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学院的纬度2】——当代学院艺术研究展第二回展览开幕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6-01 13:06:40

开幕.JPG


开幕式

3.JPG



1.JPG


研讨会现场


  【学院的纬度2】——当代学院艺术研究展于5月29日下午3:00成功开幕, 这是一次学术研究性的展览,共展出29位优秀学院艺术家作品。

IMG_0501.JPG


IMG_0509.JPG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弱化专业特征,强化学院品格下的个人独立精神,参展艺术家都是在本领域探索多年很有建树的实践者,因此作品具有很强代表性,为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感谢艺术家们的提供高质量的作品!“学院艺术”是个大主题,我们将以系列展览的方式,研究和探讨这一主题,欢迎同行提出宝贵建议。展览将持续到6月24日。

用,,,学院海报60+90大.jpg

展览海报


  策展人:成蹊


  参展艺术家60年代:李晓林  李帆  刘丽萍  隋丞  王兵 王家增  徐宝中 周吉荣  张峰.


  70年代:李鹤  李晓宇 宋光智 裴莹 陶加祥 吴洁.80年代:刘海辰 朱兴国 张昊。80年代:罗丽娜Katariina Lfman(芬兰) 苏日娜  吴建棠 王欣雪  王维荣 王霖  于洋 赵金秀 周洪亮 张赞 张亚楠90年代:刘流 李婧(以上按姓首写字母排序)


  开幕时间安排:2016年5月29日


  下午3:00—3:30开幕仪式(一号馆)4:00—5:30研讨会(三号馆)


  展览时间:2016年5月29日——6月24日


  主办单位: 成蹊当代艺术中心


  成蹊地址:北京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六百本商业区一层A07(一号馆),南区一层B05(二号馆)


  【学院的纬度2】——当代学院艺术研究展第二回


  前言


  文|成蹊


  学院艺术古已有之,近现代中国以林风眠,徐悲鸿奉命建立西式美术学院,提倡兼容并蓄而进入新的历史。所谓学院艺术家是指受过正规且完整的学校教育和学术训练的人。传统的学院艺术意味着严谨和规范讲求理智与共性,而当代学院艺术已进入全新的阶段。


  艺术史是社会历史一部分,当代中国社会急速变革,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新媒介不断出现。全球时代的到来,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给中国艺术家带来了文化、物质和心理多重的冲击。于是艺术表现个体生命意义和时代价值体系的关系,成为该时代的艺术精神。


  学院体系下的艺术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有当代艺术的共性也有学院艺术自身的特征。当代学院艺术家不仅要面对艺术史上众多大师和学院内部前辈的艺术成就,实现传承与创造,同时也不可回避当代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学院艺术是艺术史的重要内容,社会各方的快速变革,使不同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价值观,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既有传承,也有碰撞,学院与非学院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开始超越作品本身的审美追求、语言范式、表现技术,关注潜藏在作品背后的另一种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非学院派”的学院艺术,这种变化即丰富了学院艺术,同时也引发了思考。近代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革新,究竟留下了什么痕迹?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学院艺术的纬度到底能有多少?


  于是多纬度解析当代学院艺术,探寻其新的价值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鲁迅美院、天津美院、四川美院、西安美院、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的教授、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从60年代到90年代出生(共29位艺术家),进行分析、梳理,目的是引发思考与讨论!


  2016.4.20成蹊于望京


  (编辑:杨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北京文艺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北京文艺网的价值判断。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返回首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