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在整合资源中打造旅游精品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8-08-20 13:06:56

十大滨海旅游精品、十大文化旅游精品、十大红色旅游精品。《意见》把资源整合提升到创建旅游精品,提升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赋予了福建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然而,福建旅游业发展至今,旅游产品多但不精,……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福建将重点建设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以厦门为中心的闽西南、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西北三大旅游经济协作区,并在每个协作区内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将重点完善十大生态旅游精品、十大滨海旅游精品、十大文化旅游精品、十大红色旅游精品。《意见》把资源整合提升到创建旅游精品,提升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赋予了福建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然而,福建旅游业发展至今,旅游产品多但不精,除武夷山、鼓浪屿、泰宁大金湖、土楼、白水洋-鸳鸯溪、清源山六大5a旅游景区,以及具有独特文化的湄洲岛、三坊七巷外,游客对福建众多景区(点)的感知与认知评价并不高。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精品,严重制约着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说,与旅游强省相比,福建旅游业的一大差距,就是缺乏精品。而要打造旅游精品,关键在旅游资源整合。

整合同类旅游资源,避免恶性竞争。

由于旅游资源类似,产品差异性小,同类产品间如果发生恶性竞争,对旅游业的发展伤害极大。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南靖、华安、永定分别打出“福建土楼,故里南靖”、“华安土楼,土楼源头”、“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的宣传广告。为避免恶性竞争,两市三县组成旅游联盟,签署《福建土楼联盟宣言》,统一打造“福建土楼品牌”,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益。

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增强品牌带动效应。

福建优越的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造就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但由于体制、机制及利益等多种原因,各地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特别是品牌旅游产品的带动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以“双世遗”武夷山景区为例,在福建大武夷旅游联盟形成之前,武夷山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较为有限,武夷山周边的延平、邵武、顺昌、建阳、政和等县虽不乏优质旅游资源,但由于融资难、开拓市场难等原因,发展缓慢。去年12月,福建大武夷旅游联盟成立。大武夷旅游区的范围是以南平、三明为主体,以武夷山、泰宁两个世界遗产地为核心区,辐射包括南平的延平、邵武、顺昌、建阳、政和,三明的将乐、永安、建宁、沙县、三元等县(市、区);大武夷旅游区将统一编制《福建大武夷旅游区发展规划》,力争至2012年底,南平、三明两市基本实现旅游规划、产品、线路、服务一体化,大武夷旅游区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至2015年底,形成品种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武夷旅游产品体系,使大武夷旅游产业规模明显提升,效益更加优化,成为海峡旅游的重要支撑。届时“1 1>

2”的乘数效应将充分显现。

《意见》提出,要完善福建土楼联盟、大武夷旅游联盟合作机制,加快厦漳泉和福莆宁同城化进程。加强海西旅游区四省23市的合作,推动打造闽粤赣13市旅游合作区和闽粤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闽浙赣生态旅游合作区等。这一举措将为打造旅游精品开启新的篇章。

整合跨行业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意见》提出推进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浪潮的带动下,旅游业跨业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如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农业观光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如旅游景区兼作影视文化基地,养老、医疗方式借助旅游框架产业得到升级等。旅游业的跨业融合为旅游产品的创新带来了机遇。福建旅游业在跨行业资源整合方面已经有所收获,如武夷山景区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是旅游与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结合的作品,公演一年就创造演出380场、观众4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的佳绩。

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培育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乡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大力发展游艇、房车、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开发登山、漂流、赛车、沙滩运动等体育旅游产品。

相信在《意见》的推动下,一大批文化产业景区、农家乐、体育旅游产品将茁壮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