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80%硬件创业者搞不定的这些问题 这里有解答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23 11:04:11

 

  美国的智能硬件众筹项目,60%存在跳票现象,实际交付期平均在2年。

  到2015年底,Kickstarter、Indiegogo众筹平台上的许多明星项目宣告失败,消费者付了钱,公司宣告破产,创始团队陷入无穷的法律纠纷之中。

  由于审核机制更加严格,国内的硬件项目的众筹情况看起来略好一些,却仍有50%的项目在交付周期内跳票。即使用户顺利拿到产品,满意度依然低的惊人,这一点从诸如京东众筹等众筹网站上满屏的差评即可看出,有一个明星项目的退货率竟然达到了100%。

  不止这些,下面再告诉你4个更加残酷的现实。

  80%硬件创业团队一定搞不定供应链

  20%不一定搞的定供应链

  我见过很多败在供应链环节的硬件创业项目,这些故事惊人的相似:

  最初,你带着产品草图来到深圳,四处寻找一家愿意为你代工的小工厂。考虑到自己的预算和手头的资源,迫不得已,你只能通过一家并不熟悉的小工厂解决全部生产环节。至此,你的噩梦刚刚开始。

  或许有小工厂被你的激情感染,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你的故事动人,而只不过是他碰巧有一段空闲时间。你无法把握工厂能生产出怎样的产品,工厂对你本人以及你的产品同样没有信心,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反正他有成本可以收回。

  沟通好交期和价格,你需要付一大笔试产和模具费用,这时你会发现实际需要支付的费用已数倍于你的预算。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你通常会在很久的延误后拿到一批自己并不满意的样机。

  若你选择继续在小工厂代工,你至少要面对三个问题,第一,你一定不是这家工厂最优先级的客户;第二,成本依然高到你无法承担;第三,质量无法保证——实际上,小工厂的问题层出不穷,远远不止这些。选择成熟大工厂代工?除非你比罗永浩还会讲笑话。

  真正能够搞定供应链的团队少之又少,当然,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明星创业项目除外。

  当年,拥有明星团队以及强大技术支撑的小米,经过两年的资源积累进军手机市场。即便如此,那时仍没人敢接小米的订单。最终,是南京英华达慧眼识英豪。

  幸福都是相似的,小牛电动车也是明星团队加大资本驱动,还未批量生产,光开模具费用就超过2亿人民币。

  普通创业团队应该如何应对?我给2条建议:

  1、选择供应链相对简单的项目切入。

  2、选择成熟可靠的硬件孵化器,依托成熟平台补足自己的短板。

  硬件产品技术环节点多

  创业团队平均只能覆盖其中30%-40%

  这是硬件创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般的初创团队不会超过10个人,大概只能维持5人左右的工程师团队,这是由工程师人力成本高决定的,比如射频工程师,年薪至少三十万,且人才稀缺。这是极其现实的问题。

  5人工程师团队,可能只覆盖了全部生产环节的30%-40%,其他环节的怎么办?只能选择粗犷处理,风险极大,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跳票。

  技术环节点指的是,基带设计、射频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底层应用开发、APP开发等技术环节。每一个硬件产品可能需要至少一百个元器件,也就至少需要一百家供应商,每一家都需要仔细考核,不同厂商也要在同一时间配合协作,每一个环节点都需要一个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只有这样,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证——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

  硬件迭代成本高

  起步至少50万

  软件更新非常容易,代码更新一次只需要付出两周左右的人力成本。而硬件版本升级从模具调整到硬件投板生产至少要三个月可稳定,不同的产品投入差距较大,基本的预算平均要超过50万人民币。

  硬件创业失败的团队

  80%是BAT背景

  在2013-2014这一年时间里,北京和深圳有接近100个项目拿到了知名机构的天使投资,但现在再去看,有超过60个项目的都已经死去,或者在死去的路上。

  截止现在,我作为投资者观察到的,BAT背景的创业者确实擅长做APP,做“云”,也擅长讲故事,最容易拿到投资。

  但真正适合硬件创业的团队,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技术,有韧性,有执行力。因为硬件创业不同于软件创业,一旦你选定一个方向,便基本不可能改变赛道了。硬件创业失败的团队,80%是BAT背景。

  当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点,真正懂硬件的投资的人比较少,可能只看到好的背景,好的外观,好的商业模式,他们就去做了。

(文章来源:AngelPlus洪泰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