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 开创南阳教育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18 13:58:55

  

  副市长刘树华(后排左三)、市教育局局长张清范(后排左二)深入课堂调研

  

  专项培训,教师素质大提升

  

  依法治教,提升管理水平

  

  英姿飒爽,市第五中学“青春韵律”运动会

  

  国际交流,西班牙教师考察市一中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天地宽

  

  共同参与,“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赢在起点,第一实验幼儿园体育比赛

  

  典型带动,教师郭春鹏被评为2015感动中原人物

  

  课堂展示,市十二小生态教育美名扬

  

  入队仪式,市十五小举行一年级“百天礼”

  开创南阳教育发展新局面

  市政府副市长 刘树华

  “十二五”时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在教育投入、师资配备、学校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以来,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12.7万名、专科生11.4万名;中职学校每年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3.5万人,提供各类教育培训60万人次;2015年普通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14.32%,较2010年增长9.56个百分点,考入北大、清华学生连续三年达到20人以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通过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基本实现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一、适应新常态,勇担教育发展新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教育事业也进入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一是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呈动态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再加上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城镇教育资源不足,满足不了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农村需要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三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合度越来越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更加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大投入,承担起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二、顺应新需求,树立教育发展新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顺应新需求,树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一是树立创新理念。教育重在继承,贵在创新。近两年来,我们以学习推广西峡“三疑三探”为抓手,在全市掀起了课改的热潮。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西峡“三疑三探”教学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小培养求知的欲望,养成创新的精神。二是树立协调理念。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优化城乡教育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倾斜力度。优化普教、职教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办学活力。三是树立开放理念。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保障,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出台的政策,在民办教育用地、经费补助、教师编制、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认真落实,吸引社会资本大力兴办民办教育,为教育事业发展增添后劲和活力。中职和高等院校要开放办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要更新观念,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四是树立共享理念。要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县域、校际之间的差距,保障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实现资源共享。

  三、抢抓新机遇,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先后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高中改造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计划、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等,中央的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一要全面实施“全面改薄”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计划实施以来,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项目学校校舍开工率、竣工率、设施设备采购率都不高,任务还非常艰巨。各县政府作为“全面改薄”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政府在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投入、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认真做好“全面改薄”工作的规划与实施。要加强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统筹起来,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不能重复投资造成浪费,也不能在需要的地方留下缺口。要切实保障教育用地,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认真落实建设资金,严格项目管理,减免建设项目收费,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今年全市标准化率达到60%以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标验收工作,西峡县、方城县要力争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二要认真实施“城镇扩容”规划,扩充城镇教育资源。去年以来,各县都制订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但是“城镇扩容”工作大部分县还停留在规划上,在投入上还没有付诸行动。 2016年,市中心城区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增加学位1.2万个;各县区政府所在地每年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所~2所,逐步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我们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资金上优先保证,在土地上优先规划,在新建小区时要配套建设中小学或幼儿园。三要深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2016年全市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216 所,改扩建235 所,总投入9.48亿元。我们要在完成第二期任务的同时,积极筹备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四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为普及高中教育奠定基础。在各县区,我们要大力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步伐,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在市中心城区,按照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化学校要求设计,今年要开工建设市一中新校区。要强化高中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夯实基础。五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整合南阳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南阳职教园区建设步伐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南阳职教园区建设要按照“封闭运行、自求平衡”的要求,整合南阳工业学院、南阳高级技工学校等中职资源,组建南阳工业职业学院(南阳技师学院)入驻园区;整合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和南阳经济贸易学校等中职资源,组建南阳商业职业学院入驻园区。根据“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市属中职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在职教园区形成6万人~8万人的办学规模。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我们要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校要转型发展,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要。要以南阳幼师、邓州卫校为依托,积极申报筹建南阳职业技术学院;把南阳医专纳入“十三五”升本规划,加大招生力度,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实用性人才。

  四、应对新课题,完善教育安全新机制

  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教育自身改革发展,更关系到全市和谐稳定大局。一要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责任。开展防拥挤踩踏、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演练,增强防范意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二要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活动。要开展校车安全、饮食安全、周边环境安全等专项治理,严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校园伤害、传染病等安全事故发生。三要对一些复杂问题加强研判,积极应对,认真解决师生关心的饭菜价格、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维护师生切身利益。认真解决“民师”等群体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把他们合理合法的诉求解决好,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五、落实新要求,提升教育发展新水平

  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支持,努力把我市教育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要落实政府办学责任。各县区政府是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及时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定期研究,把教育优先发展体现在政策制定、经费保障、基础建设、环境营造的各个方面。进一步落实以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在“全面改薄”、“城镇扩容”、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教师培训上要加大投入,舍得投入。进一步明确财政、人社、编制、国土、规划、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在项目申报、财政投入、教师补进、教育用地、学校安全等方面为教育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推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二要坚持依法治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要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公布并接受监督。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制度,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三要加强督查,确保取得成效。以后每年市里将组织1次~2次专项督导评估,重点督查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到要求,年度计划是否完成,质量管理是否到位。督导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对于不能按时完成规划、工程进度缓慢、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要进行问责。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锐意进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南阳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理清思路 明确重点 协力凝神谱新篇

  ——2016年我市教育重点工作解读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蓝图鼓舞人心。

  “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目标有哪些?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市在园幼儿达到40万人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以上,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普职比大体相当,逐步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普通高中万人比达到省内发达地市水平。

  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组建南阳工业职业学院、南阳商业职业学院、镇平玉雕职业学院和南阳职业技术学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到1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推进南阳医专升本,支持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建成应用技术类型大学。

  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引进资金40亿元、民办学校项目50个,民办学校达到1200所左右,打造一批管理规范、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民办学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五年看头年。2016年,我市教育系统重点要干些啥?

  强化管理,进一步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责任大于天,事业发展稳为先。各级各类学校在落实安全责任、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整改、应急处置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安全,要抓住校车、食品卫生和防溺水这三个难点。二是信访稳定安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对重要节点、敏感时期、重要人群提前预警、管控,严防出现越级上访、群访、非访。三是网络舆论安全。要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动员一切力量讲好教育故事,展示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发教育工作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要提高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及时发出正面声音,及时还原“第一现场”,让谣言止于真相,让社会更多理解、支持教育。四是形成合力。各县区各学校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安全教育管理合力,共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扩充资源,进一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扩充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1所,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二是加快“全面改薄”步伐。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县区要根据省政府即将出台的意见,做好农村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台账推进计划”,做到“一乡(镇)一案、一校一策”,年底组织验收,力争2016年全市标准化率有大的提升。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达标工作。2016年要有两个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四是大力扩充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按照易建则建、易扩则扩的原则,多策并举,向是否扩大优质资源发力问效,破解“想上高中难”的瓶颈问题。五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在整合市属中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南阳职教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提高办学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强教育内涵建设。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一是构建绿色教育生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师生和谐共进的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让教育更有温度。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形成合理教育需求,营造“绿色”发展环境。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实践基地、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建设,拓展课外活动空间。创建1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带动学校体育蓬勃发展,“每天两个大课间”制度覆盖全市80%左右的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探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新途径,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统筹提高各类教育质量。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抓手,杜绝“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水平,保障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深化课改等途径,缩小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启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推动职业学校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迈进;让全社会了解、体验、参与职业教育,提高社会认同度;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强化实践性教育,突出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一是全面深化课改。全市全面深化课改“三步走”的任务已经完成,要总结已有经验,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全员全学科参与、热度不减、均衡推进、向纵深发展;通过示范引领、科研带动、综合保障,建立符合县域和学校实际的推进机制。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园、“名校+分校”等途径,逐步完善学校联盟工作机制,以教师交流为抓手,深化教师管理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以强带弱、以城促乡、整体联动,推动一体化发展。三是办学体制。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保护民办教育举办者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完成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区要主动与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相对接、相匹配,确定教育发展目标任务,明确重大政策举措,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规划的舆论宣传和启动实施工作。

  抓住关键,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一是增加教师数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实施“特岗计划”相结合,补进的教师不低于上年度自然减员的数量。二是提升教师能力。继续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和“县培”,完成60000人次的培训任务。各级教研机构下移工作重心,充分发挥联片教研、区域教研的作用,有效指导各学校的校本教研。搭建局长讲坛、校长论坛等平台,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干部队伍。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壮大南阳名师队伍,带动更多教师专业化成长。继续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新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组织参加“最美教师”公益评选,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主题系列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改善教师待遇。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倾斜、推动城乡交流,使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五是提升教育信息化素养。继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结合实际需要开发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搭建教育云数据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力促公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覆盖面,从制度上保障学生不因贫失学。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二是精准帮扶特殊群体。继续坚持“两为主”、“四统一”的原则,确保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三是做好教育热点工作。2016年,中招体育考试将以满分70分计入中招总成绩,各县区要严格管理,保证中招体育考试的公平、公开、准确。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四是加强民族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

  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

  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优良的作风、滚石上山的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为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策划:吴树之 扈玲 执行:王丙双 黄孟照

  撰稿:高波 摄影:崔培林 赵沛鸽

  核心提示

  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兴则民族兴。

  近日,我市召开了2016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明确提出新的一年全市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深化课改为根本动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十三五”开好局。

  ——2015年我市教育工作亮点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忠诚担当,务实重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出成绩,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成绩可圈可点,成绩来之不易。

  加强作风建设,教育系统树立新形象。全市教育系统把“一改双优”、“三亮三评”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正作风提效能。大兴调研之风,先后就中心城区民办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课改推进、普通高中发展现状等进行专题调研,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认真组织《准则》和《条例》学习活动,筑牢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营造人心思进、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生态。开展教育乱收费、违规办学行为和普通高考舞弊专项治理,全市共清退违规资金94.02万元,限期整改民办教育机构149所、取消办学资格9所,整改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点33个、撤销22个,普通高考安全工作零事故。“依法治教年”活动成效显著,市教育局被评为“河南省依法治教年活动暨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推进扩容增量,资源扩充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10个县累计支出“全面改薄”资金6.88 亿元,项目实施覆盖学校1330所,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4.13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29.15万平方米,购置生活设施3.3万台件套、图书118.4万册、课桌凳11.32万套;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新增学位13800个。引进民间资本5.03亿元,新建民办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共33所。

  强化提质增效,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演讲比赛、美德少年评选、“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体系建设、创新精神培养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落实。市政府在社旗县召开深化课改现场会,各地各学校持之以恒学西峡,坚持不懈推课改,为质量提升注入强大动力。学校常规管理和过程性管理全面加强,一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经过共同努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特别是普通高考,一本上线6203人,居全省第三位,上线率达14.32%,居全省第二位;27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22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中小学大课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艺术展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在全省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总决赛中,我市选手进入前20强;在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我市选手再获佳绩,展示了南阳学子的综合素质。

  注重综合素养,教师队伍呈现新面貌。各县区落实中小学教师补进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年共补进教师3684名,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市本级以上共培训教师5.6万人次,各县区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综合素质等培训5.2万人次,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评选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1734人,认定市级骨干教师1500名,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师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评选“最美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正能量。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划出9条“红线”加大惩戒力度,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关爱特殊群体,教育公平取得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和初中分别达到600元、800元,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发放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0.3亿元,受益学生240万人次;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补助、中职国家助学、中职免学费等发放资金 1.4亿元,受益学生15.3万人次;办理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2亿元,受益学生16383人;特殊教育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0元。全市接收600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6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监测联系点,“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 85%,全力做好新疆籍维族学生关爱服务工作,不同群体的公平教育权得到保障。

  确保安全稳定,教育大局呈现新局面。深化“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开展校车安全管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等专项检查,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完善一把手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排查信访苗头,畅通信访渠道,正面引导舆论,全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教育信访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在重大节点、特殊时期和敏感时段,没有发生来自教育系统的干扰,为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受到了省教育厅的表彰。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双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宣传、督导、信息化、装备、国防教育、扶贫、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辉煌“十二五”,收获沉甸甸。2015年的工作,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十二五”,我市教育工作成绩突出。

  过去的五年,教育发展保障力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全社会崇文重教的风尚日益浓厚。《南阳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南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2-2020)》等相继出台,教育工作纳入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重大教育项目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在全省率先建立教师补进长效机制,补进增数量,培训提能力,修德筑师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市政府召开全面深化课改“千人动员大会”,向10万教师发出“鹳河宣言”,各地各校行动迅速,措施得力,课改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强化责任意识,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向上,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过去的五年,教育贡献度日益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大幅提升,普通高考一本升学率,由2010年的4.76%,上升到2015年的 14.32%,增长9.56个百分点,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连续三年每年达到20人以上,为更多南阳学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10个县被认定为职教强县,提前一年实现省定目标;中职在校生达到12.5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和高素质劳动者4万余人;拥有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5所、特色校14所,省级重点专业和市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地方特色专业31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

  过去的五年,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加。各县区舍得花钱建学校,不少校园成为城乡最美的地方。学前教育新增学位21万个,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39个、13个百分点。内乡县、宛城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卧龙区、西峡县、淅川县、方城县、桐柏县被评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改薄”、搬迁新建、资源整合等工程,全市累计投入21.5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28所,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超过50%。营养改善计划累计获得专项资金5.8亿元,惠及学生125万人次。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实现“应助尽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