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爱屋吉屋 中介业终结者还是被终结者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4 03:04:44

CFP供图


  公交车上、电梯里、广播中,相信大家最近都被“爱屋吉屋,二手房佣金只收1个点”的广告和代言人蔡明夸张的表情“轰炸”过。这家号称要颠覆地产中介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却被接连曝出离职员工讨薪、出现多起买卖和租赁纠纷以及变相提高佣金收取标准等负面消息。爱屋吉屋将这些负面新闻解释为竞争对手的“冷箭”,以及清除“混日子”员工的必然结果。这家一面给员工高底薪、高提成,一面向客户收取1%低佣金,仗着“烧钱”快速占领市场的企业,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讨薪风波

  11月23日,在大本营上海,爱屋吉屋出现员工堵在公司门口讨薪的情况。上百名员工聚集在公司所在的写字楼门口,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和奖金。在爱屋吉屋选择报警之后,当天有33个人确认了爱屋吉屋前员工身份,签了意见诉求书。之后在上海、北京,又陆续出现多起爱屋吉屋员工聚众讨薪事件。一时间,爱屋吉屋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刚刚在11月12日宣布完成1.5亿美元E轮融资的爱屋吉屋,为何会拖欠员工工资?对此,爱屋吉屋公开对外回应称,该给那些员工的工资都已经付清了,双方有争议的地方在于绩效奖金的发放数额,爱屋吉屋认为他们没有完成绩效要求,因而不能获得绩效工资。而维权员工则声称,爱屋吉屋通过所谓薪酬改革变相降薪,并扣发他们之前应得的奖金。

  据一位爱屋吉屋前员工向新金融记者介绍,爱屋吉屋本轮薪酬改革,主要包含几点,一是将底薪从4000多元降低到3000多元,二是将提佣比例从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降低至1.5倍,三是将租赁业务原先按签单量拿提成的模式变为按佣金拿提成,并且基本业绩要做到佣金6000元,才能得到继续工作下去的资格,否则将面临被劝退的命运。

  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下,爱屋吉屋的离职率据说高达20%。也就是说,1.6万名员工中,每月都有数千人离职。对此,爱屋吉屋市场部负责人张隽回应称,整个经纪人队伍进入了很多投机分子,来混工资混日子,现在爱屋吉屋的薪酬调整和管理变严就是为了把这些人清除出他们的队伍。

  据了解,对于劳资纠纷情况,爱屋吉屋部分员工已经申请劳动仲裁。

  有网友贴出了爱屋吉屋上海某店面的员工离职情况:“上海浦东新区爱屋吉屋坑人啊,每个月招好几十个人,随便开除好几十个人。我们买手机,买电动车,干了不到半个月,就随便开除,在这里麻烦那些看到这篇文章的都用一次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潜在风险

  2014年出道以来,爱屋吉屋以黑马之势,依靠广告加低中介费的模式,迅速在北上广等城市租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进入前十名。今年3月,其开始二手房业务,5月北上两地成交量近千套,10月扩张到北上广深、天津、武汉、成都等十城,业绩翻至6000余套。爱屋吉屋高管邓薇曾经豪迈地宣称:“我们的每一个季度,就是别人的一整年!”

  与业务快速发展和员工数量迅速增加伴随的,是其对服务质量的难以把控。一面是员工数量快速增加后,专业性培训难以跟上,一面是部分员工为了完成业绩想些“歪招”。今年以来,关于爱屋吉屋员工签订阴阳合同、欺诈、跳单等情况时常见诸报端,而那些受害的租房人或者买房人找到爱屋吉屋时,往往发现爱屋吉屋的高离职率下,之前和其联系的中介人员已经离职,与爱屋吉屋陷入“扯皮”状态。“惹不起,躲得起,只能自认倒霉了。”一家在爱屋吉屋租房后,发现房产被抵押给第三方,所交三个月租金和押金打水漂的租房者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变相涨价

  在通过薪酬改革节流的同时,爱屋吉屋也在积极开源。在爱屋吉屋网站首页,近日出现了“二手房交易保障服务”条款,其中写道,本服务是在经纪人完成居间带看、签订合约后,由爱屋吉屋交易团队提供的专业降险保障服务。本服务需要收取交易保障费,收费保准是房产交易总额0.5%。

  新金融记者致电爱屋吉屋400电话,询问是否可以不选择交易保障服务,只缴纳1%的中介费,得到的答案是0.5%的交易保障费和1%的中介费是绑定的,是必选项。也就是说,在爱屋吉屋完成房屋交易,需要缴纳的费用由1%上涨为1.5%。

  据中介行业业内人士表示,所谓交易保障服务,在中介行业内被称为担保服务,在二手房买卖中是一个被普遍执行的“潜规则”。虽然多次被质疑收费不合理,却被传统中介机构延续了多年。如今,号称要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中介模式的爱屋吉屋,却玩起了传统中介惯用的“潜规则”。

  对于上述几点质疑,在一篇疑似软文的文章中,爱屋吉屋表示,所谓“讨薪”事件是传统中介策动因违规被开除的经纪人的一场闹剧。爱屋吉屋通过租房免佣半佣,买二手房佣金1%,推动折佣降佣成为行业常态,真正还利于客户。一年内完成ABCDE五轮融资,爱屋吉屋用真实的、会说话的数据解释了什么叫做“会花钱”,什么叫做“敢给钱”。

  为了求证上述说法,新金融记者与爱屋吉屋方面联系,在按对方要求将采访问题发到其邮箱后,至截稿时尚未得到答复。

  新金融记者 刘君

  作者:刘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