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约谈”不妨借鉴电视问政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0-08 15:53:55如果约谈现场除了环保部官员外还有群众代表,尤其是污染所在地的受害者进行现场发问,恐怕个别市长们不敢含糊表态了。
自2014年5月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或单位因为环保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其中包括多个省会城市。据报道,约谈中市长们的表态是有差别的,一些市长们的表态非常具体,并明确列出了整改举措,相比之下,个别市长们的表态则显得含糊笼统,尚不清楚其究竟准备如何整改落实。
从相关报道来看,今年以来的环保约谈,效果在一些城市已经显现。但从个别市长们在约谈中含糊笼统的表态来看,坦率地说不容乐观,因为一个不能在约谈中清楚表态的市长,其治污决心是否足够大,治污思路是否很清晰,治污措施是否很有效,都是值得怀疑的。
个别市长们表态含糊笼统,或许是因为这些市长事务繁杂、日理万机,对环保领域投入的精力很有限,所以缺乏具体表态;或许是因为被约谈时从工作上到心理上都准备不足,所以显得比较狼狈。但在笔者看来,根源是这类市长对当地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这样的市长,应该进一步“深度约谈”。
这当中也是因为约谈机制设计还不到位。如果对约谈过程进行现场直播,让被约谈对象的一言一行甚至表情变化等都能及时对外直播,相信市长们绝不敢含糊应对,应该会在约谈前做足“功课”,在约谈中认真、负责,否则,含糊笼统的“丑态”会被直播出去,将面临更大压力。
如果约谈现场除了环保部官员外还有群众代表,尤其是污染所在地的受害者进行现场发问,恐怕个别市长们不敢含糊表态了,否则,约谈现场的群众代表会不答应。如果约谈现场还有环保领域专家,能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治污问题,即使市长们想含糊笼统,恐怕也没有机会。
虽说环保部约谈也是公开的,公众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能看到约谈现场,或者能听到个别市长的发言,但是,这种约谈仍不算真正的公开约谈,真正的公开约谈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彻底公开、即时公开;二是约谈主体还应该包括群众代表和专家代表;三是对于市长们的表态,现场代表满意后才能结束约谈。由于约谈过程公开不彻底、不即时,究竟哪些市长表态含糊笼统,公众不得而知,自然难以发挥监督作用。笔者希望,继续完善环保约谈机制,在方式方法上不妨借鉴一些地方“电视问政”的做法,要让每个被约谈对象真正重视约谈,如此才能真正重视环境保护。在约谈现场“打马虎眼”的市长,须有效防止再出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