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12-30 08:35:58

近年來,很多工業遺產“變身”創意園區、景觀公園、博物館,成為火爆一時的“網紅”打卡地、歷史與現代的光影交匯點,承載著城市記憶,刻印著發展足跡。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正是對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

文化的力量、記憶的溫度,讓那些被歲月侵蝕的斑駁“帶”,因吸收時代元素而煥發嶄新容顏,成為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多彩“秀帶”。讓我們走進這些老廠房、老建築,見證它們如何釋放活力、溫暖人心。

【一線講述】

楊浦舊遺存,為“人民城市”添生機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人們在上海楊浦濱江散步。 新華社發

講述人︰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土地部首席工程師 徐 進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楊浦人,作為楊浦濱江這片土地發展變遷的見證者、建設者、親歷者,每次提及往事,心頭總涌動起不少感慨與興奮。

2014年,我參與到楊浦濱江的開發建設中來。在勘測調研中,我發現很多工廠已經停產,隨處可見高聳的圍牆、布滿跡的金屬大門、廢棄的輸煤廊道以及碼頭上靜靜豎立的系纜樁……這些工業時代的標志飽經滄桑,帶著那段歷史的記憶豎立到今天。我一下子就被它們的強大氣場吸引住了,期待著通過規劃設計,把工業遺存粗獷外表下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既延續其文化特質,又賦予它們新的活力。

後來,根據市政府要求,結合實地調研情況,公司決定︰楊浦南段濱江建設要在立足歷史感、智慧型、生態性、生活化的核心理念基礎上,堅持百年工業傳承這個內核,以有限介入、低沖擊開發的模式,打造原真、復合、生態的後工業生態公共空間。這個理念,正與我心中的“濱江模樣”不謀而合。

方向明確後,項目立即上馬。其間發生了些小插曲。比如,一些老企業不同意把廢棄的塔吊、金屬設備留在現場,想拆除帶走。于是,我們上門反復溝通,把建設理念、構想等一一講清。當他們得知開發是為了給城市留下工業文化、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時,便逐漸同意了,還積極介紹工廠的歷史,主動提出再留下一些合適的展示設備。比如上海船廠內部4棟歷史建築以及兩座建造歷史可追溯至1903年的船塢,就是我們通過協商“搶救”下來的重要遺產。

在籌建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工業遺址的特點,在符合實際條件的基礎上打造後工業時代的水岸風貌,營建適宜居住的生活環境。這里,舉兩個例子︰

位于工程範圍最西端的原國棉九廠遺址,從廣德路至松番泵站東南側保留了大量歷史建築。我們把該區域功能定位為時尚工業的創意舞台,保留新一棉紡織有限公司原有廠房,改建成演藝中心,將新一棉南側場地設計為臨時秀場。濱江原防汛牆退後形成兩級水岸空間,使得濱水空間更加親近江水。北部則留下楔形綠地,拓展生態空間。

上海電站輔機廠東廠有一座單層倉庫,我們修建時發現外牆的爬山虎已經與牆壁“共存共生”,而成片的爬山虎也承載了很多老工人的情感寄托。我們當即決定,不僅要把內外兩個牆面保留下來,還要保留這片綠植。現在,周圍的居民會時常坐在爬山虎下閑話家常、回憶往事。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曾來到楊浦濱江,指出“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澱,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並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相信在這片歷史與現代、生活與生態交融共生的土地上,人民的城市必將處處充滿溫情,遍地孕育生機。

【一線講述】

在老廠房上建起城市“會客廳”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游客在廣西柳州工業博物館觀看“木炭車”復制品。光明圖片

講述人︰廣西柳州工業博物館副館長 李子軍

柳州是一座擁有百年工業歷史的城市,該如何留住城市的工業記憶?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利用柳州第三棉紡織廠舊址建設柳州工業博物館,在老廠房上建起城市“會客廳”,集中呈現工業遺存。

決定一出,頓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計劃建設工業博物館的160畝土地,與柳州市政府辦公地點只相隔一個市民廣場,地產界的估價在每畝600萬元以上,合計就是10億元。與此同時,建設工業博物館還另需一大筆財政投入。在地方財政還相當倚重土地收益的時候,如此大手筆投入文化設施建設,值不值得?面對爭議,市委市政府十分堅定建館的設想。因為,老百姓的幸福感不單在于GDP、財政收入增加多少,而在于對城市有沒有認同感、自豪感。工業博物館正可成為彰顯、繼承工業傳統與思維的城市象征,凝聚起一份堅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于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任務開始了。作為全國第一個城市綜合性工業博物館,其籌建沒有什麼可參考的樣本;更困難的是,除了作為場館的遺址建築外,少有工業文物“家底”。幸運的是,博物館建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征集展品,靠的是市長親筆寫給企業家們的信,靠的是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分發的工業遺產保護宣傳冊,靠的是市民們捐贈的文物。博物館靠著大家的努力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起來,很多展品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

比如,3張特殊的“火車票”。50多年前,上海市恆業帆布廠南遷援建柳州,原第三棉紡廠工程師袁家榮當時還是個孩子。他記得,一家三口舉家遷往柳州,出發前,母親告訴他,“祖國需要我們去支援建設”,並把一張印有“635”數字的布質車牌交給袁家榮,叮囑他別在胸前,只要戴著這塊乘車牌,一家人就可以坐火車去新家了。到柳州後,他才知道,原來635是母親工廠的編號。50多年後,袁家榮把一家三口的三張乘車牌捐贈給博物館,成了那段歷史的時代印記。

又比如,一台20世紀70年代的刨床。2013年,來自柳州第三機床廠的老職工郭師傅說要捐贈一台他們廠當年造的刨床,以銘記工人們的奮斗精神。兩個月後,郭師傅來電告知,已在廢舊設備市場找到了他們廠1973年生產的牛頭刨床,商家出價7000多元。我們當即表示如果資金有困難,可由館方出資購買。但他婉謝了,回去便召集工友集資買下了這台舊機器。現在,這台刨床就擺放在工業歷史館一樓展廳。

兩年建設期里,工業博物館征集到了1902年以來柳州所使用和生產的大中小型工業設備、產品等工業文物6200多件,各種文獻資料和圖片、影像資料12000多件。其中不乏具有廣西乃至全國“第一”和“唯一”特性的重要文物,如廣西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台汽油機等。如今的博物館正以城市“會客廳”的身姿迎接八方來客,年均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成了城市旅游、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的亮麗名片。

【一線講述】

“黑色長河”里流淌紅色奮斗史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河北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外景。光明圖片

講述人︰河北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開灤博物館館長 王立新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里,有一條跨越142年之久的“黑色長河”,站在這里,你可以了解中國工業文明發展史,也能感受中國工人階級的紅色奮斗史。

公園所依托的開灤煤礦始建于1878年,是中國煤炭工業的源頭和近代工業的搖籃。從始至今,開灤企業從未搬遷,經營從未中斷,為公眾留下了大量工業遺址、遺存和遺產。

為了盤活沉睡在地下的資源,開灤成立了歷史文化研究會,制定了工業遺產和企業文物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摸底、建檔、調集等方法對現存遺產進行了徹底的“掃描體檢”,像挖掘煤炭一樣挖掘文化資源,力爭把中國近代工業文化傳播出去、弘揚光大。

從2004年政府提出利用這片遺存發展文化產業的構想,到規劃建設國家礦山公園,再到公園揭碑、開園、正式開放,一共歷時5年。5年間,我們經歷了不少困難,建設剛起步時有企業職工覺得開灤就是產煤的,建設公園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是政府的事,和企業無關;還有人認為,企業資金緊張,花這些“冤枉錢”干什麼?不如買幾套現代化采煤設備。集團領導听到各種意見後,認為職工考慮的是現實問題,但也是短期問題,礦山公園建成後不僅能促進產業轉型,帶來可觀收入,還能傳承工業文化,社會效應難以估量。于是,一場場關于“文化產業促進企業轉型發展”的討論會組織起來了,大家反復討論、分析利弊,後來反對聲小了,建公園的共識逐步達成,籌建工作也進入快車道。

在建設公園的同時,我們還通過多種渠道聯系開灤歷史上的名人後代,包括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周學熙,曾主持設計制造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修築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的英國人克勞德威廉金達等名人的後輩都先後加入了征集文物的隊伍,征集到包括開平礦務局老股票、羊皮蒙面大賬本、開平礦權騙佔案跨國訴訟筆錄等在內的上萬件珍品。

如果系統地看開灤工業遺存的開發,實質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工業旅游到紅色旅游的發展過程。幾年來,公園里陸續建成了第一佳礦1878、電力紀元1906、井下探秘游等分館,初步形成了“一園六館”工業博物館群落。工人運動與建黨史、新中國建設發展史、艱苦創業史等紅色資源也被開發出來,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遺產。

如今,公園每年組織專題臨展,比如今年組織的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軍威民魂”展覽,吸引了眾多游客;這里還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首批紅色經典景區,為成千上萬名游客講述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

【一線講述】

聚人氣、冒熱氣,創意街區這樣建

講述人︰天津棉三創意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 強

在天津海河東路國泰橋南側,有一片民國建築群,當地人稱它為“棉三”,這就是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也是我所工作的地方——棉3創意街區。

棉3創意街區的源頭,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的天津裕大紗廠和寶成紗廠。當時紡織工業發達,這些民族企業的存在就是集中寫照。1925年至1936年,兩家紗廠逐步合並,之後更名為天津市第三棉紡織廠,2007年整體搬遷。2013年以前,這里一直處于廢棄待開發狀態。

著手開發前,設計團隊成員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歷史遺產與時代發展訴求結合起來?經過幾輪頭腦風暴以及外出考察,我們最終決定以“修舊如舊”的方式保留、修繕那些工業廠房和德式建築。然後在不破壞原有建築結構、風貌的基礎上增添現代元素,將古樸與現代、傳承與創新有機融合。幾年後,一個既彰顯工業遺產歷史肌理、又體現時尚街區現代活力的創意產業集群誕生了。

在改造、修繕老建築的過程中,由于廠房體量和建造年代的原因,給施工方帶來了不少技術難題,也積累了不少修建經驗。比如說,原有建築大多為磚混結構,為了保留其特色構造,我們采取了清洗外牆、抽繭休整、加固扶壁柱等方式進行保護提升,對于一些局部坍塌的建築進行加固修繕、局部加建、修復補缺,使其與原有建築形成整體,相得益彰。

整體規劃、建設完成後,我們成功引進了約70家商戶,老廠房終于散發出時代氣息。中西餐廳、茶館、咖啡廳、潮玩店、復古服裝店、藝術畫廊等進駐,這里很快成了天津潮流文化的一個集聚地。除此之外,老廠房的空間還被繼續盤活利用,天津當代公共藝術計劃、復古市集、全國滑板聯賽等各種活動秀成了這里的“常客”,累計吸引近百萬人次參加。

昔日老廠房,今日新氣象。走在棉3創意街區,工業遺址的斑駁跡與藝術時尚的斑斕色彩交相輝映,吸引更多創業靈感在此踫撞閃現。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耿建擴、陳元秋、顏維琦、周仕興、陳建強、劉茜、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常雲亮、李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