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美名校课程如何让害羞的中国孩子不再沉默?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31 15:17:01

         亚洲孩子通常被认为内向害羞,擅长数学和科学,却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当他们开始接触需要有理有据地捍卫己方观点、驳斥对方论点的美式辩论时,会发生怎样的有趣变化?外滩君采访了曾任上海辩论界传统强队上中辩论队的教练Scott Wang,一探美式辩论的精髓所在。

   想象一下以下画面:

   你的孩子站在讲台一侧,沉着镇静,面带自信的微笑。紧接着,他如同一个母语听说者一般,用一口流利的英文,逻辑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且有理有据。与此同时,他的大脑正飞速地运转,早已想好他的对手可能提出的一切质疑,并随时准备见招拆招。

   也许你已经猜到这是什么场合了。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现如今早已不是“全民皆奥”或是“全民皆乐器”的时代了。在能力培养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鲜的元素,而其中辩论无疑是出镜率最高的一项课外活动。小至中学的辩论课、辩论社,大至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顶级辩论赛事,在学生圈里似乎有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中学阶段如果不搞点辩论,人生就不完整。而辩论之所以受到多方青睐,的确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纽约大学现任校长John Sexton就曾经诉说,自己高中四年的辩论经历为他今日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提供了教育的根据,尤其是其学术能力,就主要源于这段打辩论的光辉岁月。而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David Coleman也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辩论是为数不多可以让你‘理所当然地追根究底’的课外活动,它使你进步。”

   在上海辩论圈,上海中学素来是传统强队,而Scott Wang就曾经担任过上中辩论队的教练。外滩君采访到了这位经验颇丰的辩论教练。

   辩论何以成为“全民运动”?

   和许多在美国长大的华人一样, Scott也并非天生就是搞辩论的料,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在真正接触辩论以前,和所有典型的亚洲孩子一样,内向害羞,擅长数学和科学,在课堂上也不怎么发言。他甚至一度认为辩论并不适合自己。八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辩论,尝试过后,他便从此爱上了这项活动。从美国大学毕业后,Scott成为了一名律师,其中也涉及到大量的辩论,在工作之余,他志愿为一些中学生辅导辩论,而后来到中国,专职从事辩论教学。

   在美国,有许多像Scott一样对辩论情有独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线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中学的某个时刻参加了校辩论俱乐部,上辩论课、打辩论赛,参加大学辩论队,毕业后成为中学或大学的辩论教练。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即使你对辩论一点兴趣都没有,但至少在辩论中,你能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只是记忆一些东西或是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的确,辩论在美国中学是一种“全民运动”——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参加,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没有最低门槛,也不一定要成绩优秀。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辩论俱乐部,俱乐部每周都会进行常规的集训。每个周末,各个州都会有许多不同组织举办的不同规模的辩论比赛,而NFL(National Forensic League,全美演讲与辩论联盟)是其中最大、最权威的组织。2013年,NFL主办的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联赛被正式引入中国,迅速成为了国内认可度最高、也最具含金量的辩论赛事。

   在Scott看来,相比在中国同样很火的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和模拟审判(Mock Trial),辩论是一项更适合比赛的活动。

   在国际范围内,学生每年一般只能参加两到三次模联的会议,而一场模拟审判要耗费3个小时,但一场辩论一般只需要40~50分钟,而且在一天内还可以打不止一场比赛,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类型的对手和同伴,接受更多挑战。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辩论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在美国大学,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学生擅长记忆知识,但缺乏实践。而辩论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他们储备的知识,去质疑他人的观点,或是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而许多美国大学也意识到,这种能够激活自己现有知识的技能是进入大学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另外一方面,能够参与辩论也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颇有自信。

   确切地说,辩论最直接的帮助恰恰就是中国学生总是遭遇的瓶颈——进入英语的思维逻辑之中,像个英语母语者一样能听会说。“在公开场合的辩论能力是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