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对政府官员辞职无需过度解读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1-11 15:00:46

  任职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不足半年后,吴奇凌突然辞去公职。作为当地最年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县领导,吴奇凌曾被看作当地政坛新星。他的辞职报告显示,辞职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去尽孝,二是去充电。他在辞职信中引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诗句写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突然也不突然,至少对吴奇凌来说是这样,因为从他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到获准辞职拿到免职文件已有两个月。在这封已经公开的辞职报告中,吴奇凌称,“随着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愈感本领恐慌”,要“再启程、再充电”。同时,报告还称,“因住在武汉的父母年迈多病,自己远在遵义工作繁忙,连老人做手术都未能亲临现场,也未能孝守病榻,每每深夜想起,无不愧疚涕零”,故决定在距父母较近的区域工作,“报跪乳之恩、行反哺之义”。去“充电”的理由没有引起多大反响,而“尽孝”的理由击中了很多人的柔软之处。拳拳之心,日月可鉴,颇有李密《陈情表》词语恳切,委婉动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之慨。

  吴奇凌的辞职报告为“充电”为“尽孝”一表心声,但换来的并不都是理解。“这么年轻就当上副县长,前途不可估量。”“为何不申请调到父母身边工作?”也有人认为,他辞职是“不能适应党政机关的"生态",还有人称其“或利用从政积累的人脉去经商”。而当得知吴奇凌已经加盟了一家总部在武汉的民营企业,主要做融资、旅游和文化相关的工作时,这种猜想似乎坐实了。然而,正如吴奇凌反驳的那样,“要这样,我就在贵州找个公司得了。”“利用从政积累的人脉去经商”之说过于诛心了。

  退一步说,吴奇凌即便不是如辞职报告中所说,是为了“尽孝”,就是在党政岗位上干累了厌倦了,想下海经商换一换工作环境,挑战一下陌生领域,开掘一下自己的潜能也无可厚非。“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可以作为辞职理由,“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个奢华的梦想”亦可以作为辞职的理由,作为一种个人选择,辞职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现象,每天都会有无数人从原单位辞职。政府官员也是人,做官也是一种职业选择,为何轮到他们辞职就引发舆论更多的遐想和关注呢。吴奇凌辞去公职一事并非个例,2014年7月15日,38岁的平阳副县长周慧辞职;2015年6月,山东菏泽副市长张毓华辞职;2015年9月6日,50岁的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职……他们的辞职无一例外地引发围观和议论。

  说白了,公务员辞职之所以受关注还在于社会沿袭多年的官本位观念没有得到厘清。公务员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曾是多少人追捧的香饽饽,旱涝保收的薪资待遇,体面安稳的职业前景,曾让多少人欲罢不能。不用说,这种认识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误读的一面。而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公务员群体都已不如以前那么自在,或者没有普通公众想象得那么自在了。不论是“竞上游”的辞职,还是“公务员不好当”的离职,抑或是“八项规定”、反“四风”下的被淘汰、被辞退……公务员已不再是能进不能出,这就是一种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生价值的多元化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情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据内心的真实想法去生活,一些人“想要自由地过上能够自我掌控的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不管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还是公考热适度降温,都是正常现象。要知道,一个社会保持流动包括公务员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活力的体现。只要社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权力运行越来越规范,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应尊重和理解。

  文老宋(资深时事评论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