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无锡政法放大高质量发展“锡”引力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05-19 00:02:11

  在年初开展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无锡从上年度排名三甲之外跃至全省第一;而这几日,省内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国家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海力士把韩国本部的封装测试订单转移到无锡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以物联网金融为特色的科技型银行——无锡锡商银行总部在无锡安营扎寨……这些高精尖企业在战“疫”复工复产达产的关键时刻,纷纷落户无锡,是对无锡营商环境的认可与肯定,更是对无锡平安法治环境的褒奖,在营商环境比优的赛道上,无锡交出了一份过硬的“成绩单。 正如4月25日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调研政法工作时所说,全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政法铁军的政治担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无锡政法系统创新服务经济建设的嘹亮号角再一次吹响,放大了无锡营商“锡”引力,构筑起无锡领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依托网格精准管理 筑牢百姓安全“最强堡垒”

  无锡素有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摇篮的美誉,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后的经济发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成了重要的保障。

  无锡市委政法委和市公安局去年就共同推出“一标三实”网格数据共享,将全市292.1万条标准地址和634.52万条实有人口信息全部入格,形成网格员发现提交、警格员核实入库信息的实时更新机制。疫情发生后,该市2.8万名专兼职网格员、30万名平安志愿者根据网格大数据排查走访241.79万户居民608.27万人,发放防疫宣传册315.32万册,排查疫情高风险地区返锡人员7.46万人,排查化解疫情相关矛盾纠纷1.3万起。

  企业要复工,人员大流动,而人员流动就会增加疫情风险。怎样才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呢?市公安局强化数据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2月中旬,组建专业团队迅速研发建设“锡康码”核验APP。截至5月8日,“锡康码”累计注册1000万人,核验1.1亿人次,有力地服务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群众安全出行和城市有序运行。

  在无锡市委政法委的统筹推进下,无锡政法各单位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政法各单位联合制定《关于全市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建立“六项工作机制”,强化依法保护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提供优质高效政法公共服务“三项服务保障举措”。

  4月1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打响了“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品牌。根据行动方案,该市政法系统迅速启动6400余名政法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当好“八大员”的工作新机制,把依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工作落到位,用干部的“悉心办”实现企业的“无难事”。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合法权益得到“最大保护”

  “通过电商渠道购买的巧克力竟是假货!”2020年1月,江阴某超市老板报案,称在网上进购的品牌桶装巧克力经鉴定为假货。警方在广东汕头和普宁先后抓获嫌疑人5名,捣毁两处假冒伪劣进口巧克力的生产窝点,查获数百箱假冒麦提莎、瑞士莲巧克力成品,以及大量商标、包装等物品,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也是无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动能。为此,全市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持续完善专业手段和协作机制建设。公安机关实施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涉疫涉企警情快速响应和多警联动处置,及时受理处置各类涉疫警情4.8万余起,调处涉疫矛盾纠纷3000余起,破获侵权假冒案件110余起,抓获嫌疑人300余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0余个,形成强力震慑效应。

  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早已深入无锡政法人的骨髓。市检察院组织专家“隔空”答疑,提供个性化服务。该院获悉生产消毒水的无锡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商标权纠纷后,安排该院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专家咨询团专家在线为企业答疑,并就企业图形注册商标的版权登记、品牌架构体系和授权许可风险等问题提出具体法律建议,为企业解决长期困扰的知识产权难题指明了方向。

  新吴区检察院依托“12309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中心”,主动联系34家高新技术企业,梳理分析影响涉复工复产的六类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法治是保障发展的重要后盾。”无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劼表示,“全市政法系统持续加大强法治促发展力度,围绕护航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让法治成为无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志。”

  倾心服务企业达产 打造经济发展“最优环境”

  企业复工复产,资金、物资保障至关重要。但交通运输不畅通、司法程序周期长,被疫情耽误的企业直喊“等不起”!企业“等不起”之急,就是政法部门履行职责的着力点,无锡政法机关全力以赴打通交通“肠梗阻”,让调解驶入“快车道”,执行按下“快进键”,把法律服务送进“车间里”。

  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打通高速公路“主动脉”和城市交通“微循环”,建立苏锡常通泰五市道路运输畅通机制,简化交管办证流程,为3800余辆防疫物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惠山法院用“非常速度”为武汉一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排忧解纷,通过微信群在24小时内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履行完毕、账户解封,保障企业快速投入生产。远东控股集团先后参加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及西安、深圳、苏州等地隔离医院建设,宜兴法院依托信息化办案平台,紧急为其解封银行账户内1200万资金,增强民营企业抗疫底气。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法院已执结涉企案件1505件,执结到位金额6.5亿余元,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营造了良好氛围。

  企业复工之初,劳资关系、合同履行、贷款偿还等领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为减少劳动诉讼仲裁风险,市法院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争议纠纷相关问题政策梳理》,一季度全市法院快调快处涉诉矛盾806件。市司法局深化“百所帮千企”,组织律所为17000余家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意见建议6657件,组建律师服务团,指导律协推出“三免两减”法律服务422件(次),成立跨境贸易等法律服务专家团,为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解决跨国贸易纠纷案件近60起,为企业复产达产提供了法治保障。(陈广娟 吴育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