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回归农人,让梦想照进现实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14 02:10:22

  周华诚

  作家,摄影师。

  出版作品有《我有一座城》《西湖时光:遇见24节气》《一饭一世界》等。

  童年在村庄里度过,少年进城求学,后在城市工作定居。这是很多城市中人的生活轨迹。在一次次回乡时,感叹故乡变化之巨大,也隐约思量过要为挽留故乡做点什么。这是很多离开土地太久的人都有的一种怀乡情绪。然乡村不是用来怀念的,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建设的。周华诚真真实实地做了,也做到了。

  2014年春天,周华诚回到浙西家乡,陪同父亲一起,用传统农耕手法种植家中的一块水稻田。庄稼人对天气的关心和忧惧,父亲对农耕和稻田深刻的乡情,种种因离开土地太久而忘却的记忆,或城市中人未曾经历的生活,在周华诚的笔与相机下,一一得到细致而温柔的呈现。最终成为这份独一无二的“下田手记”,带给我们传统农耕最真实的朴素与美。

  《下田》,不仅写给城市

  新金融:你在书中写道:“这本书的写作,是为父亲,也为村庄;是为城市,为孩子,更是为未来。”这本书,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能具体谈谈你的想法吗?

  周华诚:我希望不同的人读这本书,能得到不同的心灵收获。“父亲的水稻田”这件事,最初触动我做这件事的源起,是我的父亲。我父亲一直在农村生活,他一辈子都是农民。我从小也在农村生活。所以乡村生活的经历,对于我很重要,对于我的写作也非常重要。可以说,乡村与童年,是一个写作者的出发地。它是一口很深的水井,不断地涌出水来。哪怕你离开得很远,这口井依然在滋养着你。

  我父亲在田间教会我许多事情。后来我离开了村庄,离开了稻田,在城市中生活。但父亲一直在乡下。有几年我不太理解父亲,我觉得土地没有那么重要,为了生活过得更好,父亲完全可以和我们一样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事实上那时候我并不完全懂得父亲。多年以后当我重新回到稻田,重新挥洒汗水劳作,重新耕耘与收获的时候,我与土地之间的那种断裂的联系终于又重新建立了起来。同时建立起来的,还有我对于父辈的理解,以及带来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改变。我不再认为城市是更好的生活地点。我也不再认为其他职业比当农民更值得骄傲。这就是我想为父亲、为村庄写这本书的缘由。农民和村庄,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是被掩盖的、被遮蔽的。农民的劳作价值是被忽视的,被极大低估了的。如果我不为当农民的父亲以及更多的农民父亲们说话,还有谁能为他们说话?

  同时,这本书也是为城市而写。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城市是忽略或漠视了农村的。农民们抛弃田地来到城市打工,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因为那不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他们在浇了水泥地面和划了斑马线的坚硬土地上做不了主。城市人不知道土地有什么意义,或者不会深究耕种有什么意义,只要拿着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粮食,买到国内国外无数个品种的粮食。很多城市人甚至也不知道节气,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时节变化。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双脚接触不到真正的土地,他们对于耕种的体验是建立在书本上的。传统中国的农耕文化正在快速地消逝,即使是农村的孩子,他们也不会种田了。

  有一群孩子,在来到“父亲的水稻田”插秧和收割之前,甚至认为大米就是超市里长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要把这本书写给城市、写给孩子的缘由。写给孩子,就是写给我们的未来。我不知道未来我们的水稻田还会不会继续存在。

  新金融:看到这本书后,父亲以及村里人有什么反应?作何评价?

  周华诚:拿到这本书的打样稿后,我第一时间拿回去给父亲看。几天后父亲告诉我,他把那本书从头到尾细细地读完了。后来这本书也给村民主任看到了。这个村民主任,也就是俗称的“村长”,40多岁的他是全村还在种田的最年轻的农民之一。他的评价和我父亲的评价是一致的,他说,他第一次发现,种田这件事居然值得被写成一本书。

  新金融记者 李香玉

  作者:李香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