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天津名人与名校(九):刘乃仁与工商学院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6-05-26 10:07:59

  刘乃仁在抗战时期担任天津工商学院院长,是一名爱国教育家。工商学院在教育界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誉。20世纪40年代中期,该校人才荟萃,堪称与美国康乃尔大学相伯仲,居于天津各高等院校之首。

  刘乃仁(1904—1975),河北深县人,1921年进入河北省献县天主教大修院攻读哲学,1930年在上海神学院攻读神学,1933年晋升为神父。他在抗战时期担任天津工商学院院长,是一名爱国教育家。

  天津工商学院前身为天津工商大学,建于1920年,是献县耶稣会在天津创立的一所专科大学。1921年选定英租界马厂道(今河西区马场道天津外国语大学)为校址。1922年,建了北疆博物馆和教员宿舍,并建预科楼,第二年落成。1923年秋正式开学,创办人和首任校长为于溥泽博士。1924年开始建别具风格的主楼——教学大楼,为当时华北一大著名建筑,1926年11月落成。1927年又建成图书馆、藏书室及新宿舍。1931年又建初中楼、高中宿舍,继又建铸铁工厂、木工厂、翻砂厂等。历时10年,该校初具规模,学生增至六百余名。1933年8月,改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由华南圭任院长,设工商两科。工科分桥路、机械二系;商科分普通商业、财政银行二系,修业均为四年,天津最早的建筑系就建于该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乃仁出任该学院训导长。沦陷期间,天津大部分高等学校南迁,该校成为华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校之一,有著名教授及专家高镜莹、谭真、沈理源、阎子亨、马沣、侯仁之、朱星等。1938年欧战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罗马教廷断绝了对该院的经济支援,日寇又多方干扰,学校面临重重困难。在此危难之际,刘乃仁奉命担任该院院长。该院是华北沦陷区仅有的接受我国教育部教育制度的三座大学之一(另两座是北平的辅仁大学和中国大学)。刘乃仁院长多方联系地方士绅慷慨解囊,使该院校务得以维持不辍。对于该院毕业生,他多方引导他们到大后方为抗战服务;无法到后方的学生,亦多方帮助到一般工商机构服务,免为敌伪所用。1938年年底,一个由重庆政府教育部“战区教育委员会”组织领导的秘密抗日团体——天津教育促进会成立,刘乃仁秘密参加了这个抗日团体。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抗日地下工作人员在津执行任务,使天津各界与重庆政府联系不致中断。1944年年初,天津教育促进会被日本特务侦破。4月,刘乃仁与广东中学校长罗光道、达仁学院院长袁贤能、水产专科学校校长张元第等同时被捕。虽经日本宪兵队严刑审问,但因未拿到确实的抗日证据,不久刘乃仁等人大多被释放。1945年抗战胜利后,11月国民政府电召刘乃仁赴渝,对抗战期间在天津从事的抗日爱国活动予以嘉勉,并允该院改制为大学。1948年,该院改名津沽大学,刘乃仁担任校长。

  1949年1月,刘乃仁离开津沽大学赴香港,又去法国,后去东帝汶任修道院院长。1975年刘乃仁在台北逝世,享年72岁。新中国成立后,津沽大学于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国立津沽大学,由著名物理学家张国藩任校长。1952年该校与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及南开大学工科等合并成天津大学。该校校址改建为天津师范学院,1960年改名为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迁往保定,原校址改建为天津外国语大学至今。

  张绍祖先生的系列文章“天津名人与名校”至此刊发完毕。从下期开始,本专栏将连续刊发倪斯霆先生的系列文章“‘书讯’忆旧”。      —— 编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