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我國電大的轉型之路——讀《面向社會教育的轉型發展》有感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05-07 15:01:36

原標題:我國電大的轉型之路——讀《面向社會教育的轉型發展》有感

  初讀吳進的新作《從廣播電視大學到開放大學:面向社會教育的轉型發展》,覺得有些許壓抑。在電大工作36年,幾經電大發展的全過程,從一所大學、一個龐大的大學體系要面向非“正規”教育而轉型,這樣的觀點,令人心有不甘。再讀,細細品味之下,慢慢體悟到到開放大學的應有之意。

我國電大的轉型之路——讀《面向社會教育的轉型發展》有感

  作者以改革開放和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為背景,梳理分析我國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發展路徑和重要節點,從各階段性任務出發,探究其間的關聯,去回望開放大學的初心,進而得提出“大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初心論。

  或許,在許多人的眼中,所謂“電大”不堪一提,電大的發展對於經濟社會發展而言無足輕重。事實上,作為中國、乃至於全球最大的大學(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在高等學歷補償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曾經有過一些批評的聲音,“電大的歷史使命已經終結”,而縱觀這個變革的時代,新生事物往往都是應運而生的,其持續存在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就是能夠與時俱進。

  在構建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進程中,廣播電視大學始終發揮著填空白、救急需、補短板的特殊職能,這種沒有定位的“定位”,恰恰顯示出其作為“構建和完善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一支機動力量”的特殊作用。該書借鑒伊萬·伊裡奇的“去學校化”理論和佐藤學的學校變革理論,對我國社區教育的內涵、功能、要素、課程、教學組織方式等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特別對廣播電視大學轉向開放大學的標志——發揮在社會教育領域的領軍作用進行了初步的論述。

  盡管作者有些觀點存有爭議,但對於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廣播電視大學而言,難說不是一股清新之風,可以讓我們深入思考前行的路﹔對於廣播電視大學的管理者而言,作者以其38年的工作經歷和基於實踐的思考,亦是有益的借鑒。(作者:錢旭初,江蘇開放大學社會教育處處長、教授)

(責編:郝孟佳、孫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