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PE新三板暂缓挂牌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8 07:06:56

  坊间传言最终还是得到了证实,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吹风会上,明确了明年发展资本市场的五项重点工作,会上确认了暂停PE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及融资这一消息。

  2015年以来,PE在新三板挂牌的热情空前高涨,上百家企业排队等待挂牌新三板,但是其高估值、融资用途等等也激起了诸多的争议,迫于市场压力,监管层终于还是叫停,好不容易开辟的一条道路暂时被封堵,PE的融资前景变成迷雾。

  早有预兆

  方星海表示,2015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挂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频繁融资,融资金额和投向引起广泛关注,因此需要暂停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挂牌和融资,并对前期融资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据悉,有关部门将对PE管理机构的挂牌情况、融资金额、募集资金投向等进行调研梳理,之后对这类机构在新三板挂牌的情况予以明确。

  其实,对于PE在新三板挂牌的巨量融资和高估值泡沫,监管层担忧已不是一两天了。早在上个月,一家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大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监管层对于PE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后巨量融资抽走实体经济的言论很是在意,这家PE机构也试图缓解市场对PE挂牌新三板的抵触情绪和误解,即PE募资发展壮大后,其实大部分资金还是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

  但是市场显然并不买账,监管层也最终下定决心暂缓挂牌。此前,新金融记者曾经对PE追逐新三板的热潮做过报道,2015年7月以来,同创伟业、硅谷天堂、明石投资、信中利纷纷成功登陆新三板,华软资本、朱雀投资、天星资本等也提交了挂牌申请,超过100家PE机构在排队等待挂牌。

  众所周知,退出已经成为PE的心病,监管层担心项目退出风险集中性爆发严重打击VC/PE行业信心,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一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借此推出“基金LP”变为“挂牌公司股东”这一模式。原基金LP可将手中持有难评估的基金份额转化为相对标准化的母公司股份,并分享“多支基金LP份额及管理费”打包收益,而且投资高管及部分旗下基金LP可以用更加便捷方式通过股份减持退出获利,极大改善退出流动性。而且PE还在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发展道路上获得了更多资金支持,多家挂牌融资的PE都提出了发展综合金融集团以及打造大资管平台的构想。

  原本看上去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却惹来了非议,高估值泡沫、监管套利等批评之声开始泛起。例如,一些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在募资后投资于A股上市企业,甚至成为控股股东,以方便进一步将原持有的部分资产注入上市主体,当然,如何将资产注入、估值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监管层的审批等等,从而实现借助A股融资和退出还是未知,但是无疑这创造了一种监管套利的模式。

  “对前期基金份额转公司股份的LP以及后期通过定增进入的新股东来讲,其享受A股溢价的时刻即将到来。这也是当初这些LP以及新股东进入的重要目的。”投中集团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挂牌的PE机构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也让市场人士怀疑这一估值泡沫能持续多久。“即使是像黑石这样的私募股权投资巨头也不过十多倍的市盈率,相比之下,新三板PE的市盈率简直是不可想象。”浙商创投投资部副总经理李军华对记者表示。

  何处融资

  李军华同时透露,一些短期内在新三板挂牌无望的PE也向监管层“投诉”,认为率先上市的PE以及其便宜的成本获得了巨量融资,而大多数的PE目前募资都比较困难,募资的成本代价也比较高,PE面临着并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由于新三板解决了PE机构融资和退出的核心问题,使PE迅速朝着大资管的版图扩张。而一些老牌PE机构出于谨慎在新三板上反应慢半拍,如何学习追赶成为其当前面临的难题,越是挂牌晚的PE机构在投融资上越将处于不利的位置。这也是为何上百家企业争先恐后的要排队挂牌。

  监管层这一道暂缓令,有可能彻底改变PE的竞争格局。李军华认为,在短时期内PE将很难再在新三板上市融资。尤其是当下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去杠杆的过程仍在继续,监管层担心PE的天量融资以及不受监管的资金使用,很有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杠杆化程度。

  事实上,对于PE在新三板挂牌融资,监管层在放开之前曾有所犹豫,天津渤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杨睿对记者表示,这与金融企业和类金融企业自身的特殊属性有关,事实上,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当初的上市也是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议。

  但是他对PE未来的上市之路还是比较乐观,“当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我们就得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次的暂缓应该说是为了更好的PE企业上市融资总结经验,包括在其他直接融资市场上市提供一些借鉴。”

  由于PE机构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性,目前在直接融资方面还是鲜有案例。目前国内PE机构在其他板块上市的有光大控股和鲁信创投等少数几家。但是这几家PE机构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并不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鲁信创投是第一家登陆A股市场的本土PE机构。它借助母公司鲁信集团的国资背景,通过借壳登陆A股市场;光大控股港交所上市后早期以经纪业务为主,后期逐步加大在内地股权投资业务。在新三板的窗口关闭后,PE融资将向何处去,依然是个难题。

  新金融记者 盛长琳

  作者:盛长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