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湿漉漉的阳台山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5-11-20 16:22:04

  

  这个牌子很显著吧,但景区牌楼却很寥落

  昨天,有朋友问我,现在这种游走状态,是怕孤独吗?我说,没直接关系。

  

  景区一进门后的石阶路

  去阳台山,就像昨天去逛大钟寺一样,只是为了把某一系列的景点,逛完。二月多前去的大觉寺鹫峰,觉得运动量适中,且以自然景为主,较配我的胃口,加上离家不像黄草梁那么远,交通也还方便。上周去凤凰岭后,对海淀区西北线的风景,还是有点情有独钟了。这周,去鹫峰和凤凰岭之间的阳台山,是很自然的事了。

  

  林挤占了路,路因林而上

  百度地图上的阳台山风景区,很好找,但实际意义上的,却差点走错了。从鹫峰往北去,不远就是“阳台自然山风景区”的牌子,但景区门口,实在寥落的不像一个景区,倒像是旁边的农家乐。以至我走到临近的村子里,才发现不对头,又折返了。

  

  不是绝壁千屻,但也陡峭高耸

  踏进几乎没有游人的景区牌楼,往上走,是真正的妙峰古道。磨得发亮的青石台阶,显示着古朴和素雅。两旁的树林,密密匝匝,绿的醉人,不可计数的知了们在不知疲倦的鸣唱。在那片天地里,它们是主人。

  

  青山为伴

  上去不远,遇一老者,背上的大背包里插着七八个塑料瓶子,一看便知是去上面打泉水的,一条毛巾搭在脖子上。起先还不以为意,想着没太阳,尽管有点桑拿天,但缓缓向上的台阶,不至热的怎样。但过后的经验是,上阳台山,最好的擦汗工具,还真就是毛巾了。不管是谁,爬到山顶,不出汗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挥汗如雨,也毫不为怪。到后半段时,我的眼镜几乎就淹没在汗水里了。

  

  路边不知名的紫色植物开得正艳

  一千多米高的山,在北京都不算什么,但是,不断向上,向上,中间总有感觉,不知顶在哪。身边的树林,密不透风,远处的青峰,被浓的像乳一样的雾笼缠绕着,视野始终在两三百米之内。好在鸟儿和知了,聒噪着你的耳膜,让你始终被什么牵扯着,远离冥想。

  

  这张照片,有点水墨的意境了

  十几里地的山路上,登山者寥寥。那里或许只是供锻炼身体,取泉水,或者驴友一样的人,消闲的地方吧。没有名胜古迹,没有碑刻摩崖,自然而不奇特的树,自然而不娇艳的花,自然而不乖张的石,还有那攀不完的、普普通通的石阶。

  

  树很普通,却很有形

  就像往常一样,一个人的独行,总会有些“偶遇”。翻过一个山头,绕到山后,问下山者,到顶还有多远,不同的人给了我不同的答复,一半路,四十分钟,二十分钟。尽管是在不断上行,但中间间隔,也不会差那么多。好在浑身湿透的身体,包括脚步,都还没有出现上周凤凰岭的那种筋疲力尽感,只是如雨的汗水,总会模糊眼镜,这时只能停下来拭汗。在不知多少次的拭汗之后,碰到一个跟我一样的独行者。看着山后的路越来越窄,林越来越密,荫越来越低,天似乎也越来越沉,我便动念,想着跟他同行了。结果上行不远,又遇见独行女侠客。很有意思,走走走走,我们三个原本的独行者,却结成了一伙。

  

  山顶上的马路,和雾

  阳台山的顶上,有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蜿蜒下山。在马路的映衬下,山顶没了登高四望的景致。在山顶售票的清癯老者,来自马路那头的妙峰山脚下,那条新修的路,给他带来了方便,每天四十分钟,就可以来到千米高的工作岗位了。他的工作时间,想来多半是闲着的,要么,就是跟我们这些从阳台山下呼哧呼哧爬上来的驴友们扯闲天。

  

  到此处就折返了

  午后的阳台山顶,大雾深锁。愈加厚重的雾气,包围了山顶和那条崭新的柏油马路。二十米开外,不见任何东西。我们三个原本的独行侠,在山顶上,聊的是世间事,不过跟那山顶的雾一样,似乎看透了,似乎又看不透。

  上山时,挥汗如雨,根本无法拍照,下山时,得了方便。但下山时,石阶上似乎加添了湿意,天气也越发阴沉了。我们的话题,也由人生到伴侣到孩子,比在山顶上的话题现实多了。

  

  湿意浓浓的青石路

  我又顾自在前头带路了。路遇的上山者少了,他们似乎都是奔着顶去的,尽管他们有可能要摸黑到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