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求变 天津民企的最佳“气质”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4 03:01:20

  有人说,奔跑是“过冬”的最佳姿势。可对企业而言,选对方向或许比奔跑本身更重要。

  喜忧参半“难,很难。”提及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的生存现状,王博(化名)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经济增速放缓,部分民企核心竞争力不佳,所以难上加难。”

  几年前,王博曾在一家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民企担任高管。彼时,为了完成集团制定的每年逐级递增的销售任务,也需绞尽脑汁,但结果终归是增长的。但现在,这家企业的年销售额依旧高达几百亿元,但从去年开始出现了逐年下滑的颓势。

  “几百亿规模的企业尚且如此,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就更难了。”王博说。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前述公司的高管,而是全国几家不同规模民企的顾问。从南到北,他见识了这些民营企业在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难”,可不论个性的部分有多不一样,共性的部分归纳起来无非是,缺钱、缺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产品卖不出去、品牌生命力不强等。

  如今,他所服务的四五家企业里,只有一家保持着较好的增长。

  当然,总有一些民企,即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保持最佳的发展“姿势”。

  “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12月9日,一参加天津市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工程发布会的企业代表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该企业代表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类工作,和其他企业前些年较好、近两年较差的现状相反,“就今年还不错,一些科研成果投入使用后变成了生产力,也为企业带来了不错的效益”。

  发布会上,七个100强民营企业出炉。它们分别从销售收入、依法纳税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强者特质。

  不仅如此,当天,还发布了《2015年天津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次入围销售收入百强的民营企业销售总额为5927.93亿元,增速达7.38%,微高于2013年7.33%的增速。

  虽然报告中有些数据指标并不太好看,百强企业的行业分布也并不十分科学,但略高的增速还是给与会的民营企业带去了不少希望。

  “那些80后、90后创建的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一些有着"独角兽"特质的公司,发展前景非常好。”经常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索骥咨询资深顾问Wade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亟待变化“为了"活"下来,只能变。”王博说,虽然企业主们都能领悟到变的必然性,但具体怎么变,他们就没了主意,抑或是踌躇不前。即便王博为企业主规划了新方向,可在具体执行环节还是会出现新问题。

  有的企业,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节流。

  “本来要上两条新的生产线,先上一条,或者不上;加大力度处理库存;新产品的开发原本打算投100万元的,缩减至30万元;品牌投入上,能用产品置换搞定的,一定不花现金;先养活公司和公司员工再说……”天津一传统行业的民企掌门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即便如此,他仍旧心有不甘地天天找新项目。甚至,尝试了所有能尝试的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系”的销售和传播方式,只是,收效甚微。

  “转型升级是目前传统民营企业,尤其是在制造业里苦苦坚守的企业必须要做的事儿。那些低成本、低毛利的方式,已经无法跟上如今的经济形势,变,是必然。”Wade说。

  在他看来,民营企业家的专权,能为企业发展及时作出决断的同时,也会因一个人的喜好和眼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索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寻求外脑,并开始转变经营管理思路。他们试图通过寻找"教练"、参与更加开放的私人董事会,来使自己变得更像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家。”

  新的契机是,“十三五”来了。

  近期,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将今后五年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6.5%。在此背景下,《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出炉。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建议》为天津的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在把握新机遇方面,他还强调,当今世界,新技术、新科技、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企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带来了颠覆性、革命性影响。广大民营企业应抓住机遇,苦练内功,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品牌建设,进一步培育、提升新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专家们认为:“中国市场企业制定应对战略刻不容缓。”

  在他们看来,早先的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市场上大多数企业都能成功,并且高度监管,只需遵循既定规则即可作出正确决策。可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变化导致市场变化莫测以及市场竞争机制带来的优胜劣汰,缺失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如今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过去的跟随者走向全球领导者,单纯的规模战略或效仿全球领先企业的做法将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新金融记者 淮纯菊

  作者:淮纯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