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工业?服务?机器人发展谁优先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17 16:23:00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高少华 发自上海当你觉得家里不干净时,跟角落里的扫地机器人说:“家里有点儿脏?”扫地机器人立刻开始运作;晚上睡觉钻进被窝前跟床头灯打声招呼“我该睡了”,它立即自行熄灭……只要给家用电器植入一款具有“智能交互”能力的操作系统,所有的硬件终端即可“华丽转身”成为智能机器人,能够听懂“人话”,按指令行事。

  这是《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近日在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看到的真实一幕。

  2015年,机器人比预料中的更快的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应用于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还是现身于各种生活场景的服务机器人,都在提醒着人们:一个崭新的机器人时代业已到来。那么,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究竟是谁将占领发展“优先级”?

  产业升级带动工业机器人大发展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互相竞争提高生产率,对工厂自动化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机器人开始逐步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

  业内人士介绍,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产业升级,对装备化和智能化要求日益提高,是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先发产业。另外,许多传统产业也都是机器人未来大力拓展的市场,如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

  2013年被视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元年。从销量来看,2013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首次超过了以技术利用见长的日本,中国当年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逸波近日表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近5.6万台,再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年均增长率。

  可以说,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全球机器人企业竞相争夺的重点。近日于上海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再次成为全球各路机器人争相亮相的秀场。ABB、发那科、KUKA、安川等国际顶尖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悉数参展。

  而从工博会的展出情况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过去一年里进步明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新松机器人推出了国内首台七轴机器人,灵活度和精度进一步提升;中信重工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矿山机器人”,实现了矿山高危环境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的系统化、产业化。

  与此同时,更具有积极意义的是,国内企业在工业机器人的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秦川机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秦川机床董事长龙兴元向本报记者表示,“没有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就只能"跪"着;随着国产核心元器件的上市,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从此真正地站起来了”。

  在专家看来,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机器人产业成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的一大抓手,工业机器人将驶入发展快车道,并将在未来拥有更多用武之地。

  服务机器人需求正迅速扩大

  当工业机器人源源不断地被应用于各大工厂、矿山、码头时,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活场景,则是服务机器人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今年的工博会现场,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发了三种“小i机器人”。其中,实体智能机器人Ina长相标致、声音甜美,可以与人直接进行语音交流。目前,Ina首先被应用于银行业,可以在银行大厅内担任大堂经理,通过语音与人自然交互,解答观众有关银行业务的疑问。南大电子信息公司也推出了服务机器人产品——交行“娇娇”,可以用亲切的声音向观众们问候,还可以唱歌跳舞等。

  “目前市场对服务机器人需求强劲。”小i机器人总裁朱频频向记者表示,这也促使公司推出了智能机器人云操作系统,这颗具有智能交互能力的“大脑”可以被嵌入到家用电器、车载、玩具、实体机器人等一切终端设备中,使之具备来自云端的思考和智能交互能力,让它们在各种场景中为人类提供服务。比如医疗上的微创手术机器人,教育类的考试机器人、学校里的导引机器人,家政类的养老护理机器人等,都可以通过植入云操作系统,成为能听懂人话,会思考,有情感、能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的有着各式各样外形的“人”。

  小i机器人、交行“娇娇”,都是当前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大潮兴起的一大缩影。业内人士介绍,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两大类,目前期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家务、养老/亲子、教育娱乐、残障辅助、医疗手术、农业、物流服务等。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销量高达400万台,预计2014-2017年间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销量可达3100万台。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服务机器人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总体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显示出强大阵容。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近日表示,“继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现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

  目前服务机器人市场表现相对弱势

  目前在国内,工业机器人由于起步相对较早,企业需求量大、采购规模相对集中,使得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而相形之下,服务机器人市场表现相对弱势一些。

  “机器人产业普及过程必然是先工厂、后家庭,机器人必须与网络结合才能够具有生命力。”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认为。

  在研究机构看来,未来,机器人应用有望渗透到各个领域。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增长最快的下游领域集中在能直接替代人工作的领域,如电子、加工和汽车,但目前仍有99%的工作岗位尚无法用机器来替代,这99%的工作将是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未来10-20年服务型机器人也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但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技术和培育市场。

  朱频频向记者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本体是个核心的组件部分,但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器件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国内企业大多只是进行系统集成、二次编程等。而且,工业机器人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移,其在能力上对动作操作的精细程度、可编程度等要求很严,在这方面国内企业仍有差距。而服务机器人在要求上相对不一样,它对动作的精细度、稳定性要求不像工业机器人那么高,但是对人工智能要求更高。服务机器人更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延伸,而不是智能制造的升级。

  拓墣产业研究所产业顾问柏德葳认为,目前工业机器人占整体机器人产值比重约65%,服务机器人约占35%,但因服务机器人出货成长速度较快,预期2020年全球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未来将可能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朱频频表示,目前阻碍服务机器人普及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核心能力仍显不足,现在离一个完整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还有距离;另外,价格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从工业机器人市场向服务机器人市场拓展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不久前发布了2015年至2016年中国10项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其中一项即“智能机器扩展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环境的能力”,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挑战和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风险,因此智能机器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Gartner看来,虽然中国仍处于商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各类智能机器还是大量涌现出来。这引起了制造业、矿业、物流、汽车、医疗和其他重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极大兴趣。目前,智能机器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高科技上来。

  东浩兰生集团董事长、上海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表示,从行业发展空间看,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有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将从“高大上”的汽车、装备等行业,延伸到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在以往观念中,机器人替代的都是一些危险、恶劣的工作岗位,如汽车制造中的焊接和喷漆等环节。随着产业发展,一些重复性高和简单枯燥的工种,也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如纺织服装业的缝纫环节。这样不仅大幅节约用工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二是由工业机器人市场向服务机器人市场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共识度和普及率较高,但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有待开拓,尤其传统服务行业机器人市场巨大。

  三是机器人的安全可控性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今年7月,某知名汽车厂商发生了智能机器人袭击技术工人致死事件,引起各方对机器人安全可控问题的关注。在2015工博会上,有外资厂家展出的人机协作系统,可以让机器人与工人在同一个区域内共同作业,无需使用安全围栏进行隔离。

  “在机器人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将涉及更多学科的协同。不仅包括技术科学,甚至涵盖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戴柳认为。

  在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一拥而上、纷纷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消息也不断传出,有人甚至担忧国内机器人产业有可能重蹈光伏的覆辙。对此,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指出,有关方面要避免机器人市场的同质竞争,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机器人共性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在关键部件上持续突破。

本文相关推荐

  • 工业机器人概念股龙头
  • 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 工业机器人图片
  • 服务机器人产业政策
  • 智能机器人发展前景
  • 工业机器人龙头股票
  • 关于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 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