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中国神运”重组遭资本市场看低 个股复牌集体暴跌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5 20:00:13

  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及中海集团旗下的中海集运、中海发展四家上市公司港股复牌后,四只股票开盘均为下跌,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更是大跌逾20%。

  12月11日,中国航运业两大巨头中远集团及中海集团酝酿已久的重组计划获批,同日,中远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601919.SH/01919.HK)、中远太平洋(01199.HK)及中海集团旗下的中海集运(601866.SH/02866.HK)、中海发展(600026.SH/01138.HK)四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宣布签订一系列资产重组交易和服务协议。

  12月14日上述四家上市公司港股复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四只股票开盘均为下跌,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更是大跌逾20%。截至当日收盘,中国远洋H股大跌27.94%;中远太平洋大跌17.32%;中海集运H股大跌26.37%;只有中海发展股份收涨8.2%。于15日复牌的中远航运(600428.SH)也以跌停开盘。

  根据重组方案,中国远洋将散货航运及相关产业出售给母公司中远集团,再租入并经营中海集运全部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并收购中海集运33家网络资产。交易完成后,中国远洋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班轮公司。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航运市场运力过剩格局延续。投行国泰君安国际认为,一方面集装箱业务将会受益于规模经济,长远利好中国远洋;另一方面,全球集装箱运力过剩依然存在,短期内不会显着改善。中国远洋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7亿元,该行认为中国远洋盈利能力将继续低迷。另外,瑞银证券也肯定中国远洋通过重组取得的规模优势,但是利润可持续增长还将更多地有赖于内部结构调整。集运的规模优势和联动码头的协同效应预计至少要到2017年才能实现。摩根士丹利则对集装箱航运业较为看淡。

  中远太平洋通过购买中海集团和中海集运手中的码头业务和资产,同时将旗下的佛罗伦集装箱租赁公司资产出售给中海集运,此后将终止其集装箱租赁业务,成为专注于全球码头业务发展的上市平台,并跻身全球第二大码头运营商。据国泰君安国际观点,中远太平洋以较低市盈率出售其资产,但以较高市盈率收购码头资产,这些交易将会在短期内对中远太平洋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中海集运收购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的租赁和金融业务与资产,以及中远太平洋旗下的佛罗伦集装箱租赁公司,转型成为综合金融租赁公司,其集装箱租赁业务规模也将排名世界第三。

  中海集运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0.34亿元,同比下降225.8%,负债合计335.38亿元,此次77.8亿元并购中远太平洋旗下的佛罗伦集装箱租赁公司将会进一步增加其负债水平。不过,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有央企背景作支撑,集团体系金融平台的发展不可小觑。

  与中国远洋一样,中海发展也将其干散货运输资源(包括中海散运100%股权及其它散货资产)出售给中远集团,同时,收购中远集团旗下主营干液货运输的大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此后,中海发展只专注于液货船运输,且独家专营LNG,其或将成为船队控制运力位居全球第一的油运公司。

  国泰君安国际及瑞银证券均指出,油品运输和LNG运输的前景远好于干散货运输。剥离亏损的散货运输业务和资产,并且从中远集团收购液体散货业务将会使中海发展受益。此外,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国际油轮运输市场强劲复苏步伐加速,行业专业人士普遍预测未来两年油运业将进入周期向上通道。重组后,中海发展油运船队规模扩大,运力结构优化,与大连远洋在整合后可充分发挥内外贸互补优势,增强抵御行业周期影响的能力。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海发展都是此次资产重组计划中受益最大的一方。

  京华山一研究主管彭伟新称,相关航运个股已经停牌近四个月,因此周一(12月14日)跌势部分原因是补跌。尽管此次重组旨在帮助整合加强业务经营,但整个计划非常复杂且难于操作。重组效果要到一两年后才会充分显现并被理解。目前,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沪市股票仍在停牌。

  作者:曹柳萍来源界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