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这是全安海人的资产”(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2-01 05:11:23

本报记者_张志耐

本报记者_张志耐


  秦越 文图

  本报讯

  “一定要保护起来,这个是全安海人的资产,也是祖先留下来的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古迹,寺方应该无条件让位!”谈到晋江安海镇现存的唯一的古渡头,安海居民林先生有些激动。

  此前,本报报道了政协安海联络组反映“古渡头遭受破坏、处境堪忧”的社情民意,并对古渡头进行了现场走访。如今古渡头旁正在施工建设建筑,一旦建筑完工,古渡头则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成为可参观的文物遗迹。因此,记者采访10多位安海人士,他们基本持保护态度,一致认为不应在古渡头旁边建设建筑。

  记者了解到,虽然安海镇政府屡次制止施工,安海镇与文化部门也已送达书面通知要求寺庙方禁止施工,各界更是强烈呼吁不应建设,但施工方显然不为所动。

  据悉,该工程是三圣殿拆除重建项目,而三圣殿拆除重建尚未向有关部门办理报建手续。

  近日,记者又对此事进行了走访了解。在现场,记者看到,作为建筑材料的横条石,竟然比之前更多了,而且更为杂乱地堆积在古渡头石阶边。

  显然,在各方制止和呼吁下,寺方并未停止施工。对此,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员坚持认为他们已经采取保护措施,如运送条石时,都避免条石碰撞到古渡头阶梯。待明年开始进行大殿主体施工,重建大殿时,将为古渡头预留出两米的空间。

  “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后退两米就能保护好古渡头的,要保护起来,旁边是肯定不能再建起建筑,而应将目前古渡头旁的低洼地留出来,建成一个水池,让古渡头有水道,接近原貌,而不是被现代建筑挤占得无容身之地。”安海居民陈先生说。

  “安海要把古镇文化旅游做起来,需要这些真正有历史有底蕴的古物古迹,像古渡头,要是消失了就永远没有了。安海发展文化旅游有很好的基础,但基础要先保护好才能谈发展。古迹面临困境令人痛心。”安海居民许先生表示。

  “安海水心亭古渡口为晋江市文保单位,且又是国保"安平桥"两侧三十米的保护范围,如何做好文保保护工作,阻止民间肆虐破坏,是为当务之急。”安海政协联络组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即刻行动,尽快制止这种毁坏文物、湮没古迹的劣行!我们也希望,文物保护机构立下界碑,划出保护范围,进行强力保护!而且水心亭古渡头,亦在"国保单位"安平桥的绝对保护范围之内,当事人侵犯的客体,已不仅仅是市级文物,而是国家文物,相关文管单位有义务将这一事件,逐级上报,并提请司法介入。”

  声音:

  安海居民杨先生:现在都在提海丝,而安海古渡头是安海商贸的一个重要见证,应该给予妥善保护,这是其他地区少有的重要遗迹。可以保留适当的水面,购买一艘木船,作为一个宣传安海海上商贸的窗口。

  安海居民陈先生:多少游子从这里离开故乡出外拼搏,这里也是多少安海人缅怀先辈足迹的地方。安海海外游子那么多,回来找不到父辈的回忆,他们还会再回来吗?至少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安海居民颜先生:建议上级联合相关部门做一个协调,光镇里心有余力不足。如果寺方的行为确实损坏了古镇的整体格局而不收手,是对安海人民的蔑视!

  安海居民许先生:很多东西如果失去了再重视就来不及了!建议可以先用有机玻璃罩起来保护。古渡头保护起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需要更多人来一起出力,共同努力。

  古渡头已被施工现场包围。

  作者:张志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