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思政课教育关乎民族复兴伟业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20-02-17 17:39:40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做的战略设计。

  新时代需要更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深入学习领会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版即日起开辟新专栏,陆续围绕办好思政课的相关问题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本期为首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使命担当

  教育,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特定社会生产关系下的教育,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基本国情,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方针、不同的教育追求。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看,任何国家、任何政党、任何社会,其实现政治治理、维系社会稳定、保持长治久安,无一不是通过各类教育,无一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无一不是通过价值塑造。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立德树人,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便合乎逻辑地成为关乎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设计。

  而支撑这一战略设计,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课程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是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现实旨趣、未来趋势、使命担当。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如何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如何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更好地把高校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如何发挥好高校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等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抵制各种干扰,战胜各种困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始终沿着正确的办学道路前进。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出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好的新态势,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培养了一大批祖国人民需要、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面对各种噪音杂音、风吹草动,高校师生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定力、思想定力。可以说,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春风化雨”,就不会有高校和谐稳定的“润物无声”。事实雄辩地证明,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一新的使命担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图谱中,立德树人,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能一帆风顺。长期以来,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破坏。毛泽东同志说过:“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是灵。”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思维和深沉忧患,我们党始终自觉地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作为“根本问题”并进行战略设计和安排。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天下英才。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经济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我国离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近面临西方敌对势力遏制渗透的挑战……加上有的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灌输性与启发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等尚未实现有机统一,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因此,立德树人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使命担当和矛盾问题,启迪我们深刻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求是否相匹配,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是否相适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待是否相契合,从而努力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

  必须明确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心骨”“定盘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根基和“共同语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必须深刻理解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定自信,必须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法论,必须深刻理解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的政治嘱托,以“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投身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

  必须遵循基本规律。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纪律相统一,在青少年人生“拔节孕穗期”对其精心引导和栽培。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保障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化拓展课堂教学主渠道,用足用好课堂。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的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空间广阔。因此,广大教师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充分展现时代风采: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必须坚持同向同行。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替代,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善于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自觉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更应当合理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重。着力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加强课堂管理,规范开设各类人文素质课程,形成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党。立德树人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和共同责任,必须努力构建立德树人大格局,特别是高校党委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经费支撑、办公条件、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