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让语言生出故事花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1-04 06:01:56

  从1986年赵玫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开始,30年的岁月从她的笔下悄然流过。前不久,她耗时5年而成的“五叶丛书”结集出版。《矮墙上的艳阳》《八月末》《六宫粉黛》《铜雀春深》《莫奈的池塘》,仅这些书名,就让人看到了细腻、缠绵、哀婉与惆怅,透着一股强烈的吸附力,肆意挑逗着你的某种情绪。

  赵玫是一个“让语言生出故事”的作家。她的语言,有着属于她的节奏、语感和腔调。她在不断的变幻中,几乎榨尽了语言所有的内在营养,她将小说里的叙事谋略,也力争完全隐藏在她“绚烂”的语言之中。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作品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在他们中间一定是有着某种亲和的东西。或者是一种气质的相近,或者是一种精神的相通,或者是某种处境的相似,或者干脆是一种语言方式的接近。”这是赵玫的话,也是喜爱赵玫的读者的真心话。

  她的题材,她的故事,她的人物,她的表达,无不透露着一种忧伤而高贵的气质,而那种气质,是出自一个文学女性的精神与灵魂。

  作家不能只有一副面孔“关于写作,我总希望它是有变化的。一个作家,如果总是雷同的,雷同别人或雷同自己,就不会有所发展。从开始写作,我就永远在变化。变化,对我而言,哪怕是失败的,都非常重要。整个写作过程中,我永远将自己处于一种颠覆的状态,我觉得创造性对写作乃至整个人生来说都是最最重要的。”

  新金融:可以说你是国内较早以女性意识写作的作家,这种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赵玫: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并没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我只是觉得我是个女人,可能对女人更了解,所以我总是更多地去写女人的故事。

  变化大概发生在20年前,我应邀赴美参加一个为期40天的国际访问者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所进行的两个专题,一个是文学,一个就是关于女性的问题。那段时间里,我见了很多美国的女权主义者,其中也有一些作家,她们特别关心女性的生活生存状态。而在当时的中国,关于女性的东西基本是被束之高阁的。回来以后,恰逢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我也作为天津市妇联NGO论坛的代表参加了那个盛会。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我平时看了很多杜拉斯、伍尔芙、波伏娃女权方面的书,从此我便渐渐对女性写作有了明确的意识,甚至觉得这是我作为女性作家的一种责任。

  紧接着我又应张艺谋的邀请,与苏童、北村等几位作家创作小说《武则天》。当时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变化,所以就按约完成了《武则天》,后来又有了《上官婉儿》和《高阳公主》,形成了“唐宫女性三部曲”,就自然而然地被人贴上了某种女权或者女性主义的标签。如果说我有女权主义,那我也是很温和的女权主义者。虽然文字当中会有女权的观念,但我的小说并不是特别尖锐,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写女权主义。

  关注女性的内心和灵魂,是因为在与男人纠葛的关系中,我对女性的存在有一种很深刻的悲伤,而且在生活当中,女性是比男性更苦痛的。

  新金融:回顾你的文学创作道路,哪些时期的经历显得格外重要?

  赵玫: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从我写第一部小说《河东寨》时,我就被认为是“先锋派”作家,我不会写那种传统的、古老的小说,那段时期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喜爱外国文学,也感恩中国有一批杰出的翻译家把优秀的外国作品带到国内。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学是离不开外国文学的,外国文学就好像是给中国文学打开了一扇窗,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输送了极大的营养,有种说法是:“在每一个新时期重要作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外国作家的影子。”有人喜欢昆德拉,有人钟爱马尔克斯,我喜欢福克纳、杜拉斯、伍尔芙。

  但“先锋派”小说写多了,也会感到瓶颈,恰好就遇上了写作《武则天》的契机,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施展空间。从1994年开始,我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100万字的“唐宫女性三部曲”,这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新金融:16岁开始,有8年的时间你在工厂工作,那段时间对你的小说创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赵玫:前两年是在钢厂氧气站,后面6年进了宣传科。说起来非常奇怪,那段时间对我小说创作基本没带来什么感觉,好像与我的创作隔绝了一样,我可能只有一篇小说是跟那段时期有关的。

  “文革”期间,父母受难,十一二岁的我被送回河北农村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我的奶奶是基督徒,她常常对我

  新金融记者 李香玉

  作者:李香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