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匾额:偏门也能露锋芒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8 10:12:27

“文章华国 诗礼传家”匾

康熙“清慎勤” 匾额(北京保利供图)


  随着它的价值被挖掘出来,肯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中国人骨子里更希望回归传统文化,而且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很多人对田园生活、诗情画意等愈加向往。匾额走入市场其实仅是一个开端,未来它仍有无限的可能。

  偏冷的文化“广告牌”?

  匾额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圣物,在洪涛眼中,它彰显着一个家族的社会地位,比如堂号就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正如中国的建筑格局存在诸多规矩,作为历史存留的象征,每块匾额的文字同样需要契合点睛之笔,将方方面面的名家名言精髓集结起来,完整、贴切地表达一种寓意,激发观者的共鸣。洪涛将其称为中国文化的“广告牌”。

  然而,匾额收藏多年来均属冷门、偏门,在拍场更始终“悄无声息”。“文化的缺失、先天的认知匮乏以及兑现性差等因素造成了这种收藏现状。人们往往对传统理学、道德崇尚等文化缺少最基本的尊重,而且拍卖讲究的是市场价值,更关注转手后卖出的高价。此外,匾额体量大,不易携带和悬挂。”在宣繁秋看来,随着人们对匾额认知程度的加深,它的价值一定还有攀升的空间,或出现“一匾难求”的局面。

  洪涛表示,收藏匾额的确算是冷门,尤其流散于民间的匾额,并不为当下市场所关注,即便进行拍卖,也基本是宫廷匾额或者名家匾额,民间匾额的行情尚未明确。他认为匾额为“三无产品”,即历史上没有系统文献记载,近现代没有机构研究,当代也没有任何部门监管。匾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拍场上拍的数量也很少,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匾额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匾额基本上可以分为科举匾、堂匾、寿匾、贞洁匾、书房匾、表彰匾等,所有品类的取向、变现形式、题写字迹都具有唯一性。从总体趋势看,文化价值高、书法绘画上乘、雕工精湛,楠木、樟木等优良材质的匾额比较受藏家青睐。其中,文人匾和书房匾则普遍受到市场追捧。

  “由于人们对匾额的认知、了解普遍不够,目前还主要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然而洪涛表示,“全聚德”“同仁堂”等商业老字号匾额的价值亦应受到重视,它是民族维系的纽带,对承袭下来的家族成员来说,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正如青铜器一样,作为一种艺术品,如果刻有铭文,记述了重大史实,又是礼器的话,那么,其价值就不是简单的叠加了。

  警惕造假陷阱

  随着匾额收藏市场的逐步升温,尤其名人名匾的稀缺,匾额造假也在一定程度上充斥并扰乱了市场,造成鱼目混珠之象。宣繁秋表示,市面上的匾额造假基本上从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他总结了如下特征:一是老匾改制、补款、填色,大字为原匾原字,起首落款为后补名人。书法和笔势风马牛不相及,乍看貌似,细品形异;二是以老门板加老匾框、旧铁件组合而成。新刻名人铭款做旧,冒充明清匾额等;三是断章取义、锯头留尾、脱胎换骨、东拼西凑。同类组合、牵强附会出一块匾,与时代气息不符;四是老底漆灰原件配以破旧匾框。阴刻名人名款,油漆金粉浮在表面,如董其昌、李鸿章题匾等;五是将仿制匾放入烘箱经过300℃烘烤,油漆裂纹,有烤煳痕迹,酷似老匾;六是采用当代特种化工仿古油漆,仿旧工艺。新模仿的名匾楹联,做工粗糙,缺乏神韵;七是仿匾所用沥粉金漆金色泛白、轻浮不实,而老匾却深沉稳重、颜色厚重。

  至于其真伪辨别,宣繁秋接着告诉新金融记者:匾额的字体应运笔流畅,没有顿感,落款、题跋以及主题风格要一致。此外,底纹颜色暗沉,多为矿物质颜料,与现代化工颜料不同,有历史沧桑感。再者,匾额表面有皲裂的皮壳包浆,有明显的斑驳痕迹,落款时间人物也要一致。

  “匾额造假,无非就是模仿,其实并不太容易。匾额一般都有出处,还有上款、下款以及文字说明等。再加上中国的书法大字无疑是最难写的,功力从其中便可窥见。”在洪涛看来,匾额的造假多经不起推敲,一般来说可从木质特性、做工、贴金、书法、落款等看出端倪,亦可通过当代的科技手段来鉴别。不过匾额价值较低,一些不良商家也开始打擦边球,将老的东西拼装,藏家若遇到这种情况,还需警惕。

  “目前,匾额收藏界一直在讨论建立一个"匾额楹联"学科,从其工艺、传承、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加强其专业性。”宣繁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藏匾额,他认为,匾额最终会向学术机构、藏家以及专题性博物馆靠拢。“现在,匾额收藏基本都被垄断,未来零散的趋势会越来越少,因为它更注重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虽然匾额收藏仍很小众,但它的价值和价格完全背离,或许正是收藏的良好时机。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精神需求的渴望、匾额学的创立以及相关书籍的出版等,它的前进速度或许会更加迅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