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愁湖公园,沐浴海棠春色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3-15 00:00:59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转眼间,这里的海棠花开了,那里的玉兰花谢了。
玉兰花还是上周在朝天宫拍的,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的。后来在去莫愁湖的路上看到朋友发照片,玉兰花已经开始凋落,洁白的白花被枯黄色替代,还好留下了一地的缤纷,也算了无遗憾。
花开花落,好似一场生命的轮回,是我们无法挽留的。本来还打算跟朋友一早起来去看下呢,便没再去。越美好的事物越是不会为你而停留的,只有不断地走下去,才会发现更多除它以外更美好的事物,比如海棠花。
南京的三月,风里还夹杂着一丝透心骨的凉意,但丝毫不影响跟朋友一行人去莫愁湖公园赏花的心情,莫愁湖公园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
莫愁湖在六朝时称横塘,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极一时。清乾隆年间,在园内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此行我们目的不在游园,而是为了寻找花花世界中盛开的海棠花。海棠花跟莫愁女也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的,彭冲同志在 60 年代初期曾要求莫愁湖公园栽种与莫愁女相互印证的海棠,1965年市成建局在市五年园林绿化工作规划大要中提出“在莫愁湖畔新建海棠园”。
莫愁湖公园内的海棠花目前有百余种品种,植株超过一万株,经过技术手段培育,海棠花的整体花期提前了一个多月,与南京市市花梅花形成了“东看梅花,西赏海棠”的胜景。满园的海棠鲜花盛开,花苞鲜也是娇艳欲滴,沐浴在这暖暖的春色里。
海棠花有一个别名,叫做“女儿花”,至于为什么叫“女儿花”,从不知晓。可能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吧——俏丽优雅,娇柔羞涩,如少女般婀娜多姿。不像梅花,高洁傲岸;不像兰花,优雅空灵;也不像菊花,冷艳清贞。海棠花就像一个书香门第家的小姐般优雅脱俗。
海棠花还有一个别名,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断肠花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中的女子在等自己心爱的人回来,她每天站在墙边期盼,后来女子死去了,在她站过的地方竟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那花朵红的如鲜血,是女子的眼泪和爱浇灌而成的。
海棠花每个枝杈上大约开6朵小花,有的洁白如玉,有的含苞欲放,在春风的吹拂下,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海棠花其实很平凡,没有玫瑰的高贵,自身平凡而又纯洁。
安静了一冬的枝条,枝条还来不及长便开满了一朵朵的花和含苞欲放的蕾,含苞欲放的蓓蕾好似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几分娇羞几分矜持。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写道:“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便是对此时景象最好的诠释吧。
公园每年都会引进最新海棠品种,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海棠园,每年海棠花盛开之时,会举办海棠花会,一年一度的海棠花会也是当地的重要盛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
下面一起欣赏下海棠花吧~
就连名字都是那么优雅动听~
「占春颜色最风流」
「不是无情物」
「嫉春」
「牧童遥指」
「风雪夜归人」
「丽莎」
「梅妻鹤子」
「望春风」
「一枝独秀」
「南暖北寒」
「碧玉盈枝」
「野棠疏语」
「映日」
「遥知不是雪」
「谁与共舞」
「闲庭雅趣」
「风雪夜归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
「探春」
据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喜欢海棠,所居住的中南海种有许多海棠树,常到海棠树下散步。1954年春,海棠花开。彼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出席日内瓦会议,赏不了花。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见到花,周恩来十分感动,百忙之中,他又压了一朵芍药花,托人带回中南海。回国时,又把那枝海棠带了回来。后来,邓颖超便用一张纸作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起来,成为他们牵手一生的见证。直到今天,这两枝花还完好地保存着,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
除了海棠花外,展出的温室房间里还有一种花,仙客来,别名萝卜海棠。两种花的区别是蛮大的,仙客来的花的杆子细长撑起花瓣,而秋海棠的花则是一小簇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在一起,而且别名叫做“萝卜海棠”,会不会是大号的海棠花呢?
作者:冷月印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浪微博:冷月id
微信公众号:lengyuesj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