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如何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权威专家齐聚佛山这样说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8-05-03 20:28:04

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率可达于70亿人次,年均增长大约35%;2017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高铁占80.3%;去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0亿人次,人均出游3.7次,散客占96%......

昨日,第二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隆重开幕,作为本届旅博会的重头项目,27日下午,在马哥孛罗酒店举行了“当前旅游业态趋势暨全域旅游研讨会”,来自全国全国的权威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齐聚佛山,围绕着“高铁经济”“全域旅游”等热词,就如何适应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深入探讨,为本届旅博会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吴丽云

全域旅游要按照打造景区的理念打造目的地城市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发展全域旅游?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从游客需求的角度来讲,需求发生了变化,意味着我们的产业、我们的目的地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第二个是供给端其实也发现了变化。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当前旅游需求有“四个化”:第一个是大众化,看一下国内旅游人次有50亿人次,人均出游3.7次;第二个是散客化,我们也会关注到旅游者在旅游的时候,不再像过去那样跟团游,96%的人是散客,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自己去安排他的行程;第三个是年轻化,游客群体越来越年轻了,45岁以下的人群占到了70%,千禧一代占到了一半以上;第四个是个性化,80、90、00后组成的群体对旅游诉求也有很大变化,他们对一些小众的、富有个性化的东西更能展现出他们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因为需求变了,产业也已经发生变化,于是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这样一个全域旅游的概念,是恰逢其时,是产业变革到了这个阶段的产物。

全域旅游其实是目的地旅游。所谓目的地旅游,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旅游把景点作为发展中心和发展核心,全域旅游是要把城市、农村作为目的地,把它们作为不同旅游发展方式的一个中心,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到了一个更加开敞的空间。

在现在这种目的地旅游背景下,全域旅游第一个,它打造的空间是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空间。从产业上,生活性产业、生产性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有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所有产业都是泛旅游产业。还有在业态上会更加地多元、丰富,以及生活化。

全域旅游不是要做成一个大景区,而是要按照打造景区的理念来打造目的地城市,让游客在城市旅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和、美丽、舒适,我想这是它核心的一个理念。

了解了全域旅游是什么、为什么以后,那么全域旅游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我个人对此提了“五个全”,第一个是全场景旅游化,要把旅游场景从景区拓展到泛景区再到城乡的生活空间;第二个是全链条旅游化,要营造不断创新发展的环境,对于所有创新发展的业态产品,本着一个先发展、后规范,先鼓励他做大,然后再慢慢引导规范化发展的这样一个路径;第三个是全产业旅游化,旅游要跳出旅游做旅游,要把所有的关联企业能够为旅游所用的、可以提供相应旅游功能的产业拿出来,和旅游者共享;第四是全渠道旅游化,就是大旅游的营销拓展,要重点推动区域内的协作和跨区域的协作,特别是关注年轻人的诉求,把握了年轻人的需求,就把住了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未来;最后一个是全社会融入旅游,这需要加强利益共享下的部门协作,还要求旅游发展应该让老百姓受益,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做旅游的宣传员。

同程旅游目的地营销CEO湛研

高铁时代旅游目的地要以内容为王,大数据画像精准营销

今天的主题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走进高铁旅游新时代。在座每一位朋友都在接受高铁时代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捷;第二个是打通高铁旅游的新营销,高铁会带来大量的游客,怎么样去抓住这样一个流量红利,来为旅游目的地做更大的赋能;第三个是创造高铁旅游新经济。

首先是高铁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率可达于70亿人次,年均增长大约35%。2017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我们看到,高铁占80.3%,高铁对于整个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两方面,一个是更新对时空的认知,一个是新的资源分配。

新的时空认知,体现在空间的距离被淡化,时间的距离成为主要的标尺,1小时的交通圈概念也在强化;第二个关键词是新资源的分配,交通圈内的资源一定面临着重新的分配和重组,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因为大量的游客涌入以及各个城市的入境游客也在进行二次分配,高铁有可能成为沿线城市很好的优势,但是也有可能沦为过境集散地的一个困境。

针对这个情况,基于高铁时代到来的旅游目的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做?第一是品质旅游,内容为王,怎么样去打造目的地的内容,来让游客增加他的出行感知,增加他的选择;第二是线路产品的优化重组;第三是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包括一些演绎类的项目。总而言之,在高铁的情况下,核心还是要关注旅游目的地内容的本身。

要留住高铁游客,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比如探索“高铁+科技”,这里指的是智慧出行,未来不管在同程、携程、去哪儿平台上,你会看到越来越精准推送。每天都有城市排行榜,哪个城市的订单量最高;第二个是民宿,民宿经济应该是住宿的业态,要考虑怎么去丰富住宿的业态,让高铁游客留下来。

第二个是高铁旅游如何进行新营销。我们认为基于大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可能大大提高营销的精准度。

我们做了一个广东高铁用户出行的画像,有非常好看的两个数据,一个是26岁到45岁占了绝大比例,如果我们要把握高铁的流量和高铁的经济,其实26岁到45岁集结了70后、80后,甚至可能还有90后,针对这些用户,我们应该用一些什么样的营销机制和推送信息,这里面也有一些讲究;另一个数据是高等学历超过50%以上,甚至占了绝大比例,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非常好的一个现象,就是高等学历的整体文化素养和消费的能力都是比较好的。

还有一个是加强区域联动进行营销。通过调查高铁的数据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城市互为客源地和互为旅游目的地,比如上海和江苏,他们既是各自的客源地,同时也是各自的旅游目的地,未来在营销上应该更多地进行跨区域联合,比如广东和广西一起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