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圣索非亚大教堂,那些美轮美奂的细节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0 16:24:57

  图1

  

  在国外旅游一般都会感到最美的建筑是教堂,而圣索非亚大教堂除了它雄伟壮观的建筑以外,教堂内部的细节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美轮美奂,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圣索非亚大教堂,作为拜占庭帝国时期建筑物的最高杰作,在1500年的历史中,历经天灾人祸,三次毁坏修建,存留至今,它承载了土耳其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以此圣索非亚大教堂以其创造性的建筑形式,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宗教价值,以及非凡之美超越了其他遗迹,被许多艺术和历史学家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圣索非亚大教堂三次被毁又三次重建是怎么回事?

  圣索非亚大教堂,最早在4世纪由君士坦丁一世所建,是拜占庭帝国最重要的教堂,后因政权更迭与战乱,当时的遗迹已经彻底消失。6世纪,又在原址兴建第二所教堂,因内乱烧成渣滓。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物是第三所教堂,在第二所教堂被摧毁后的仅仅数天,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决定再建一个更为宏大雄伟的第三所大教堂。查士丁尼一世投入10000名工人,将各地的物料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包括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古希腊圆柱,埃及的斑岩,色萨利的绿色大理石,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的黑石以及叙利亚的黄石等大量石材,并花费六年光阴将圣索非亚大教堂装饰得更为精巧华美。奥斯曼帝国时代,教堂改为清真寺,原先墙上的镶嵌画,被涂料遮挡起来,得以保存至今。现在这里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就是建筑物本身以及建筑物内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细节。

  为什么说圣索非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教共存的教堂?

  “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它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当年,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宣礼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大教堂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工的,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可谓盛极,在接下来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作为教堂使用,而后的近500年里才成为穆斯林的清真寺,也新建了外面的四座宣礼塔,直到1935年的2月对外开放,成为土耳其的第三大博物馆。

  图2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第二站,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就可以方便的到达圣索非亚大教堂。这是苏丹艾哈迈德广场游人排队准备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情况。

  图3

  

  游人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以圣索非亚大教堂为背景合影留念

  图4

  

  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周边环绕着蓝色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地下水宫等著名建筑,所以售卖小商品和餐饮的小商贩也很多,报刊亭,快餐摊,饮料店,水果摊......,比比皆是,这是一家快餐水果摊的老板在制作鲜榨水果饮料。

  图5

  

  这是今年8月初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看到的场景,有10几个女孩手举着写有“我是韩国人”的纸牌让游人拍照,我在想这大概和前一段土耳其少数反华暴徒误伤韩国人有关。

  图6

  

  从蓝色清真寺出来站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看到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图7

  

  圣索非亚大教堂在托普卡珀宫和蓝色清真寺之间,在托普卡珀宫的门前也可以看到漂亮的大教堂全貌。

  图8

  

  在走进圣索非亚大教堂之前,欣赏教堂建筑外观局部

  图9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筑外观

  图10

  

  通过大理石走廊我们来到教堂的主空间大殿。脚下没有了蓝色清真寺曾经柔软的地毯,换之以磨得发光的石板。高大的穹顶,巨大的中殿,低垂的环形灯和金色镶嵌画面,构成了教堂最重要的空间。如果说蓝色清真寺内饰华丽,那圣索菲亚大教堂绝对称得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穹顶气势恢宏,壁画绚丽辉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去的时候正赶上教堂内部在维修,画面左侧都是顶天立地的脚手架,外侧是施工隔板,有很大一块区域无法参观,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

  图11

  

  我喜欢建筑的细节,细节之美,细节决定成败嘛,所以在圣索非亚大教堂我更关注建筑内部的一些细节和局部。圣索非亚大教堂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高度55米。

  图12

  

  这是大殿正中的祭坛,取消了偶像崇拜,没有西方教堂里贯有的圣像,代之以伊斯兰的意念崇拜的“米哈拉布”祭坛。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在征战匈牙利后带来了两根巨大的蜡烛,放置在清真寺米哈拉布的两侧,而祭坛的朝向是面向着圣城麦加的方向。

  图13

  

  让我们的目光再向上看,在穹顶的正上方,马赛克镶嵌画《圣母子》,看到了圣像,圣母悲悯地俯视众生。精美的壁画经过岁月的磨砺,虽然有些斑驳,但画面依然生动。

  图14

  

  这是在教堂美丽之门门口内部弦月窗处的壁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君士坦丁大帝、圣母玛利亚和查士丁尼一世》,创作于10世纪,画面中君士坦丁(右)正在向手托幼年耶稣的圣母玛利亚奉上伊斯坦布尔,而查士丁尼一世(左)则献上圣索非亚大教堂。

  图15

  

  教堂精美的壁画,十字架图案是圣索非亚教堂时期的,而花纹图案是清真寺时期留下的。从教堂变成清真寺,再变成现在两教图腾和平共存的模样,圣索菲亚是绝对传奇和独一无二的这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融合,着实让人赞叹。

  图16

  

  画面右下角的是苏丹楼座,是专为苏丹举行非公开宗教活动设计的,四周严密的围挡可以保护苏丹免受行刺。

  图17

  

  高大的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穹顶,穹顶曲面上的绘画和图案非常漂亮,二楼的护栏在灯光的渲染下显得十分神秘。

  图18

  

  穹顶上的精美壁画

  图19

  

  穹顶壁画的细节

  图20

  

  穹顶的一些细节

  图21

  

  在教堂大厅里转了一圈,你会发现整体布局的一些细节。首先是中心的环形灯,他比周边的小灯要大很多,还有苏丹楼座,与苏丹楼座相对应的位置是木制的讲经台,又称敏拜尔,是供神职人员宣讲古兰经使用的地方。在讲经台右前方的地面上,你可以看到一块以彩色大理石装饰的地面,这个地方被称为“世界的肚脐”,也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据说历任苏丹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加冕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是祭台米哈拉布,位置正对着东方麦加的方向。祭台上方有基督教的马赛克壁画以及真主和默罕默德的金字圆牌。

  图22

  

  低垂的吊灯,像巨大的花瓣选在空中。

  图23

  

  教堂一角的铜钟

  图24

  

  教堂二楼的环廊

  图25

  

  转到这个角度再看看令人震撼的穹顶

  图26

  

  教堂窗套上精美的镶嵌画

  图27

  

  在教堂巨大的柱头上看到了这样的金字圆牌直径有7.5米,共四个,非常醒目,写的是穆罕穆德、真主、四位国王(哈里发)的名字以及穆罕穆德两个孙子的名字。

  图28

  

  拜占庭式柱头有别于罗马时代的柱头样式,拜占庭时代的普遍来说比较细,镂空雕花也极为精致。

  图30

  

  教堂彩色玻璃窗的细节,阳光透过土耳其风格的彩色窗户投射进来,祭台一片金光灿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玻璃上下两块上面有伊斯兰文字,是伊斯兰教特征的窗户。

  图31

  

  教堂照明的环形灯的细节

  图32

  

  这张穹顶的图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由教堂时期的十字架图案和清真寺时期的花纹图案共同组成的镶嵌画,感受从教堂变成清真寺,再变成现在两教图腾和平共存的模样,以及绝对传奇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融合。

  图33

  

  大殿巨大的支柱,高大的穹顶,低垂的环形灯,衬托的游人十分渺小。

  图34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庭院里,有一些考古发现的拜占庭时期的文物,静静的放在墙角,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图35

  

  教堂里看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和怀中的婴儿

  图36

  

  这位老先生在这里坐了很久,在仔细研究教堂的历史。

  图37

  

  【圣索非亚大教堂小贴士】

  1、交通方式可以选择乘坐城市有轨电车。

  2、在教堂门口购买门票之后,需排队顺序进入。这里与蓝色清真寺不同,不用换鞋套和租用纱巾。

  3、进入教堂可以携带相机,但三脚架好像不能带入。大殿内也是可以拍照的,但不能使用闪光灯。

  4、参观圣索非亚大教堂,包括露天广场和室内大殿,加上排队的时间,大约需要2个小时。

  5、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位置在蓝色清真寺和托普卡帕皇宫之间,附近还有地下水宫,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参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