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旅游业如何重振 来看荆州"答卷"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05-12 20:02:17今年“五一”假期,老百姓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一边是还没有彻底结束的疫情,专家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不聚集”“不扎堆”,一边是近百天闭门不出的心蠢蠢欲动,渴望享受出行旅游的美好时光。走,还是不走?在安全与旅游之间,每个人都会权衡思量。
4月初,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荆州各景区使出浑身解数,推出系列活动,铺天盖地宣传。为恢复经济发展,政府及旅游部门也积极推动景区恢复营业。早在4月18日,荆州市就启动“旅游惠民月”活动。系列举措效果如何?在这次特殊的“五一”假期中,荆州旅游发生哪些变化?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旅游产业如何面对?旅游格局会有何影响?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探访了一些景区。
观光游:大型景区客流待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罗序文通讯员高照齐琪李友华
大型自然风光景区理应是今年“五一”旅游的首选,因为这类景区空间开放,只要不出现大规模聚集,出行比较安全。荆州自然风光较好的景区不算多,有名的是西边松滋洈水、东边洪湖和中部城郊园博园。
5月5日的松滋洈水,多云有风,一扫前些日子的炎热,天气凉爽适合旅游。号称“亚洲第一坝”的人工土坝上停满了车。大坝西面是洈水水库,崇山峻岭之间水天一色,风景确实宜人。湖面上游船不多,偶尔一两艘从群岛中驶出。大坝脚下是一片树林,丛林间被开发成汽车露营地、高低空探险等体验项目,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来自仙桃的张妍提前在景区官微上预约门票,不用排队,经身份核验、体温测量合格后顺利登船游湖。她说洈水太美了,每年都来住几天。开游船的王师傅说,坐船游湖要隔位就坐,船上人数减少,进湖频次增加,最多一天进湖30次。
洈水旅游公司总经理张维保介绍,“五一”期间景区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较去年降低70%,酒店入住率下降64%。往年4月至10月是洈水旅游旺季,团队游和团体活动都很多,今年几乎没有,景区导游都没事做。
5日15时许,记者驱车来到荆州园博园,发现北门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停车场停了不少车。入园处,工作人员要求必须扫码,出示绿码,检测体温后方能进园。园区百花齐放,牡丹、月季、玫瑰等各种鲜花如期绽放。游客纷纷驻足赏花拍照。形态各异的花灯造型分布在游览线路两侧。
荆州园博园副总经理梅艳介绍,园区为迎接“五一”做足文章,白天有国风文创市集活动、“致敬英雄·感恩有你”抗疫图片展、楚宫民乐、沙滩自嗨,晚上还有花灯展、草坪音乐节等。门票也从疫情前的80元/人降至50元/人。截至5日12时,荆州园博园入园人数4.5万多人次,最高峰5月1日入园游客约1.4万人。游客多是本地自驾游,一家人出来散散心。
荆州园博园去年国庆节前正式开园,当时游客如织,最高峰单日游客超过3万人次。“五一”应该是进园赏花游玩的最佳时节,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游客人数较高峰期减少近50%。
“疫情影响非常大,担忧安全是主要因素。”梅艳说,“五一”原本是人流出行高峰,部分市民有担忧情绪,会选择避开高峰。加上园区自身也有限流,并提前告知市民,这也会影响出行计划。
“团体游基本没有,这是疫情带来最明显的变化。”梅艳说,4月初某旅行社计划组三次团带到园博园来,后来告知园方,说政策要求不能集体出游,后续就再也没有团体计划。
表演活动也受限。去年国庆期间有花车巡游、楚舞表演等固定节目,受到游客好评,今年此类活动表演场次、规模都控制,原定的美食街区也取消了。
“今年洪湖游客人数锐减。”洪湖市文旅局局长金鹏来介绍,“五一”期间洪湖生态旅游区只接待790人,洪湖旅游港接待192人。当地最有名的悦兮半岛景区今年树屋养生游项目价格从1380元降到298元,都没人来住。5天假期悦兮半岛只接待372人,收入不到8万元。
据荆州市文旅局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景区游客人数和收入下降明显,但与第一季度相比,旅游市场有所回暖,特别是市民自驾踏青赏景、赴乡村采摘休闲游愿望比较强烈。
“旅游玩的是人气,疫情防的是聚集。疫情和旅游确实是一对矛盾体,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荆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旅游业如何适应今后疫情防控常态化态势,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游客在八岭山森林公园体验团体合作趣味游戏。 (视界网李文健摄)
乡村游:地域空旷受青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罗序文通讯员肖晓波向红梅
5月2日,晴空万里,天气炎热。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荆州区弥市镇的玫瑰园。记者从荆州城区驱车来到玫瑰园,车程大约半小时。停车场、周边道路都停满了车,交警在园区门口实行交通管制。游客排队购票后,依次检测体温,等待园方工作人员控制放行。
玫瑰园大约千亩,栽种了各式各样的玫瑰花。嫁接的玫瑰树齐人高,红的、黄的、白的玫瑰迎风招展,格外艳丽。低矮的灌丛一片一片,被设计出多种造型,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留念。一条玫瑰走廊从上到下铺满了各种各色玫瑰,几对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各种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玫瑰鲜花饼、玫瑰花酒、玫瑰精油等系列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不少人购买玫瑰盆栽,挑选心仪的玫瑰搬到汽车上。
“没想到一个乡镇居然种了这么多玫瑰,不仅花让人惊艳,而且这种单一的景点比花更让人惊艳。”黄女士通过组团从宜昌过来赏花买花,汽车后备箱都塞满了。
玫瑰园老板刘锐介绍,4月25日开园后,每天前来赏花和买花的游客千人以上。“五一”期间园区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收入50余万元。
和玫瑰园一样火热的还有铜铃岗蔬菜园,有玩的、吃的和住的,适合一家人过来体验农家生活。
5月2日当天,蔬菜园接待游客1000多人。三三两两的游客分散林中,大人们忙着串肉烧烤,小朋友玩起真人CS。不远处的“网红桥”被打扮成五颜六色,大家站在桥上一起摇摆,站不稳的就滑落下来。还有些年轻人则去体验越野车的惊险碰撞,刺激的尖叫声响彻云霄。
中午,游客们在园区享用当地农家特色美食,休息闲聊之后就三五成群,结伴去八岭山森林公园散步消食。行走在森林漫道中,沐浴着点点阳光,呼吸着清新空气,大伙一路欢声笑语。
“游客基本上可以在这里玩一天,上午采摘,中午吃饭,下午散步后就回去了。”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党支部书记马聂说,“五一”期间公园共接待游客5500多人。等到共享菜地和民宿建成开放以后,蔬菜园将会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
4月25日,荆州区推出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组织近百人从中心城区关公义园出发,到城南千颂园,品尝一碗清香可口的早堂面,来一场激情时速的卡丁车大赛;漫步菩提泉景区依山傍水的草地上,静下心来品茶话三国、听民歌;在金家窑·驿林木幽深之中享受森呼吸,体验非遗泥陶,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夜幕降临,在川店镇双店村燃起篝火,尽情歌舞……
“‘五一’期间,荆州区共接待游客5.9万多人次,A级景区只恢复到往年两至三成,乡村旅游却呈爆发式增长,远远超过往年同期。”荆州区农投公司总经理龚威说,到农村去散心,成为疫情解封后城市居民的普遍选择,带火了乡村旅游。
荆州市文旅局发布今年“五一”旅游数据,其中乡村游约13.67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319.2万元,人数和收入均居各类旅游之首。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游地域空旷,不会像大型景区那样发生人员大量聚集现象,而且很适合一家人游玩,能够在旅游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今后有可能成为旅游的热点。
人文游:火热冷清各不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罗序文通讯员黄琨汤琪琪
5月2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荆州方特游乐园,原以为这种以室内游玩为主的景点人可能比较少,没想到,抵达园区门口,保安示意车位已满,只好退出。
5日,记者再次驱车来到方特,发现停车场还是停满了车。没有办法,只好等到晚上去观看无人机光影秀。表演结束后,车辆一辆跟着一辆从园区驶出,挤满了道路,一时出现堵车。交警不停在道路上来回奔跑,疏散车辆。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从园区出来的游客,有的说“很好玩,很刺激”,有的说“还是要排队,一上午只玩了3个项目”,有的说“好玩的项目人多,想去又怕”……“怕什么?”“怕被感染啊!这么多人都挤在一起,还是有点担心。”一位潜江过来的王女士说,专家要求不往人多的地方挤,但儿子一直闹着要来,没办法就过来了。
荆州方特营销部负责人周勇介绍,荆州方特有41个室内外主题游乐项目,根据疫情防控所需,园区每日接待客流限制在往年最高客流30%以内。无论是游玩还是用餐,都实行隔排隔位。这样一来,原来可以一次性进去游玩的人数,现在可能需要分批进入,导致一些热门项目会排队等候。
“五一”期间,荆州方特新增了以“致敬劳动者”为主题的大型无人机光影秀,为游客带来新奇的视觉享受。园内还增加众多表演项目,如特色口技、土家幺妹对山歌、土家韵味民族晚会、滚环杂技等系列民间艺术。据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五一”期间荆州方特接待游客3.5万人次,与去年开园前四天接待6.7万人次相比,减少了近50%。
与火爆的荆州方特相比,楚王车马阵则相对冷清。
早在4月10日,楚王车马阵就推出优惠政策:“原价85元的景区年票,现在仅需39元,还享全年不限次数畅游景区。”景区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免费楚服游园、楚国贵族运动体验、免费陶艺手工等。为吸引游客,景区在户外大屏、电视楼宇、公交站台、微信公众号、抖音、传统媒体等大力宣传,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尽管如此卖力,楚王车马阵景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同比去年下降55%,景区收入同比下降68%。
与楚王车马阵相比,荆州博物馆接待游客更少。
荆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五一”期间该馆共接待人数5412人次,相当于去年同期3.5万人次的零头。去年“五一”期间荆州博物馆每天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今年同期只有1000余人次,减少90%以上。
荆州名胜古迹颇多,既有原生态的楚王车马阵,也有展览文物的荆州博物馆,还有运用当代科技建造的方特乐园,人文旅游形态多样。面对疫情,这些景区则表现迥异。“人文旅游不仅要展现历史,更要注重游客体验。方特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了这一点,自然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荆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疫情下政府要求景区限流,不接待团体游客,这对主要靠团体游生存的人文旅游景点来说冲击很大。如何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及时转变旅游业态模式,对人文景观来说很紧迫。
“无论是人文游、乡村游、还是观光游,都需要提升游客体验感,这是发展旅游的不二法则。”这位负责人认为,这次疫情给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防控安全”将会是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开发出新的业态,方能对冲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