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谁谋杀了年轻人的时尚?(上)(组图)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30 17:17:20

潮流反弹

谁谋杀了年轻人的时尚?上

潮流反弹


  文/何方中

  岁末真是属于盘点的好时光,将这一年来互联网界与时尚界发生的大事两厢参看,简直是一部家庭伦理大戏里不可或缺的一体两面,“联姻联姻再联姻”,说的无疑是互联网界此起彼伏的一次次合并,而时尚界则是“清理门户”上瘾,砍掉那些或曾厥功至伟或始终鸡肋样的年轻副线。

  推手同时是“凶手”

  年轻虽好 但并不万能

  大牌挤压效应是症结?

  最受瞩目的例子莫过于Burberry,从“娴熟拥抱新媒体”到“数字营销有奇招”,无不以老树新花之姿博尽眼球。而尽管如此,此次清理门户,将要消失不见的三条副线却有两条属于年轻阵营:除了仅在各旗舰店售卖、限量而价格高昂的Prorsum外,Brit定位于周末休闲,把它看作Burberry旗下的CK JEANS就对了,London定位于工作日常,相对保留了较多典型英伦元素和气质,总体来说,二者都是Burberry曾经用来开拓年轻市场的生力军。而Burberry这些年尚有更多或明或暗消失的副线,定位也基本类似,专攻日本市场的Black、Blue Label,不但以适合亚洲人的设计著称,价钱也相当合宜。而运动风的Thomas 、Sport 系列在很多人印象中几乎不曾存在过,后者拜同名香水依然在售所赐才找回点存在感。

  近期同样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还有Marc Jacobs。设计师本人离开Louis Vuitton已两年许,正是挽起袖子想要大发展其个人品牌的时候,副线Marc by Marc Jacobs虽之前表现不赖,仍被主线“吞并”,今后,原本由副线来呈现的入门级产品将与Marc Jacobs 的高端产品融合并联合展示。

  都说年轻真好,然而年轻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说上述年轻副线难逃关闭命运,是出于聚焦、力保调性一致的主品牌形象,是市场需求世易时移后牺牲小家、鸟尽弓藏。那么,定位于年轻人的时尚类杂志纷纷停刊,则更多渗透着整个纸媒环境进入冬天,媒体集团主品牌自身难保的无奈和寒噤。近日《瑞丽时尚先锋》停刊,因其曾是杨幂、张子萱等新晋女星职业生涯早期跳板,在网上引发怀旧声浪一片。其实环球同此凉热,相同的遭遇,在美国有曾捧出华裔主编Eva Chen的《Lucky》、在欧洲有年轻男刊《FHM》、《Zoo》,在日本有曾经热爆一时的“GAL”系多本少女杂志,在香港亦有伴随80、90后走过惨绿岁月的《YES!》 。

  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年轻人越来越时髦(想当年校花校草唯一标准是清纯,如今却各个一整套“潮人”打扮),消费能力和消费渠道也绝对是今非昔比(想想那个看到真维斯、佐丹奴就觉得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年代,再对比一下今天层出不穷的潮牌)。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年轻时尚究竟是真定义还是伪命题?如果它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为何撑不起瞄准目标人群的品牌与媒体?但如果就此判断它实属虚妄,ins、nice、17甚至微博上的型男潮女,似乎分分钟可以让这个结论“狗带”……

  有一种观点将副牌的人间蒸发归咎于大牌向下挤压。

  的确,一大波大牌正在加入抛掉历史包袱、靠拢街头潮流的队列。譬如联合快时尚品牌推出联名设计,大牌和设计师以前所未有的柔软身段,向渠道和营销皆相当给力的快时尚品牌主动抛出橄榄枝,只需给出一些特别基础的边边角角,成本之低、操作之简,与它们自己一年N季、一季N款的“精美巨献”完全没有可比性。而大排长龙抢购合作款的消费者,又似乎在有力地证明,这种模式的确成功吸引到年轻时髦消费者的芳心。

  但这种挤压能力真有那么强大吗?大牌参与快时尚虽然轰烈热闹,但无论是投身其中的品牌数量还是这种合作的频次,都绝对不足以将营销手腕与渠道均已相当成熟的年轻副线挤压致死。说白了,有几个年轻人会巴巴地只等大牌合作款,如果不出或抢不到,就无衣可穿,得裸奔了?

  回到前述问题,没错,当下的年轻人是时髦了,消费能力也大为提升,但“看上去很潮”“看上去很有钱”,诸如此类的观感让我们往往忘了追问:他们用什么来实现时尚、有型、很潮?看上去很有钱一定跟花得起的富二代画等号吗?帮助他们实现了这种年轻时尚的,到底是不是大牌的年轻副牌,还有那一叠叠流光溢彩的铜版纸杂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来看一些堪称年轻时尚达人的样本,以女孩居多,也少不了各类潮男:在社交媒体的“晒”与“秀”是他们最爱做的事,也是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他们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图片和视频,给你带来的第一视觉冲击,无疑是外型无懈可击,还总能踩准时下最热的那一型,混血流行时,头发都是浅色、瞳孔则五颜六色,等到韩风当道,又人人都是从腰就开始分岔的大长腿。而他们呈现出的生活更令人艳羡不已,熟门熟路出入大牌店铺,购物出手阔绰;名车、精品酒店是最恰当的背景,下午茶、环球旅行则是最常见的场景。

  没错,你可以称他们为“网红”,而如果以为各位网红全都是家境优渥、衣食无忧、见识各大品牌无数真品,做职业购物狂或旅行家就是全部日常的话,就真的“图样图森破”了。

  今天,我们有太多美肤、瘦身、营造气氛只需动动手指或一“键”到位的美图软件和滤镜,不但高颜值可以无需整容,轻松人造,就连一个人的行头和生活也可同样如法炮制,从而轻易变得充满质感。表面上看,这是新技术和社交媒体时代自欺欺人的皇帝新衣,更深层次是将大牌视作符号的心理“用来突出你,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这便是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构筑“消费社会”概念时最核心的主张:在消费社会,消费者不再对具体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转而追求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他自己就曾直观地举例: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更重要的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

  既然大牌已演变为符号,真假也不再有意义。假货自然不可能助人在正经社交场合充满勇气和底气地招摇,但通过技术上重重美化、氛围上重度营造,它便可以脱离材料、工艺、设计,而仅仅作为一种光环存在着,哪怕实物是假到不值一晒的赝品,也能浑身散发出奢华的光晕,持有假货也可以像用真品一样虚荣心、安全感爆棚。那些看起来生活悠游到不要不要的年轻网红,你以为他们时时消费正品,买大牌如探囊取物,买副牌更是不在话下,其实,你所看到的,只是他们希望你看到的剧本、人设及情节。

  而故事到这儿还没完结。网红必定受粉丝簇拥,而粉丝对网红生活有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克隆效应:那么多普通女孩亦步亦趋,像网红一样拍照,“晒”和“秀”着同样看似很有“品质”的生活,行头、pose、场景、气氛……统统抄足。现在你就不难理解,为何打开社交媒体,能看到如此多的美人、型人、潮人,有颜值有身材还不差钱。明明连消费副牌的审美与能力都欠奉,却要一步到位,直接拿所谓的“一线大牌”满足虚荣、收获点赞。

  所谓年轻人的时尚本身当然不是伪命题,只不过在网红潮流的推波助澜下,蔚然成风的只有照片里的世界不辨真假。当年,副牌们正是因应年轻人仰慕大牌、也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需求而生,辛苦维系之下,却发现目标人群的注意力和价值观其实都有所偏差,偏差还不小。制造这场空心热闹的推手——网红们,同时,也是年轻人时尚、审美正确、消费适中的凶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