居、西洪大屋、洪崆峒桥、擂鼓墙门、裘二村老屋、裘市义三民居、吉耀临门台门、裘市举人房、裘二村裘氏民居、邵家渡村207号民居、邵家渡村68号民居、朱界村26~34号民居、洪塘福寿桥、上泽桥、大包桥、大西坝、中凉亭、上凉亭、周宏宇墓道石刻。

  高桥镇大西坝村是沟通西塘河和姚江的咽喉,堪称“浙东运河上的甬城门户”。自古是明州连接浙东运河——余姚江之杭州的航道要津。古时,在外江和内河、咸水与淡水的交汇口,多建有阻咸蓄淡的水利工程——堰坝。“构筑堰坝之后,航运因之截塞,古代就在堰坝上设车坝,使船越过堰坝得以续航。”像此类人力车坝,如今在宁波并不多见了,只是在大西坝依然能看到旧时的车坝留下 匠心独具

  午后的高桥有点慵懒,村民家里养的狗正睡午觉。沿后塘河向西走,远远就看见一个近乎完美的半圆型石拱,就像是一个月亮门。阳光照射下的高桥,厚实稳健,气势磅礴,令人为之一震。整个桥体中心窄两头宽,由72组弧形条石组成的圆拱,高6.8米,有 “航舶过往风帆不落”之说,不愧为鄞西诸多高拱桥之首。桥面上13对宋式双复莲望柱,由荷叶托拦板联接,东西桥堍各一对祥云抱鼓石,十分精美。

  高桥边,被驴友称作 “刘老师”的一家人,正在张罗着换一扇新的门框,锤子敲击得丁当响,刘老师和他的二叔都是当地的中学老师,一听说我们慕名而来,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给我们指点哪里是最好的取景地点。

  既然著名,当然要问问年代。在宋代《宝庆四明志》中的高桥,仅载了 “县西二十里,绍兴中(公元1131~1162年)重建。”可见早在800多年之前,高桥已经有名。

  踩过33级步阶,站在桥顶,远眺四明群峰逶迤,平川阡陌纵横。刘老师又带着我们下桥走纤道,指着桥拱转角处1米多高的地方,这里留有一道道深约1厘米的纤绳痕迹,麻搓的纤绳日复一日擦勒,这其间包含了多少纤工的辛劳与血汗?

  水路枢纽

  高桥地处后塘河与大西坝河的交汇处,自古是杭绍水路来甬必经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经济繁荣。古时,后塘河上万船云集,百舸争流,尤其是官船,往来如织。据鄞县地方志记载,由高桥向东一箭之遥的景安铺,唐宋时代又称马铺,为“出望京门十里”之驿站,官府的公文信函及晓行夜宿的驿使快马都在此驻足。

  顺着刘老师所指方向探去,还能看到刻在南北两块桥额上的 “高”字。南边书 “指日高升”,这是祝福渴求高官厚禄的官员和学子们;北面刻的是 “文星高照”,专为往返于科举考场的读书人说的吉利话。

  宝佑四年 (公元1256年),沿海制置大使吴潜重建了高桥。元明清各代,屡经修缮,最后一次重修为光绪八年 (公元1882年),至今已历100多个春秋。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桥旁沿河仍然一片繁华,当时桥的东边是高桥街,长约l里,是十里百村闻名的 “商贸区”,店铺林立,每逢阴历二、七,四方乡民前来逐集,凌晨4时,高桥老街开始人头拥簇,一直到下午3时,人们才逐渐散去。

  “滑子”由来

  据记载,高桥曾是南宋首次大败金兵的战场。相传在南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冬,宋高宗赵构经鄞州逃到海上以后,高桥景安铺驿道上发生了著名的宋金 “高桥之战”。清代万斯同在 《鄮西竹枝词》中写道: “高宗航海驻鄞邦,曾把高桥作战场,却恨元我轻纵敌,复教兀术渡钱塘。”

  该年腊月三十,寒风凛冽,明州城内家家户户忙着过年,金兀术的大将阿里浦卢浑率4000铁骑,从陆路过高桥,气势汹汹临近景安铺。宋将张浚、杨沂中指挥士兵,将宁波 “滑子”草席铺设在地上,顿时金军人仰马翻,被杀得血流成河。自此, “高桥之战”成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胜仗,而宁波草席,从此被称为 “滑子”。

  数年后,宋高宗回到临安,降旨嘉奖张浚、杨沂中 “高桥之战”有功,在桥边为张、杨建起了宁德庙、锋庙,百姓们为表示庆贺,即形成了800年来万人参预的 “高桥会”。

  说到 “高桥会”,上了年纪的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一位76岁的张老伯说,以前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年的三月都会举行 “高桥会”,迎神赛会,热闹得很。会期一般持续三四天,聚众数万,队伍长达数里。迎赛队伍从高桥出发,先至望春桥石将军庙,行至城区望京桥折回,至凤岙过横街头返回。到了民国时,庙会被禁,高桥会未再举行。

  如今的高桥镇,路北边都是联成片的厂房、民居,只有从沿途的那些地名才可以读出一点古意,比如陆家庄、李十四房、半路庵、梁山伯庙、马浦等,这些承载着数百年沧桑的厚重符号,一如一本泛黄的日记,为我们记录着高桥的历史与变迁。 的痕迹。

  匠心独具

  

  

  

  踩过33级步阶,站在桥顶,远眺四明群峰逶迤,平川阡陌纵横。刘老师又带着我们下桥走纤道,指着桥拱转角处1米多高的地方,这里留有一道道深约1厘米的纤绳痕迹,麻搓的纤绳日复一日擦勒,这其间包含了多少纤工的辛劳与血汗?

  水路枢纽

  

  

  

  “滑子”由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