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维铭:“焦点访谈”之后 场外商品现货路在何方?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23 10:32:34

  “期货”(Furtures)需到期交收相反,现货(Spots)指的是能够即期交收的商品、服务、权益及其衍生品(如指数)等事物。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运行证券、期货等采用连续交易制度的金融产品已是1980年代后期,“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们对上述旧物的认识已如当代伊拉克人面对古巴比伦文字一般陌生,以致沈雁冰先生的文学作品《雷雨》竟成了一代“先驱者”重温“鸳梦”的枕边黄石。几乎从那时起,中国证券、期货市场便以投机性著称于世,投资者乃至经营者、监管者的无知难辞其咎。

  是的,从1990年代起各大证券、期货交易所追求高起点、弯道超车,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交易系统起,使得连续交易(标的物价格变动周期允许在15分钟以下)制度就和着电子游戏(赌博)般的即视感走入千家万户,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后发优势”下,参与者缺乏教育的“后发劣势”亦日趋展露。于场内外市场分野来看,便是全行业以及执法、立法部门极其严重的认知偏差。

  实际上,稍微有点金融史常识便可知,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几乎都是随着16世纪伦敦皇家交易所的成立呱呱坠地。其发展也走过了同中有异的历程:场内市场主要吸收实力强、信誉高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标的的价格论证和归属转换;场外市场主要吸纳实力稍逊、信誉一般的散户和有特殊需求的机构赚取利润、规避风险。然而,以商品现货为主的中国场外市场除了起步晚、监管难外,形形色色漏洞“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大、性质劣、牵涉广的投资纠纷。2016年“3·18”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停牌良久的某交易所及其会员单位涉嫌聚众赌博、部分人员利用制度特点提供错误策略以非法侵占客户本金的恶性事件便是上述领域现状的一个缩影。

  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管理者在后金融海啸时代片面追求财政收入、就业指标放任现行法律制度下性质不明、漏洞明显的“商品现货交易场所”纷纷成立外,投资者教育的不足和经济结构带来的社会成员知识水平欠佳也不可小觑。在参与投资者保护实践的一年多来,笔者发现相当多投资者和经营者对于全球场外衍生品的运作原理和法律法规不甚了了,仅凭一腔投机需求和赚快钱的“动物冲动”入市、造市。

  因此,“3·18”曝光对行业无疑是敲响了警钟,同时亦为整个场外市场正规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事实上,中国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各行其是由来已久,这在造成场内市场散户化、投机化的同时,亦导致了场外市场难以得到场内市场人才、技术的滋养,更难获得对冲风险场所的尴尬现状。这便是许许多多实力不足、信誉不彰的场外经营主体为求生存、发展利用现行条件下运营漏洞忽略投资者教育、合规法务建设以“先洗(脑)再(宰)杀后逃(逸)”套路赚取原始积累的根本原因。

  从上述现实出发,场外商品现货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当务之急应是构筑对冲场所、为经营主体提供坚实的生存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行业秩序、维护投资者利益,确保投资者头寸能够形成价格,实实在在地获得合约规定的权益。而江苏、广东等省份建成或筹备省一级结算中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积极试点场内外业务“无缝连接”也是繁荣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不二法门。此外,更进一步的建设还应引入由金融专家、法律人士、行业精英组成的专门协会,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培训、争议仲裁、技术升级等服务,从而令场外市场以普惠金融的新面貌发挥柜台零售业务的“小、快、灵”优势,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健康生长。

  (来源:投稿 作者:维铭,投资者保护专家、前期货从业人士,2013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小说《期货往事》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观点与本站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储晓燕 HF07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